|
本报讯 (实习生 王韬 记者 袁祺) 继去年在网上公示判决文书引发热议之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今年3月10日首次进行了网上庭审视Pin直播,再度引起各界关注。记者昨天从负责视Pin直播的有关人士处了解到,河南省高院今后将逐步推广这种庭审直播方式,并有望于明年年底在全省三级法院全面推开。
3月10日上午9时,河南高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侵权纠纷案件,该案件在河南法院网上进行了同步视Pin直播,社会各界可在网上直接收看到案件庭审的整个过程。这条新闻一经报道,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有网友表示,有了视Pin直播的手段,法院再以场地为由拒绝媒体和普通群众的旁听要求就毫无意义了。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只是一次“点缀”?
河南法院网的一名负责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道,此次网上庭审视Pin直播,在各省高院中尚属首开先河。他表示,与以往的图文直播不同,网上视Pin直播,能让老百姓更完整、更直观地了解到司法审判的全过程,有利于案件得到公正审理,从而推动阳光执法和司法进步。
该负责人称:除了死刑案件、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青少年类案件之外,各类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都将纳入网上直播的选择范围。
庭审视Pin直播关键要“真做”
记者采访法律界人士时了解到,网上直播庭审,近年来,在国内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视Pin直播、尤其是对三级法院全面铺开网络视Pin直播,应当说称得上是一个“大动作”。
“按照我们国家法律的规定,案件庭审,公开是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但事实上,很多本该公开的案件,变相地成为了不公开。”上海政法大学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告诉记者,在一些本应公开审理的案件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法院却通过各种手段,来给群众旁听和媒体采访形成“阻碍”。
而对案件庭审进行视Pin网络直播,无疑可最大程度地做到公开。从这一点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视Pin直播产生积极效果的关键前提是,法院必须要真做,而不是拿几个无关痛痒的案子出来直播,却把社会真正关心的案子藏起来不播。”汤啸天说,如果那样,直播不过是一种装点门面的“盆景”,没什么意义。
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展则表示,“公开庭审过程,对当事人的长相、姓名等个人隐私要注意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