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开源引导 社团自主创新--访青年外交协会创建人何林
2006年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研讨会即将召开,北大众多对外交流的社团对此有什么建议和期待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青年外交协会创建人,现任该协会理事长的何林进行了采访。
青年外交协会成立于2004年11月,是全国高校里第一家以外交作为主要方向的学生社团。迄今为止,它已经举办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如“外交大讲堂”系列讲座、“亲历外交”系列讲座、读书周活动、外交礼仪风采活动等。
谈起创立协会的初衷,何林用了一个词——“弥补”。他说自己在参与学校的外事活动中发现,学校与国内的外交部以及各地区外事部门的接触相对较少,学生们了解政府外交工作如何具体运作的机会也较为有限。成立青年外交协会就是希望能够另辟蹊径弥补这个缺憾。他风趣地说道:“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公共外交’,所有的活动都是成员自己联系、举办的,完全体现了民众关注外交、为外交事业出谋划策的热情。”何林同时表示,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支持。
何林还就自己2005年7月到日本外务省交流的经历谈到了自己对国际交流实践的理解。他认为,北大要走向世界一流,她的学子就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我十分看重‘走出去’的亲身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会更真实,也会更深刻。但‘走出去’之后,我们还必须‘拿回来’,就是把自己从实践中的收获带回来指导相关工作。”何林还从社团负责人的角度进一步表示,“我期待学校的国际交流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发展,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各种活动能结合广大同学的生活实际,更贴近学生的身份。”
“机会从来不是靠给的。社团不能完全依赖校方提供项目让社团承办。”何林在受访的最后提议,“校方开源引导,社团自主创新,这样,我们的外交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锻炼,外事活动才会更增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