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妇女"带头人"申纪兰成"劳动"精神不懈传承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8 15: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前一天,胡Jintao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杰出妇女代表,并与她们合影。在胡Jintao的身后,有一位不少中国人所熟知的女性:她就是81岁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身为中国唯一一位第一届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从故乡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再次步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我是替老百姓说话的,也会把会议的精神和成果带回到百姓中去。”这位25岁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被外国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的老人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二十出头的申纪兰以自身行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概念,这一概念此后被写入了宪法。

    1953年,毛**主席在接见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时,高兴地与申纪兰握手,并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

    回忆往事,老人说,那时中国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活动,借此发展生产力,“然而受观念的影响,那时的妇女很少能走向社会参加劳动。”

    她却与众不同,不仅下地和男社员一样干活,还克服种种阻力,走村串户劝说妇女姐妹走出家门,参加劳动。

    “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干同样的活,得的工分却比男社员少。”在申纪兰的提议下,女社员开始跟男社员学技术,进行农业技术比赛。经过多次争取,妇女们终于能够干一样的活,得一样的工分。

    劳动不分性别,要和效益挂钩,中国的农村妇女们就这样被一批批发动起来了。

    “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在解放中获得尊严,申纪兰向所有中国女性传递着一个信号——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劳动,就能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孙丽萍说。

    几十年来,申纪兰至今仍然生活在西沟村。半个多世纪来,她和全村人一起,在故乡寸草不长的荒山乱滩上造林辟田,把穷山沟变成了一方拥有1.5万多亩成材林、12万株经济林的“宝地”。

    这位手上生满老茧、脸上布满皱纹的中国妇女杰出代表,穿衣打扮与当地农民并无差别。八十多岁的她身体硬朗,依然保持着每天在田间劳作的习惯。肩头扛上锄头的她,走起路来一点不慢,连年轻人也要紧赶几步才能跟上她的步伐。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5 11:0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