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台北11月11日电/中央网路报消息,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情势双周报1563期文章,谈论第四次“江陈会”,主要内容如下:
江陈四会十二月即将登场,四项议题可望顺利签定。备受关注的ECFA虽未列入正式议题,惟双方已进行多次非正式协商,也将在江陈四会上开启对话,所以展开正式协商日程可期。
一、相关情况
1.近期大陆涉台官员对两岸商签ECFA重申支持立场。大陆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6日在湘台经贸交流合作会表示,将继续努力推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扩大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孙亚夫说,去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在新起点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双方努力良性互动,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说,即将于12月举行的第四次两会协商,将达成四项协定。至于各方关心的ECFA问题,陈云林认为这既是两岸经济合作客观要求,也是台湾业者强烈希望和要求,对此持积极态度,如果对方有意愿,可在第四次两会商谈中交换意见,但不会纳入协商议题。
2.大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表示,去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
贾庆林7日在宁波会见出席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台湾人士指出,要联合一切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团结一切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朋友,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贾庆林希望两岸双方、社会各界倍加珍惜并共同维护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和发展势头,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深化互信,密切交流合作。
贾庆林强调,尽管在前进道路上会遇到一些干扰和阻碍,这动摇不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更阻挡不了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继续向前迈进。
3.马英九说,两岸经贸交流频繁,为因应双重课税、关税减让以及可能的投资争端,两岸应签署ECFA,在完整的架构下,维持交易秩序。
马英九5日在“2009第七届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致词指出,各国皆积极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台湾也应尽快与对岸协商签署ECFA,并进一步参与国际组织,以多方会谈取代过去的双边会谈模式。
马英九说,台湾要从过去的麻烦制造者形象转变成和平缔造者。他希望台湾继今年成功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后,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等国际组织。
马英九8日在“+++国建国100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指出,和平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战争是毁灭的引信。他表示去年就任以来,继续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理念推动大陆政策,把曾是杀戮战场的台湾海峡,变成一个和平广场与繁荣大道。在国际事务上则以稳定的两岸关系做为基础,开拓台湾的国际空间,让台湾展现出来的能量能为世界各国所分享。 二、情况研析
1.近期两岸在MOU、ECFA等经济议题方面,进展平顺,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表示两岸总是要签署MOU,大陆方面已经准备好了;我“行政院副院长”朱立伦亦称这两天会有新的进展。
至于ECFA,两岸研究机构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并进行多次非正式意见交换,初步形成结论。双方主管官员日前进行第四次非正式协商,就早期收获清单原则作沟通,双方沟通情况良好,之后依据沟通原则进行作业,俟作业完毕后,即可在两会架构下,展开ECFA正式谘商。
ECFA虽然没有列为12月举行的第四次两会协商议题,然两方均表达正面、积极态度,从目前情势进展来看,年底前有机会进入正式协商。
2.现阶段两岸协商仍以经济议题为主,王毅日前会见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新闻团一行时即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议题仍将是两会商谈重点,同时逐渐增加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从而不断充实两岸交流的内涵,保持两岸关系发展势头。
然在两项经济议题将有突破之时,大陆近期密集举办涉及两岸经贸、农渔业的研讨会,数度重申两岸共同政治基础是反对台独、九二共识。强调一年来的两岸关系,是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
众所周知,两岸在前进过程中,存在诸多干扰。王毅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并称会排除万难,不受干扰地把两岸关系不断推向前进。厦大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近日撰文指出,在台湾,反对党的干扰属于常态;建构两岸信心建立措施,是排除各种干扰、避免不确定作为的必要举措之一。他认为两岸实际上已开始建构信心建立措施,但尚未进入有计划、有步骤的互动阶段,于是出现一些令人担心的意外、风险与不确定作为的作法。
3.根据日前中国时报引述大陆对台官员透露,在商谈ECFA之后,期待在马英九政府执政第一个四年任期,适时启动两岸和平协议政治议题初期商谈,并商签备忘录或两岸和平架构协定。
两岸关系几经周折,直至去年五月,方迈入和平发展轨道。马英九去年五月就任以来,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理念推动大陆政策,不但让两岸关系呈现一番新气象,也使台湾的国际形象由昔日麻烦制造者转变成和平缔造者。
4.2005年连胡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奠定国共两党互信基础。2008年,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恢复了中断十余年的海协海协两会协商。两岸好不容易正常轨道,亟需要交流交往过程中,展现善意、表达诚意、累积互信。北京方面自然理解台湾社会多元以及政党两极的客观事实,因而提出了两岸协商“循序渐进、先经济后政治”原则;稳步前进,不求躁进。
面对涉及政治对话的高敏感议题,未来无由回避,然现阶段宜由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由学界先行对话、进行探讨,广泛交换意见,集思广益,出谋献策,探寻能为各方接受的大方向,务实负责地面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