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末代皇帝(中国英国意大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5 09:3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8:41 | 只看该作者
片名:末代皇帝
英文片名:The Last Emperor
国家/地区:意大利 英国 中国
区域:欧美
出品: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 英国道奥电影公司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类型:剧情  
导演: 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主演: 尊龙 陈冲 邬君梅 陈凯歌
分级:美国PG-13
片长:160分钟
上映时间:1987年10月15日
详细剧情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
  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本片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是一部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8:47 | 只看该作者
注:该片获第60届(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九项大奖。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8:59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9:08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9:19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9:38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介绍
【简介】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光绪、慈禧先后病笃。慈禧死到临头仍念念不忘把持政柄,突然决定立溥仪为嗣,并于10月20日发下“懿旨”,召溥仪入宫。结果演出了一场溥仪大哭殿的闹剧。

溥仪闹殿后的第三天,慈禧就一命呜呼了。慈禧死后举行了正式的国丧。消息传开,许多有钱的中国人群集卖唱的园子里(妓院的俗称),公开欢庆。两周后,12月2日,溥仪登基。

登基大典融宗教与世俗于一体:乐师、太监和牧师集结在太和殿,溥仪被放在又高又大的皇座上。12月2日那天,天气奇冷,溥仪又惊又冷,浑身打颤。侍卫内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队,一个个到他面前宣誓效忠。王妈是唯一能管住他的人,只有跟她在一起,溥仪才安心,但那天却不准她参加大典。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沣陪伴溥仪参加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我感到拖沓、沉闷,”溥仪后来写道,“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要这个,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安慰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惨淡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9:49 | 只看该作者
【生平档案】

溥仪(1906一1967),中国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清入关后第十代皇帝。道光帝曾孙,酵亲王载沣子,姓爱新觉罗,字浩然。满族。1908年 11月14日 , 被立为嗣皇帝,授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

1912年+++国成立 ,登基不满3年的溥仪由隆裕太后于2月12日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规定,不废帝号,仍居宫禁。

1917年7月1日,溥仪在紫禁城召见张勋,接受他的奏请,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但只做了12天皇帝,随着张勋的失败而被迫退位(见张勋复辟)。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后,摄政内阁决定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并将其驱逐出宫。溥仪先搬进原醇王府,不久逃入日本公使馆。1925年2 月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 ,继续进行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 。 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 ,改元康德。溥仪于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 ,以伪满洲国皇帝的身份,先后两次访问日本。

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 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关押5年。

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10年 ,1959年12月4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7年10月17日因患尿毒症卒于北京。终年六十二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后迁葬于河北省易县。著有《我的前半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0:04 | 只看该作者
人物相关事件
性无能与末代皇帝家庭悲剧

中国封建社会自秦汉以来,有人统计,大约有209位皇帝,其中除65位死于非命外,大多数都是“短寿皇帝”,皇帝长寿者为数不多。

皇帝是一国之君,万乘之尊,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宫阙暖阁,病了有名医好药进行治疗。那么,为何皇帝多短寿呢?除了其他种种原因之外,皇帝早婚、多妻以及沉湎于色欲,是他们盛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皇子有的十三四岁就结婚,这必然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十三四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是身体成熟的开端,也是生殖器官从萌动、飞速成长到成熟的关键时期。过早地开始性生活,必然会影响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史书上记载,皇帝的妻子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然而,事实上远不止这些。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据《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在开元、大宝年间,宫中嫔妃最多时竟有四万人!皇帝有这么多的嫔妃,荒纵淫欲,可想而知。皇帝酒色过度,往往使他们精力衰竭,体质下降,疾病缠身。皇帝患有阳痿及生殖器病变的甚多,这均与他们淫欲无度有关。所以,皇帝的后代体质多虚弱,而且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就越来越弱,寿命越来越短。这种现象正说明皇帝的腐朽生活方式是导致皇帝多短寿的直接原因。

妻室太多必伤肾,纵欲过度必早衰。有些皇帝又心胸狭窄,没有真心朋友,又缺乏正常的天伦之乐,心理得不到平衡,他们命运的悲剧性结局便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末代皇帝博仪比起过去的皇帝,所册封的后妃并不多,他只先后册立过一后、一妃、两贵人,但始终未得一嗣,反而闹得家庭四分五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这位末代皇帝自幼长于深宫,当他还是十二三岁稚童时,就已在太监的教唆下染上恶习,过早地开始性生活,性欲过度膨胀,在宫内乱交、滥交。畸形的性生活,使他变成了近乎禽兽一般的性欲狂。从故宫到伪满,长期的淫乱生活,招致了物极必反的结果,导致他患有严重的阳痿。

末代皇帝博仪虽然也受到当时新思潮的影响,在选择自己的后妃时也想有点自由,但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习俗,不允许他选择自己的意中人,还是由瑞康太后令其选择了婉容当皇后,文绣为淑妃。开始时,博仪和后妃的关系还能维持,但后来就江河日下,家庭争斗越演越烈。争斗的原因很复杂,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未代皇帝的性无能。

博仪的性无能越来越严重,他一直在想方设法治疗自己阳痿的毛病,不断地服用各种各样的补药。伪满期间,他甚至睡觉前都注射德国“司保命”男性荷尔蒙激素。起初每天注射两毫升,后来逐渐增加到8毫升、10毫升,然而并未见效,反而虚弱得走几步就喘,眼睛怕见阳光。这种难于启齿的秘病,使他对自己的后妃产生一种变态心理,由冷漠发展到歧视、反感。后来他检讨自己时说:“我的妻子就是我的摆设和玩物,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夫妻。”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40:16 | 只看该作者
皇后婉容因长期生活空虚,心清苦闷而精神失常。淑妃文绣由于“事帝九年,未蒙一幸”而与博仪诉之法律,决然离婚。本来,皇权至高无上,皇后嫔妃可废可贬可处死,离婚是不允许的事。然而,皇权已经落地,时代已经不同,博仪终于答应妥协,签上离婚和约:

一、自立约起,双方完全脱离关系。

二、博仪付给文绣五万五千元终身生活费。

三、允许文绣带走常用衣物和物品。

四、文绣返回母家居住永不再嫁。

五、双方互不损害名誉。

六、文绣不再提出诉讼。

为了顾及皇帝的面子,以示权威犹存,溥仪以皇帝身份又传谕一道,日:“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放归母家居住省愆,钦此。”这些文字只能装点一下门面,一旦离婚,博仪还有什么权力来限制文绣?离婚后,文绣并未回到母家,而是将获得的生活费用来办了一所学校。她的确没有再嫁,而是亲自任教,把身心全部献给了孩子。

后来,祥贵人也因不满“守活寡”而哀叹,福贵人因与他感情恶化也与他离异。溥仪在获得特赦以后,也曾尽量想法治疗性无能的毛病,可惜为时已晚,痼疾未能得到根治。当他获得新生后又一次再婚时,只好对新婚爱妻致歉:“我不能给你爱情,不会对你好!”

宫廷中的腐朽生活、过早的性胡闹,不仅埋下了博仪家庭悲剧的祸根,而且“或许是清末宫中三代未闻孩啼之声的通病”。这种悲剧也给那些为父为母者敲响了警钟:当自己的孩子刚开始性觉醒的时候,就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性知识和性卫生的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4: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