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球”同存异:两岸关系“球体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20: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两岸关系的探讨要么被简化,要么就避而不谈。随着两岸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胡Jintao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示:“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探讨。”而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教授就“两岸关系从何而来”、“对六十年来的两岸关系怎么看”以及“今后的两岸关系向何处去”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前瞻,为两岸学者抛砖引玉。更是用“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激励我们思考两岸关系。两岸关系是什么?很少有人能明确回答,在刘国深教授“球体理论”启示下,我认为六十余年来两岸关系与对“球”的认识有关。
  球,本是一种运动和锻炼的工具。涉及到实体的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等。但近年来,“球”成为了媒体的专宠。两岸之间不仅有球的讨论,就如一些媒体和学者谈到的,两岸之间更是相互抛球。“球”成了两岸关系的术语。如2005年1月11日,香港《大公报》报道:“包机”球在台湾当局脚下;2006年2月,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认为,“两岸关系仍在测试风向球阶段”;针对两岸加入WTO问题,民进党立委林忠正在台湾《联合报》也曾经指出,“政经能否分离,球不在我们这边”;2008年3月29,美国白宫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韦德宁在一场闭门会议中表示:“改善两岸关系,球已在北京手上”;菲律宾前外交部长罗慕洛4月也表示说,“两岸关系球在大陆手中”;5月26日,华夏经纬网就有“球已经传到了台湾这边球场上”;8月28日,大纪元特稿“陆客来台人数 两岸关系风向球 ”;2009年3月20日,王铭义在中国时报谈到,“台湾参与世卫议题,成败与否,已成为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更是检测两岸交流动向的风向球。”中国评论新闻网林淑玲认为,在26日的“胡吴会”,胡Jintao率先主动表达善意,强调“国共论坛是一个成功的论坛,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胡Jintao已为两岸领导人的定期会晤开了球,而且是一个好球,接下去就看马英九要怎幺接。5月25日至30日两岸37名退役将军相聚厦门“以球会友”,让人对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和健康的发展,有了更强的信心;9月,香港中通社就有过特稿:热比娅访台成两岸关系风向球?对此,大陆研究员肖永国也提出了他的“球”论据,他认为应该坚决反对台湾在这一时期成为WHA观察员,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两岸及台湾的现实使然。两岸如其扬起一脚,把两岸关系的“好球”踢成“坏球”,不如两岸共同理智的选择“不踢”。更甚是,“球”也用到了**与两岸ECFA协商相关上,2009年9月5日,联合晚报就有“**走了,两岸‘球在北京手上’”等等。如此媒体和学者言论,数不胜数。
  从上述对“球”的报道和言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所说的“球”类似于一种博弈,更是政治上的一种针锋相对关系。“球”字言论不仅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更是通俗易懂。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的两岸关系来看,上面关于“球”的认识是不足以解释两岸关系。而刘国深教授的“球体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两岸关系。
  根据刘国深教授的“球体理论”,他认为,我们可以把国际社会比作由200个左右的“国家球体”构成的“国际星系”,各“国家球体”拥有特定的领土、人民和政府,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家关系轨道运行。各“国家球体”必须保持领土和主权完整性,以避免因球体崩解而出现颠簸甚至逸出轨道,造成“国际星系”的动荡不安。在政治学意义上,政权(政府)就是附着于“国家球体”表面的保护层,行使对内镇压与管理、对外保护所在球体不受外来侵害的职能。中国是现代“国际星系”中一个重要的“国家球体”,同样是由土地、人民、政府、主权构成的一个整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球体”只有一个政权代表这个国家,而中国这一“国家球体”的球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两个竞争中的政权构成,她们分别在背靠背的空间和场合代表着中国,双方形成了事实上“一体两面”的关系。尽管两块球面附着的球体大小悬殊,却在各自的空间里行使着对内镇压与管理,对外保护的功能。由于敌对关系的性质尚未正式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零和”的不稳定状态。无论台湾方面是否愿心平气和地接受,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现实中,中国大陆方面在绝大多数场合代表着中国。同样地,无论大陆方面承认与否,台湾方面所坚持的“+++国”这一政权符号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事实上依然行使着“代表中国”的政治功能。
  球就等于中国。刘国深教授在学术上和理论上都解释了两岸在主权和领土上早已统一的关系。说白了,两岸就是一个球,是一个整体,“球”的代号就是中国。两岸之间过于重视“球”代号上争来争去,显然是一种内耗。
  进一步来说,“球体理论”也告诉了我们,两岸关系在于“球”同存异。“球体国家”主张的提出是为“正视现实”做理论铺垫,也是为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提供思想基础。未来两岸之间进行内政与外交空间的重新安排并非绝无可能,但这样的重新安排必须建立在“正视现实”基础上,两岸惟有明确认知现存的政治框架,并且形成“共同的视域”,双方才能透过协商与谈判的方式解决。因此,刘国深教授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可以表述为:“领土主权一体,政府差序并存;存量原则不变,增量拓展共商。
  当然,两岸关系上也需要求同,追求共同的游戏规则,让两岸人民并融入玩球运动之中。长期以来,都是在某些政党和政客的亲自参与主导。这显然两岸人们成为了观众。这就给政党和政客们玩弄权术的空间。政客们也会像运动员一样玩起“假球”来,近日两岸足球打假和棒球打假似乎就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由两岸人们来打球,政党政权做裁判。充分发挥两岸民间社会力量,力促两岸互通互利、共同发展,求其同而通之,存其异而待之。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灵活性、通融性,努力实现两岸的认同、互通、互融,由通同而最终融为一体。
  南安普顿市 成正
《联合早报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20:12:23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代表国家,行使主权的政府只有一个。 代表国家,行使主权的政府。就如一个“人”的脑袋。他主导着一个“人”的行为能力!世界上绝对没有,那个地方的“人类”长着“两颗”脑袋! 台湾是个“盛产”乌龟、王八的地方。哪里,没有正常“人类”的思维方式。为了一个“假”+++国,而不惜一切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4 20:12:27 | 只看该作者
照你的邏輯,東西德南北韓就是镸兩個腦袋的怪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5 05: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