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達賴常耍的媒體手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0:3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十四世達賴喇嘛對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發動了一次舉世皆知的攻擊。
    達賴的攻擊目標是3月7日楊潔篪就記者提問所做出的回答:「達賴方面提出要在中國四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他的所謂『大藏區』,要趕走駐紮在那裡守衛中國國土的中國軍隊,要趕走世世代代在那裡生活的其他民族的中國人。這樣的人是一個宗教人士嗎?」
    3月10日,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的記者招待會上稱,「我從來沒有說過解放軍應該撤出西藏」,「我從來沒有說過所有的非藏人都應該從西藏遷移出去」,並說,「請大家代表我問中國外長,我什麼時候說過那樣的話?」「他不是出於憤怒就是完全在撒謊,他必須給出證據。」
    3月13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全國「兩會」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回答法國《費加羅報》記者提問時說:「如果大家查一查1987年在美國達賴喇嘛發表的『西藏五點和平計劃』和1988年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發表的『七點新建議』,那裡都明確講到,要中國軍隊和軍事設施撤離西藏,要立即制止漢人遷入,已經進入的要撤離。白紙黑字,達賴喇嘛要糾正是可以的,但是要賴是賴不掉的。」
    西方自造「香格里拉的囚徒」
    「達賴根據國際關係和世界形勢的變化,不斷在調整他的策略。」北京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永彬對《環球》雜誌記者指出,西方學者早期關於西方的著作,對西藏的描寫大部分是負面的,對西藏和藏族是藐視和俯視的姿態,但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冷戰時期的形勢需要,西方人開始轉向美化西藏,製造了香格里拉的神話,他們認為的西藏的真實其實是想像中的真實,而對真實的西藏,他們反而認為是不真實的。
    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錢小芊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事:一些美國議員對西藏問題橫加指責,但他們和錢小芊談過之後卻尷尬不已,因為在地球儀上,一些議員竟找不到西藏在哪裡。西藏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一些熱衷談論西藏的人並不瞭解,於是西方人陷入了思想上的困境,杜永彬把這種現象稱為「香格里拉的囚徒」。
    杜永彬指出,針對部分西方人和西方媒體的「需要」,達賴和一些流亡藏人,根據國際關係的變化,不斷包裝出一個個西方人需要的西藏,達賴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
    從1960年到1977年,達賴發表了12篇「3·10」講話,公然宣稱「藏獨」;1978年看到國際形勢於其不利,此後幾年「3·10」講話中,達賴有意迴避了「獨立」的字眼;1989年,發生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達賴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是「社會主義不行了」,1990年的「3·10」講話中,達賴稱「所有的藏民」「渴望」「完全獨立」;以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世界形勢趨於緩和,達賴集團再次轉變了方式,提出希望與中央政府進行對話,達賴在不同場合講過「大藏區」、「高度自治」、「名副其實的自治」、「在中國憲法框架內的自治」。
香港《文匯報》北京新聞中心執行總編輯彭凱雷從1998年開始追蹤西方媒體對西藏報道。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他將達賴「媒體攻略」的重心,歸結為「把握『大勢』,聞雞起舞」。他指出,世界形勢從冷戰對立到現在尋求對話、談判,達賴對這一點非常敏感,所以「他也在講對話,講『憲法框架內的自治』」。但是,這些都只是他的講話,而真正白紙黑字,形成文件的還是1987年在美國達賴喇嘛發表的「西藏五點和平計劃」和1998年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發表的「七點新建議」,這些是有文件的。至於他那些即興式的演講,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話,可以發現這些東西並沒有形成文件,只是說說而已。
    為吸引西方媒體不斷爆料
    「只有對記者不斷爆料,才能吸引滿足西方媒體的需求。所以,達賴會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故意語不驚人死不休。」彭凱雷從媒體從業者的專業角度分析說。
    「達賴能將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說得跟真的一樣。」彭凱雷講了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對達賴的直接歪曲的一次反擊:2008年「3·14」打砸搶燒事件發生之後,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向巴平措說:「前幾天達賴在回答記者會提問時說,西藏的群眾、幹部,包括黨員,好像都心向著他。他甚至說不相信藏人,相信的只有兩個人,一個叫熱地,一個叫向巴平措。他說,其實這兩個人也通過各種途徑,希望達賴為他們祈禱。」向巴平措在記者會上反問說,「我向他(達賴)可以公佈一下,熱地和向巴平措是通過什麼途徑,通過什麼人,要求他祈禱的。」
    彭凱雷說,直到現在,人們沒有聽到達賴對向巴平措反問的任何回應,達賴要的是向西方媒體爆料,吸引記者對他的關注。
    在彭凱雷看來,達賴對付媒體的一個手法,是把觀點當新聞,在西方媒體對達賴的很多訪談中看不到新聞事實,而是達賴個人在不斷發表觀點,宣講「教義」。
    達賴拋給西方記者更大的料是與歐美政客的頻繁接觸。「西方領導人+達賴」,對西方記者來說無疑是猛料。而這些「拜訪」活動的背後,是「藏獨」分子在美國的遊說和公關活動。
甲日·洛迪和格桑堅贊分別是達賴在美國和歐洲的代表。2007年10月18日,達賴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與美國總統布希的會面。據美國媒體披露,此事能成,正是由於「甲日·洛迪走進一個又一個議員的辦公室(拜票)」。
    作為說客,甲日徘徊於國會山、白宮長達近20年。離美國國會山不遠的世界銀行總部大樓也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甲日的辦公地點,在華盛頓的杜邦環島,它是「藏獨」分子遊說活動的總部。有位美國國會議員的助手稱,甲日所在的「藏獨」組織「是華盛頓最會鑽營的遊說機構之一」。據報道,這個組織與海外「藏獨」勢力關係密切,經常共同遊說美國國會。據美國披露政界內幕的報紙《政客》報道,該組織的成員瑪麗·貝斯·馬基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關係頗深。佩洛西2008年3月21日在印度會見達賴,就是她在其中牽線搭橋。
達賴在歐洲活動時,格桑堅贊時常貼身相伴。格桑堅讚的英語、德語和法語都不錯,因為達賴的外語水平一般,他就負責「提詞」。據一份資料顯示,1992年之前,格桑堅贊就被吸收進了達賴集團設立在瑞士的「辦事處」,後被召到位於印度達蘭薩拉的達賴集團大本營,獲得「提拔」,1999年出任達賴在歐盟的正式代表。
    有節奏地製造事端
    2009年的3月是不平靜的,就在達賴頻頻作秀的同時,「藏獨」分子也沒閒著。據新華社記者報道:
    2月25日,藏歷新年的第一天,大約250名「藏獨」支援者跑到了聯合國總部大樓抗議,希望聯合國介入「西藏事務」,向中國政府施壓。「藏獨」分子為達賴樹立起象徵性的神殿,擺上食物、蠟燭和「藏獨」旗幟,上演了一場抗議秀;
    2月 24日,中國駐尼泊爾使館得到情報說當晚有人要向領事部扔炸彈,次日凌晨,炸彈沒有炸響,但使館領事部的外牆上,出現了一些藍色顏料塗上去的「藏獨」標語。與此同時,在尼泊爾波熱地區的四個難民社區,「藏青會」煽動民眾舉行抗議活動。2月27日,尼泊爾警方在加德滿都等地抓捕了29名「藏獨」分子,警方說,這些人企圖在3月10日在尼泊爾進行反華活動。一名被捕者承認,他在一個星期前曾在印度與達賴會面;
    2月26日早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藏青會」組織200多名流亡藏人從甘地墓地至印度國會大街展開了6公里的遊行示*;
    在歐洲,「藏獨」分子則是大造文化攻勢。德國「藏獨」分子參加了德國各地的狂歡遊行,將達賴肖像搬進花車,開進科隆狂歡節的遊行隊伍中……
    這樣,在接近「3·14」和達賴50年前出逃的日子,「藏獨」分子頻頻發動事端,有了事件,就有了新聞,就可以登上「西方媒體」的版面,這是達賴「媒體手段」的一個環節。
    在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之前,達賴也採取了同樣的手段,吸引西方媒體的注意。
    美國《紐約時報》2008年4月14日的一則報道披露了「藏獨」分子自述他們是如何利用各種手段吸引媒體注意的:在北京獲得奧運會舉辦權後的7年時間裡,大批在西方國家的「藏獨」組織迅速建立了一個「傳播計劃」。美國某「藏獨」組織的「董事會成員」旺楚夏格巴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他們各個組織間的關聯性很小,對於他們而言,「唯一能夠說話的方式就是通過各個媒體了」。
    另外一個「藏獨」組織則每月舉行會議,而其中「媒體訓練」成為重點,其中包括「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媒體」。該「藏獨」組織協調員門多薩稱:「媒體是傳達我們觀點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還披露說,這些「藏獨」組織還會定期舉行各種示*活動的「訓練營」,其目的就是為了用各種出位的方法賺取媒體的注意力。參加「訓練營」的「藏獨」分子會學習如何「組織抗議者」,如何「對付警察」,甚至還會學習「用繩子攀爬」和「街頭游擊戰」這樣的示*訓練。
    每次遇到重要事件、敏感年份,達賴就要借大事,為西方媒體「製造新聞」。據一則公開報道的統計,今年1月22日至2月23日,一個月中,「境外媒體的涉藏引文報道,共632篇,與去年同期的429篇相比增加近50%。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等西方主流媒體的涉藏英文報道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
    包裝自己
    達賴喇嘛與西方打交道幾十年,深諳西方人文氣象,因此有意避免採用純粹的政治路線。在與西方人打交道時,達賴總是示以「和藹老人」的形象。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的報道指出,「達賴喇嘛對藏人和對西方人是不同的。對藏人,他是以前的達賴喇嘛,嚴肅而直接地告訴藏人應該做什麼。而對於西方人,他並不示以道德上高高在上,裝模作樣,而是表現得和藹可親,談著自己對佛教實踐的領悟。」達賴的表象,正是他的傳播手段,也是他要刻意傳達的訊息。
    彭凱雷表示,達賴經常表現得姿態非常低,他看重的是效果,達賴表現得和記者像老朋友一樣,讓記者覺得自己才是最瞭解達賴的,從而願意多採訪、報道他。「兩會」期間,在向巴平措的記者會上,有境外記者在提問時說:「據我所知,達賴的設想是如果他返回西藏,要解散流亡政府,只做一個和尚。」這個記者這樣發問,因為他覺得,達賴對他講了心裡話,所以是「據我所知」,不過,似乎絕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達賴想要的絕不是「只做一個和尚」。
杜永彬指出,達賴和流亡藏人與西方互動、影響西方人的一種重要方式是通過傳媒,其中包括流亡藏人自己辦的媒體和網際網路,經常是他們打個電話瞭解到的道聽途說,不加鑒別放在網站上,很多是虛假的新聞;第二種通過傳媒影響西方人的方式,就是借助西方傳媒,還有紐約的「西藏之家」,其創辦人是美國兩個著名的「藏獨」分子,理查·基爾和羅伯特·瑟曼。
    據現居住在德國的美國學者威廉·恩達爾撰文披露,達賴的《西藏時報》、「西藏多媒體中心」及「西藏人權民主中心」都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金。「國家民主基金會」看似獨立的非政府組織,但只不過是中情局秘密行動的延續,其首任主席魏因施泰因1991年便曾明言:「很多我們做的事情,都是中情局 25年前秘密從事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6:45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