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 共对台政治研究的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2:0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 共有一句很有名的政治语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但是,台湾人民高票选举了李登辉,又选出了陈水扁,中 共的希望寄托 空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成了一句笑话。
  老共的对台政治研究长期拘束于一个空中楼阁似的幻想中,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的政治设计,没有深入了解观察台湾社会的宏观与微观,从李登辉到陈水扁老共的政策走入了死胡同。当连战不得已的破冰之旅后,老共又开始了以人民币打桩铺路的新思维,在国共论坛的基础上搁置争议,全面交流。但是,对台政治研究没有与时俱进,还停留在传统的口号式的政策设计,不能及时的抓住台湾政治生活中的宏观与微观。
  两岸经济交流没有按市场规律办,还是领导说了算的人治思想,对台研究没有及时的转入经济领域,两岸经济交流事倍功半,空耗资源。
  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微观认识基本是空白,没有自己的资料分析作业,还是靠据高层透露的方式获取微观信息,很被动。从李登辉到马英九老共的分析与认知都错了,李登辉是两国论的危机,马英九在目前是**的危机,后面还有未爆弹。为什么会有认识上的失误?原因就在于重视听任说,轻视资料分析,政治问题,人的话往往是靠不住的,这是历史证明的。
  要摆脱对台工作的被动局面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资料分析作业,中评社模式的情报与参谋作业是靠不住的,只有解放思想,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宏观与微观才能真正的抓住台湾社会的脉动,争取对台工作的主动权。靠人民币打桩铺路结局只能是肉包子打狗,**问题再鸣警钟,对台政治研究也该改造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2:04:36 | 只看该作者
这只能算你自己的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4 12:04:39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楼主应该去国台办 不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谁都可以说三道四 应该如何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4 12:04:42 | 只看该作者
我可是因批马英九而得罪人的,当全世界都批马时我就不批了。当初批我者为何不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4 12:04:46 | 只看该作者
离去的是政评家,回来的是张先生。这就够了!

捆绑悲情、制造话题、吸人眼球这些绿营惯施的那一套。先生何不评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4 12:04:4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民进党的研究在于宏观上的,民进党的微观,我不是很懂,自然不能去评了,不是不评,是资格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4 12:04:5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微观又何来宏观?

强调高举高打的本身还需要脚落实地吧?

淮海战役、党报在扯蛋、对台政策有误区等等话题您都有精彩点评,为何一个民进党让您滞足难行了呢?不懂。。。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4 12:04:56 | 只看该作者
~ 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宏观与微观才能真正的抓住台湾社会的脉动 ~

這句話才是"實踐"~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 的具體行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4 12:04: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见解差矣,寄希望于人民永远不会错的,人民被蒙蔽只能是一时,不会是一世。迟早会有醒悟的一天。再说,二次国共合作,得到的教训应该不会忘了吧,这一次合作机会难得。再失去就无处可退了。日本老美是不会收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4 12:05:03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个人长相如何,是不是还要看有没有心血管疾病?我对民进党只注意宏观,也就是外表,对微观是不怎么注意的,也就是不去透视他,通俗的说,我看民进党的集体,不看民进党的派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10:0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