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淞山
国民党在云林立委补选的惨败与澎湖博奕公投案的失败,反映出来的政治警讯是国民党执政的信心危机,是马英九政府八八水灾救灾无能、内阁改组旧瓶装新酒与**、热比娅事件进退失据的不信任投票,是清廉的马英九败在无能的马英九手上,怨不得人。
这不是民进党的胜利,也不是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即将变天的征兆,但却是马总统领导能力、执政能力面临信心危机的重大挫败,是台湾人民透过地方性选举与公投表达对马政府不满的政治情绪,让即将集权力于一身、就任国民党党主席的马英九总统〝当头棒喝〞,倘若往后两年多的总统任期再做的不好,2012年的总统未必就能连任。
八八水灾的救灾过程,马英九从政治名星跌落到民调支持度16%的落难总统,他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的弱点完全暴露无遗,台湾人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有“走了一个谋财,却来了一个害命”的总统呢?这究竟是台湾民主选举的政治宿命还是有权无责的台湾宪政制度所造成的结果?紧接着的内阁改组原本希望能弥补上述的缺憾,改进政府执政无能的弊端,可是,接任阁揆的吴敦义竟然在上任前夕跑到香港去旅游、替儿子算命,甚至密会中国全国政协委员郭炎,拖了一个多礼拜才讲清楚他到底为了什么事去香港,不仅政治敏感度与政治判断能力有问题,同时危机处理能力也是不及格,难怪换了三分之一的内阁阁员还是被外界认为是缺乏格局的“旧瓶装新酒”。
同样地,**访台的批准与拒绝热比娅访台的签证也是自我矛盾的进退失据政治决策,两者同样可以用人权角度让他们来台,也同样可以用“国家利益”的理由否决他们的签证,可是马政府却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结果,这难道不是神经错乱的执政思维吗?至少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衡量,这样立场不一致的政治决策已经让两岸的政治互信出现裂痕,极容易啓动双方的“敌意螺旋”,这对两岸关系发展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伤害,往后马政府在两岸事务有关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北京当局的猜忌与疑虑,这对即将推动的两岸金融往来MOU的签订,与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署,势必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实,马政府执政无能的缺失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改变,云林与澎湖双输的结果是这段期间马政府与民意脱节应该付出的政治代价,但倘若不尽速解决领导能力的缺失,改变过度封闭的决策体制,并有效协调整合府、院、党的分工与分际,体察民情有效施政,则宛如“期中选举”的明年底五大直辖市长选举结果,可能真的就是宣告马英九难以连任总统的“不信任投票”了。
今年底的县市长选举,民进党除了现在执政的县市胜选机会较大以外,大概只有宜兰县、台东县等一、二个县市可能获胜,因此,民进党要实现“地方包围中央”的理想几乎微乎其微。然而,明年底五大直辖市长的改选,民进党倘若精锐尽出,由蔡英文党主席领军参选台北市长、苏贞昌选新台北市长(现在的台北县)、谢长廷选台中市长(台中县与台中市合并)、许添财或苏焕智选大台南市长(台南县与台中市合并)及陈菊连任参选高雄市长(高雄县与高雄市合并)共同组成梦幻队伍,以目前政治情势来看,应该有“坐二望三抢四”的大好局面,届时,国民党倘若输掉过半的直辖市长选举,则民进党政治声势大涨,马英九连任总统之路势必更加坎坷,这是马政府执政信心危机乍现的重大隐忧,也是观察台湾政治生态与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关键,值得重视。
作者是台湾考试院保训会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