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英九政府允许**到访,在道义和情面上都有愧于北京。
中评社台北9月6日电/联合早报4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马英九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一直处于良性循环的平衡状态,双方各尽所能,为和解与合作添砖加瓦,诚属难得。但是,****此次访问台湾,使两岸关系横生枝节,两岸当局原本比较平和的心境被扰乱,而未来交往的模式很有可能受此影响。
马英九政府允许**到访,虽然是在压力下被动为之,但在道义和情面上都有愧于北京。因此,北京方面近日来连续表达不悦与不满,既是原则使然,也是常理常情。假若大陆放慢各项交往与合作的节奏,乃至对过去作出的某些承诺予以技术性搁置,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为了避免事态如此恶性发展下去,台北方面应该将心比心,体会和理解大陆方面的重大关切,承认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并设法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补救。大致来讲,以下几项措施理应尽快做到。
应派高层说明前因后果
其一,马英九政府有必要继续通过正式渠道,由适当的高层人士向大陆方面解释为什么要准许**访问台湾。在此过程中,台北方面应该坦诚相告,不能以虚避实。例如,所谓**此行“是宗教之行而非政治之行”的理由,不仅无法令北京信服,反而还会引起更多的猜疑和联想。
只要把当初决策时的真实考虑说清楚,大陆方面应该能够以既往不究和向前看的态度待之,由此事造成的心结就会逐渐解开,未来的交往就能减少一层心理阴影。
以两岸关系的现状看,北京和台北之间公开发生争议难以避免,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双方都不愿意放下高傲的身段,以诚恳的态度及时地予以化解。结果,新旧问题日积月累,双方都背着包袱与对方交往,互信会越来越少,到一定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总爆发。
在**访问台湾的问题上,马英九政府日前已派人前往北京进行说明,但官员的层级和份量都不够,不足以表明台北方面的诚恳以及对此事件的高度重视。
保证不再允**入台
其二,台北方面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做出承诺,保证将来不会允许**以任何名义访问台湾。这是消除北京疑虑、培养两岸政治互信的必要步骤。而作出这种承诺,并不意味着是向北京低头,而是从台湾的利益出发,力求避免两岸关系发生更具破坏性的震荡。
至今为止,北京的最大困扰之一,就是马英九对重大敏感问题缺乏敏感性。而在**访台之后,这种困扰会变成真实的担忧。除了西藏和**问题之外,马英九对“**事件”、**功、大陆民主人权等问题发表的随性言论,乃至针对北京主要领导人的不肖之辞,都曾令对方感到莫名其妙和措手不及。
马英九过去以在野之身发表的言论,北京方面大概不会太介意。但现在以“总统”身份讲一些有失分寸的话,作出不留情面的决定,北京就不会坐视不理。要知道,在西藏、新疆、台湾和人权问题上,连美国的奥巴马政府都有所忌惮,不敢招惹中国。马英九政府就更应慎重以待,不要愣头愣脑、冒冒失失地充当激怒北京的“英雄好汉”。否则,不只是两岸关系会再次受损,台湾的重大利益更会遭殃,尤其是它扩大国际空间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对政治谈判作出积极回应
其三,台北方面有必要对北京最为关切的问题,早日展现出体谅与合作的诚意,而且要用行动予以证明。
北京最为重视的问题,就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到双边交往的议事日程中,以两岸和平协议的法律框架来规范双边关系。为了营造气氛、铺垫基础,过去一年多来,北京在经济领域竭力配合马英九政府的施政目标,不遗余力地助其实现竞选承诺。但是,至今为止,台北方面抓住“先经济、后政治”不放,只热衷于向北京伸手要东西,对北京最关注的事情却表现很冷漠、甚至反感。
不知道台北方面是否已经认识到,北京千方百计地提供经济支持,既是要帮助国民党政权延长生命,更是要使两岸关系越走越近,而不是若即若离、甚至越走越远。
随着马英九政府的执政时间在一天一天减少,北京方面即便有很大耐心,也不可能没有紧迫感和焦虑感。这一是因为,马英九政府对两岸政治协商究竟有何种想法和打算,至今依然是含糊其辞,能避则避;二是因为,北京担心自己对台湾毫无节制的利益输送,有可能得不到台湾方面的任何回报,倒头来变成“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惩前毖后 预留余地
对大陆而言,此次台北方面准许**访台,固然是不识大体之举,但北京作出的反应措施应力求准确、适度。既要晓之以利害关系,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又要放眼长远,为各种有利的可能性留下余地。
在很多事情上,台北当局有自己的政治利益考量,北京不可能指望它和自己同心同德;与此同时,在遏制和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国民党政府至今依然是北京的盟友。因此在**访台问题上,北京所要做到的应该是惩前毖后,而非削弱国民党的执政地位,否则就正中台独势力的下怀。大陆国台办在至今为止的表态中,都未直接批评马英九政府,应该就是基于此种考虑。
从**访台的事件中,北京方面也许有必要重新思考和部署扶持台湾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一年多来,大陆政府试图以博爱的胸怀,不分蓝绿、一视同仁地对台湾所有县市提供各种优惠,希望最大程度地争取台湾民众认同“一个中国”。但是,这一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实事求是的评估。
比如,在民进党控制的南部几个县市,来自大陆的经济输血对部分人起到了“喻之以利”的作用,但并没有达到“晓之以义”的目的。而且,一视同仁的慷慨政策,也为某些政治投机分子提供了机会。
大陆经济总体上越来越强,市场也越来越大,但财力和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而不是无谓地撒钱,这需要冷静而精明的头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