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赈灾中上市公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1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带给中国一场灾难,同时也让整个中国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救灾!赈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国人民的心都与灾区人民连接在了一起。“我没有钱,但我有血”,这发自献血网点上下岗职工的最朴实的声音,充分表达了面对灾难时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

    在眼前这场席卷全国的救灾赈灾捐献活动中,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捐款活动,无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平安捐款3500万元,其中追加捐赠的3000万元用于重灾区汶川县、北川县所有小学的重建及修缮工作;中国人寿捐款1600万元,同时表示将全面收养此次“地震孤儿”;建设银行捐款2000万元;工商银行首次捐款1200万元;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也同时分别向灾区捐款1200万元。透过这一笔笔的大额捐款,我们看到了一家家上市公司情系灾区人民的心。

    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在这场救灾赈灾捐赠中,有的上市公司还没有采取行动。还有的上市公司虽然捐赠了款项,但捐款的金额明显偏低,与上市公司在社会上的定位明显不符。如作为房地产龙头企业的万科A,仅仅只是捐献了220万元。尽管该公司董事长王石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表示“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但王石为自己寻找的借口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虽然中国灾害频发,但象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重大灾害却是几十年不遇的。面对这种重大的灾害,上市公司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1:34:37 | 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公众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如每一家企业的上市,都离不开从股市里进行融资与再融资。如万科A,从2006年12月到2007年8月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分别通过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的方式,融资了约142亿元,而且2007年8月,该公司还提出了发行59亿公司债的计划。可以说,万科A能够发展壮大,是与社会公众的巨大支持分不开的。因此,万科A理应在重大灾害面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上市公司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不仅如此,上市公司在救灾赈灾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的。一家企业,任凭其平时把自己装扮得如何具有社会责任心,如何粉饰自己的社会形象。但如果在汶川大地震这种重大灾难面前,不能表现出如其社会定位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感的话,那将都是在给自己的社会形象抹黑。如万科A的捐款金额公布后,很快就受到了广大投资者乃至中国社会的广泛质疑,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而打折。可以相信,这样的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难免遭到社会公众的“用脚投票”。

    此外,上市公司在救灾赈灾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推进救灾赈灾活动的顺利进行。上市公司大多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万科A更是本行业的龙头企业。象这样一些明星企业、龙头企业如果能够在救灾赈灾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那么它们就可以为当地、为本行业的救灾赈灾活动起到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相反,象这样的明星企业、龙头企业也都想逃避社会责任,那么,它们必将为本地、本行业的救灾赈灾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5 02: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