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佳龙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以学者身分对时局提出诸多观察。曾任民进党秘书长的他直言,民进党在经济表现及政党形象有失分现象,尤其在年轻族群方面流失较多,这是警讯。 他说,民进党几年前一直代表进步改革的力量,近年受执政包袱影响,受困于朝小野大、媒体弱势,政党形象逐渐下滑。民进党20-30岁的支持群以往大幅领先国民党,现在几乎打成平手;教育程度则呈现两极现象,国中以下程度支持民进党居多,高中及大学这一块国民党占优势,研究所以上、博硕士又是民进党领先。绿军支持者呈现知识两极化及世代经验落差的情况。
针对台湾意识的成长,林佳龙指出,根据民进党调查,以统独光谱1到10分计算,2005年中间选民是5.75分,2007年成长到6.10分,显示中间选民的统独分数是往“台湾独立”方向前进。 他表示,在这项调查中,民进党的统独分数从2005年到2007年从6.78分上升到7.53分;但民进党支持者却高达7.82分,这显示民进党支持者比民进党更独。 林佳龙认为,这也是去年“红衫军事件”时,民进党支持者比民进党表现更坚定,立场更鲜明的原因。至于,同属泛绿阵营的台联统独分数则从7.57分降到6.96分,台联因路线调整,独的分数跟着下降。 在同一项调查,林佳龙表示,国民党分数从2005年到2007年从3.57分小降到3.53分;亲民党则从3.62分降到3.14分,明显看出,国亲两党向右靠拢。正因为统独光谱表显示,独的平均分数上升、中间选民朝台湾主体意识位移,他认为,这便是台湾主体意识基本盘扩大的重要因素。
民进党创建初期,由于党有理想性及强烈的改革主张,吸纳一批年轻学者及大学生。紧接着,民进党深入大学校园,吸纳学运世代学生,扩大党组织的支持力量,这批学者、学生,目前是民进党最主要的中壮代力量。 稍后,民进党前文宣部主任陈文茜也带动一股年轻人入党的风潮。陈文茜把民进党转型,透过政党外型的包装,以及党政策的主张,让民进党走向年轻化,原来入党也可以不必那么严肃。年轻选票成为支持民进党选票中一个重要的年龄层。
现在台湾年轻人碰到的问题是,工作不稳定、好几年工作所得的薪水都没有调高、对未来也看不到发展前景、物价飞涨,生活压力大。 陈水扁一九九八年台北市长连任失败后,年轻学子失望痛哭的场景,令人对陈水扁深具年轻族群缘的魅力印象深刻。可是不到十年的时间,民进党却为了抓不到年轻族群的心而伤透脑筋,令人不胜唏嘘!究竟是政治现实?还是年轻人真的这么难以掌握?
附件
untitled2.jpg (182.26 KB)
2008-12-10 22: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