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车挤占财政支出 刚性预算能否推动公车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4 10:5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独具特色的“叶氏车改”,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已经坚持了近7年。身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叶青开自购私车上下班,单位只需每月补贴汽油费,出武汉市的公务实报实销。唯一不同的是,由于汽油价格的上涨,每月补贴的汽油费从500元变为1000元。

    除了身体力行外,叶青一直对公车改革保持高度关注。最近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武汉市反腐倡廉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将严禁违反规定为领导干部配置用车,探索并稳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行公务用车标识制度(即在公车上贴上“公务车”之类的标识),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对于推行公务用车标识制度,他在自己的博客里进一步建议在“公务车”的标签上加上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群众可以发送照片作为证明。

    在肯定这项措施至少可以起到“限用公车”作用的同时,他也担心这会不会像很多地方的公车改革一样“虎头蛇尾”,难以为继。

    早在1997年,广东省就开始公车改革试点。1998年9月,国家启动部分中央机关的车改试点,并同时在浙江、江苏、北京、湖南、重庆等地试点。

    2003年,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再次引发群众热议,由此出现了2004年前后的全国性公车改革高峰,北京、广东等地试点公车货币化改革。

    2005年,杭州、北京等地公车改革相继搁浅。

    2009年7月,经过近7年的酝酿和试点,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专车,并向公务员发放公车改革补贴,补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每月2600元。据媒体报道,首批参加公车改革的21家市级机关,近两个月来公车费用下降约32%。

    一个月后,辽阳市爆出弓长岭区区长车改补贴每年高达8万元的消息,再次把公车改革的话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针对历经13年各式改革试点却仍是未解难题的公车改革,民进中央建议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下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按照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只有正部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配备专车,副部级以下官员只有工作用车。然而,实际上许多市、县、乡镇领导都有专车,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价格昂贵的大排量汽车。因此,第一步要实现刚性预算,严格公车管理。

    民进中央建议厅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保留一定的公务车,可以学习瑞典、英国等国的经验,电子监控公务用车。监控机构不受地方领导管制,直接向上级负责,且可以在网上查询。不配车的进行交通补贴,鼓励私车公用。

    据调查,一辆公务车每年的运行成本至少为6万元,有的高达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6%~12%,有些地方甚至更高。民进中央建议大规模用车、公车保养都应社会化。

    民进中央认为,公车私用泛滥的原因是没有人因为违规用车受处罚,公车改革必须强化监督。

    叶青建议,将公车改革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使之成为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0:5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