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父”之辩,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20: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父”之辩,可以休矣
“国父”的称号,在中国历史上,也就只赋予孙中山先生一人,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国父”的说法。
现在看到有的人给毛**安上了“国父”的说法,很不理解。
毛**从来就很谦虚,也把谦虚看作是中 共应有的品格。在建国之前,即专门下文规定不许用领导人名字命名街道和建筑名称。在他心里,自己永远是人民的一员,从来不敢把自己高出人民之上。所以,在开国大典上,在群众高呼“毛**万岁”的时候,他总要回答“人民万岁”。建国后,即使在有人把他祭上神坛的**中,也没有人敢称呼他为“国父”,更没有人敢专门下文件规定毛**为“国父”。
民间称呼他为新中国“国父”,也仅仅是民间说法,这跟国民党政府专门下文规定称呼孙中山为“国父”不同。
因此,我认为,“国父”之辩,可以停止了。中国过去有国父,就是孙中山,新中国没有国父,只有开国元勋。而那些开国元勋门,又总是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儿子。
我们新中国没有国父,更没有什么“父母官”。毛**说“人民万岁”。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他们为新中国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不居功、不自傲,甘愿人民的孺子牛。这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品格。后人尊敬毛**,爱戴毛**,就更不应该违背他的意愿,给他们安上什么“国父”的称号。因为这个称号,对他来说,不是赞美,也肯定是他讨厌的。
至于我们民间还称呼孙中山先生为国父,这可以理解。我们共产党人不否定历史,毛**等**早期领导人,是把孙先生看作老师和领路人的。他未完成的遗志,我们部分完成了。我想,这也是孙先生最值得欣慰的,可能比称呼他一声“国父”,要高兴得多。而看到称呼他国父的不肖子孙被人民所唾弃,仓皇北顾,偏安一隅,至今还阻碍国家的统一,不能实现他国富民强的遗愿,他会气得跳脚的。
“国父”之辩,可以休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20:14: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在封建时代,中国有太祖;在民国时代,中国有国父;在新中国时期,中国有开国领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20:14:21 | 只看该作者
在改革开放时代,有“中国人民的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3 20:14:24 | 只看该作者
且介亭主,明智!

赞成楼主站出来说话。

俺认为楼主说得有理。

俺也极不赞成称毛**为国父。

叫声老毛,俺觉得挺亲热的。

叫“国父”,肉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3 20:14:27 | 只看该作者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绝对不是中国的国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3 20:14:31 | 只看该作者
  是有个别人以“国旗、国号、国父”作为拒绝统一的工具而已!
  也有人以什么法理,什么政体来说事,说穿了,大陆的两手政策应该并重,绝不能偏废。
  如果大陆仁至义尽的和平统一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台湾个别党派的反动立场和观念的话,最后也只能是武力统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3 20:14:34 | 只看该作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貌似国父的说法会不断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真正尊重孙中山先生的不会整天这么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3 20:14:41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问题最终还是只能依靠武力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3 20:14:44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尊重孙,而是利用孙来挑起国共两党的矛盾,然后又会拖出两蒋来重现当年的仇恨,于是,破坏台湾和平统一的目标就达到了,这是西方的喉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20:14:48 | 只看该作者
武力攻台 是最快 最有效果 而且是全盘掌控全台湾地区 祖国快点吧 用武力收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5 07:4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