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非定向"预推市厅级干部 推荐和使用适当分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4 11:4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四川省委发布又一批干部任前公示:雅安市雨城区委书记蒲忠提名为雅安市政府副市长人选;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徐志文提名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人选,等等。

    他们能够得到提名,得益于四川省干部任用制度的一项创新。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说,从去年4月份开始,四川在全省范围首次探索试行了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非定向预推办法,提名人选职务不定向,推荐和使用适当分离,全省范围内统筹配置,以进一步扩大民主、放宽视野,遴选优秀后备人才,确保干部初始提名“好中选优”。

    在去年的首次非定向预推中,全省各市(州)和省直各部门(单位)共集中推荐308名厅级后备干部,其中正厅级后备人选116名、副厅级后备人选192名。这批干部作为近期培养锻炼、提拔使用的重点对象,目前已经提拔使用了56名。

    提名难题

    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

    “按照现有的干部选任程序,干部只要被提名进入考察环节,90%以上都能顺利通过之后的一系列程序而得到任用;如果没有被提名,几乎没有可能被任用。”四川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尹显耀说,为解决干部初始提名人选的群众公认问题,四川近年推行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改革举措,但有两个问题仍未很好解决:选人视野不够开阔、群众对交流提拔人选的产生容易产生质疑。

    眉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十庆介绍,目前干部民主推荐主要是定职位推荐,一般仅限于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或单位内部进行,干部任用人选也在这一范围内产生,推荐范围具有局限性。当推荐地方或单位内部没有适当的人选时,往往也要“矮中选高”;如果要从其他地方或单位交流提拔一名干部,往往又在“从哪个单位交流”、“交流提拔谁”的问题上左右为难。

    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世界说,当一个干部交流提拔后,在干部群众中往往会有疑问,容易产生组织部门搞“暗箱操作”的嫌疑。同时因为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和科学的制度设计,组织部门往往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进而影响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推荐测评

    得票不过关不得入选

    去年4月,四川省委组织部下发通知,全面展开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非定向推荐工作,要求“民主推荐人选、动态管理培养、统筹配置使用”。

    “非定向预推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就是不确定干部提拔的方向和职位,采用民主推荐、党委(党组)决定的方法,集中推荐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负责人杨程富说。

    为保证后备人选的民意基础和素质,明确规定民主推荐中得票没有超过半数,民主测评中“优秀”得票率低于60%、“不称职”得票率高于10%的,都不能作为建议人选。

    同时,省委组织部将建立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库,形成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专门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结合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每年组织进行一次非定向推荐,对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名单进行调整补充。

    选拔干部

    将主要来自后备人选

    据介绍,四川还明确提出市厅级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注重从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中选拔。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柯尊平表示,在今后一年左右新提拔省管干部特别是交流提拔干部,组织部门向省委提名建议人选,主要在这次非定向推荐出来的人选中考虑,真正做到推备结合、备用结合。

    “非定向推荐市厅级领导职务后备人选,与一般的干部任用前定职位推荐相比,一是职务不定向,只推荐某一层级领导干部,不具体指向某一职位;二是预备推荐,推出的人选作为后备人选,并不立即和必然进入任用程序,推荐和使用适当分离;三是统筹调配,干部调整时根据工作需要和后备人选情况,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考虑、优化配置。”四川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岳勇说。

    原南溪县委书记周宇,在首次非定向推荐中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宜宾市政府副市长。他说,基层干部长期感到困惑的是,自己干好了,群众了解但上级不了解。非定向推荐依靠民主推荐,把我们推入更高一级组织的视野,减少了在基层工作吃亏、做老实人吃亏的担心。

    旁白

    建立领导职务后备人选信息库后,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干部任用提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特别是交流提拔人选的产生,对于“人从哪里选”、“选谁不选谁”等问题,都能够给干部群众一个有依据的说法,极大地挤压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搞暗箱操作”的空间,减少干部群众对干部提名环节的猜疑。

    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梁熙杨

    非定向推荐将干部的推荐和使用适当分离,中间留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便于组织上全面深入了解干部的表现,特别是了解干部在非定向推荐的关键时刻的表现,比如是否有拉票行为等,有利于组织全面考察掌握干部情况,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14:0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