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访华前瞻 美国该解“台湾疙瘩”了
台海网11月9日讯 (海峡导报特约撰述人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资深研究员李家泉)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访美,受到了美国军方热情、友好的接待,舆论认为 “拉近了中美两军距离”,这自然是好事,是值得欢迎的。很快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将访华,相信由两军关系到两国关系都可能获得进一步的改善。但在我看来,两国两军的互信问题还很难获得根本解决,根子自然与台湾问题有关。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由美国政府参加的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重要国际文献都讲得一清二楚。而且,战后的美国政府,曾多次表示要维护这些国际文献的规定。1950年1月5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 《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再次确认“有关台湾问题的国际协议”,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当然这时美国政府内部也还有杂音,即认为“台湾地位未定”。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公然派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也接着进入台湾。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公开正式地提出 “台湾地位未定论”。1951年9月,美国政府又片面地一手主导了所谓“旧金山对日和约”,妄图使“台湾地位未定论”在国际上条约化与合法化。后来台湾民进党的成立和其企图***中国领土的 “台独党纲”的制定,都与美国炮制的这个所谓 “旧金山对日和约”和“台湾地位未定论”密切相关。
如今朝鲜战争过去已经半个多世纪,中美早已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并相继签订了三个 “联合公报”,美国所插手的台湾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合理解决。美国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实际上却把它虚化,没有在行动上也不想在行动上付诸实践;美国表面上接受“8·17公报”,承诺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直至最后完全停止军售,然美国始终没有认真执行,至今还在坚持对台军售。
美国政府说,它对台湾军售是根据美国1979年4月制定的 《与台湾关系法》。然而这是美国的国内法,而中美签订的《8·17公报》,是国与国关系,是国际性的,美国怎么可以把自己一个国家的国内法,强加于中美两国所共同签订的国际性协议之上?这不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吗?
美国对台湾问题所提出的“不统、不独、不战”,实际上也是想把台湾问题的分割现状长期化和固定化。民进党以至国民党的一些人,都在利用美国的这个提法,欲图把台湾问题长期拖下去。前不久,我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的“拖刀计”》,就是针对民进党这种“拖”字诀的。民进党人认为,台湾问题拖得越久就越对“台独”有利,这就是把陈水扁的 “激进台独”转为“软性台独”。
美国一面把 “一个中国”虚化,一面又要把台湾问题长期拖下去。还有,它主张要使台湾问题 “和平解决”,这是指“和平统一”还是“和平***”呢?从美国的实际做法看,显然是后者而并非前者,这叫大陆如何放心?又如何在中美间和两岸间建立“互信”呢?总之,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即使不能马上解决,也必须有明确的解决方向。
奥巴马就要访华了,人们十分盼望美国政府认真考虑在台湾问题上的解“套”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美国的信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关系到中美关系,关系到台海两岸和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问题,不要再拖了。
历史上中美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尤其是罗斯福总统任职期间,两国人民联合抗日,并获得了最后胜利,中国人民至今留下美好的印象,并充满感激之情。惟自杜鲁门总统开始,因台湾问题而与中国结上“疙瘩”,此后历届美国总统都不想解开这个“疙瘩”。如今的奥巴马总统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解开“疙瘩”呢,还是延续 “疙瘩”?我们希望的自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个人坚信,当美国政府一旦下决心在台湾问题上解套以后,其对美国和中美关系只会有益无害。但愿美国政府三思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