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八水灾,给我的感觉现怎么成了马英九的批斗会?有说他身为三军统帅却没第一时间动用军队救灾,没发布紧急命令,过于固守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分界,最初不接受国际救援力量的帮助,而且还在与灾民互动时生硬冷漠,明显暴露出他远离基层群众疾苦的精英本质……众口一词,如莫拉克一般把全年的口水三天吐出,这,对救灾有利,还是动嘴不动手就知道说些风凉话?理性、冷静、现实地分析这次灾情的发生及结果的出现,我想问:是马英九一人所能为所能止的吗?如此将矛头指向马英九,有可能还要让他在位时背“一辈子”,这,是不是过于偏颇,居心不良? 当然,我不否认马英九身为领导人在这次莫拉克风灾的初期指挥失当。但这失当也并非马英九一人的错,而与他的执政团队、地方政府(特别是灾区地方政府)、军方高层及两党、群众团体不无关系。试着想下,即使马英九再有本事,要没人跟他汇报灾区的实际情况,没人给他出谋划策,更没人提醒他要更改他既定的“行程”,身为领导者,成天被既定的事务所缠,他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这本以为不算问题的问题呢?除非马英九是神不是人,有天眼和千里耳能看得见莫拉克的肆虐,听得见灾区百姓的疾苦……回想下陈水扁执政期如此烂的业绩为啥还能抗住百万红潮倒扁都不倒?再回顾历史,为啥国共内战解放军的小米加步枪能打败国军的美式飞机与大炮,这些,难道都是领导者一人所为吗?这难道不是众志成城铸长城的吗?出错后把责任全推在马英九身上,我替马英九鸣不平。 再者,用莫拉克救灾与汶川地震的救灾相提并论相互比较,这是不是也太理论太不切实际?温Jiabao是第一时间去了灾区,是说的比马英九要好听要煽情……但这,能说明马英九不如温Jiabao吗?理性想下温Jiabao所拥有的行政资源及他所经历的灾情,特别是中央政府下面的应急指挥中心及智囊团,谁不是第一时间提供方案(或早就有了应急预案),即便中央不来人,地方政府及当地驻军、社团各界都会万众一心共度艰难。而在台湾,即使马英九第一时间去了灾区,更夸张点说即便他驻在灾区,他又能怎样?气象预报都说无大碍,军队也并未给马英九提供救灾的相应计划及装备器材,特别是绿色执政的县市首长与他还貌合神离,加之台北的应急指挥中心啥灾情都是事后诸葛亮……这,换温Jiabao赴灾区(来台湾的灾区),他除了落泪说他来晚了,他还能怎样?一人之力之智慧,怎么说也不抵这万众一心,共体艰难! 还有,莫拉克留给台湾的教训难道没陈水扁执政期的后遗症吗?前人做下这么多的烂尾工程,豆腐渣工程,自己却肚满肠肥死不认错地A了那么多的钱,台媒体不前因后果地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怎么健忘到只怨恨继位的马英九呢?想莫拉克灾情这么严重,它的成因,它的教训,它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理心的台湾人(特别是媒体人),你们是不是不要让马英九成那贪污腐败的替罪羔羊,让为虎作伥,坏是做绝之人背地里偷笑,让严谨、实在、初出茅庐(我说的是马英九第一次当这台湾的领导人,还没多少经验)感慨那“既生瑜何生亮”呢? 其实,我也恨马英九就任后的言行不一,和他那谨小慎微。特别对他在处理扁案上的暧昧,我还写文质疑他,愤概他……但当朋友跟我说当领导者也有他的难处,得考虑当他全台湾的领导人,而不只是国民党及蓝营的领导人时,我突然悲哀自己的鼠目寸光,狭隘自私……人,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马英九的角度去面对莫拉克,我不知有谁会在现如今台湾这样一种势不两立的政治生态中,特别还是接手陈水扁留下的这么一烂摊子,时不时还得分心于民进党这样的无赖党无事生非、杯葛、鸡蛋里面挑骨头中,能比马英九做得还要好?单因莫拉克就把矛头指向马英九,这是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是不是本末倒置,忘记了制造事端的祸害者(特别是那挪用治水工程款的贪官,那些盲目****植被、忽视自然规律的百姓)?由此风灾,值得台湾政治人物、媒体、及百姓自己反思的是“小家”与“大家”的关系,选票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泛泛而谈,还有那听命于政府和普式价值,还是听命与政党、当权者个人(像分不清听命于陈水扁还是听命于总统)的关系……若不吃一堑长一智,八八水灾还有可能在台湾各地继续肆虐,到时,第二个马英九或第三个马英九还有可能当上这冤大头,背黑锅后有口难辩,不得不一次次地对媒体说:一切责任他会负责!——“我会调查到底我们的救灾系统和救难行动,是否出了什么状况,不光是要改正错误,也要惩处该负责的官员。” 我之所以要写这“请别把矛头指向马英九”,是我预感到救灾过后,民进党一定会借此事端,在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大打“八八水灾”这张****牌,将矛头指向马英九,指向执政的国民党……而原本更该负其责的杨秋兴,及绿营执政县市治水不利的那些官员和此次未及时疏散百姓的各级官员,是不是就可以逃过一劫,乌鸦变凤凰了呢?扁执政期这样的把戏一次次重演,而现如今,这样过时把戏,它还会重演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