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战国民党失败结局源于淞沪会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8: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战国民党失败结局源于淞沪会战?
2009-08-18 07:13:23 来源: 网易博客 跟贴 990 条 手机看新闻
在中级指挥员层次上,也就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层次上,解放军全面压倒了国军。许多战斗中的细节都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国军中级指挥员水平差劲?问题就回到了淞沪抗战,国军中中级指挥员的好苗子——一万多下级军官阵亡了。国军序列中,缺了一代人。
解放战争,以解放军的最后胜利和国军的彻底失败告终。对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分析都有很多,不复赘言。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关注其中巨大的历史问题:在解放战争初起时,解放军方面的力量如此之弱,国军方面的力量如此之强,而战争的进程又是如此之快,三年左右的全面战争,原本只是国军1/3规模的装备落后的解放军累计全歼了800万国军,一统天下(除台湾外)。为什么解放军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而国军却是屡战屡败?
在此先只讨论军事问题。
国军是精兵,这没有问题。解放军胜利,就应该是更精的兵。
国军也打过胜仗,比如东北的攻势、张家口战役、南麻临朐战役、西府战役等等,现在也有观点认为“挺进大别山”其实是解放军的失策,不深论。总的情况是,国军胜仗少败仗多,解放军败仗少胜仗多,所以最后解放军获得全面胜利,这是基本事实。
以前的宣传中,都说国军差得一塌糊涂,百无是处,所以遭到摧枯拉朽。新时期以来种种史料揭秘、纪实文学等等已经澄清了这个问题。国军大部分军事水平很高,甚至比对面的解放军还要高。中国的内战,完全是优秀军人和优秀军人的决战。
还有一种论调是,解放军采用人海战术,使用无数农民战士象汪洋大海一样打冲锋。这种虚无主义的论调很是蒙蔽了一些人,但根本禁不住推敲。解放军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人数都少于对手,哪里有人力往海里扔?(此问题也适用于朝鲜战争)应该是战败者出于种种心态的泄忿之辞吧。
其他方面的问题先不讨论,还是说军事问题。
解放战争的结局,源于淞沪抗战。
淞沪抗战前,蒋介石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能够比较有效地调用全国的资源,准备对日作战。在之前的数年里,蒋政府一直在东部各个地区修筑国防工事,在观念上应该还是受到了欧洲一战影响。而蒋做的最积极的事,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围剿红军。恐怕蒋受明末历史的影响太深了……红军的厉害,就是无法被消灭,之后西安事变,国共开始谈判,有了归南京政府的蓝图,蒋继续进行他的国防计划。
可以说,日军提前全面入侵中国,也是看到了这个危机。
日军在华北、淞沪两个战场打响之后,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以原北方各军阀部队为主体的中国军队加上八路军,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抵抗日军;而以国军中央军为主体包括蒋曾以各种方式统辖过的南方军队为主体的中国军队,在淞沪一线抵抗日军。
蒋选择死守淞沪,有诸多考虑。不给对方战役纵深,甚至驱敌下海,利用上海的国际声望影响列强干预,利用集中的作战区域保护后方工业,并调全国各实力派军阀的部队参战……前前后后,蒋调到淞沪前线的有70万大军(全国军队的1/3),对面的日军也达到了40万。
虽然中国军队的人数几乎达到了日军的两倍,但大家都清楚,比起战斗力来,中国军队还是远远在日军之下。但蒋豁了出去,这一抗日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百姓的民心士气,也让各地方实力派倾心归附,其国内政治意义高过了战争意义,如果能够多坚持几个月,说不定会有和历史完全不同的结果。
后来发生了日军第十军的杭州湾登陆,抄了70万国军的退路,国军溃败,一道道国防工事弃守,退入华中,南京,南京……
在淞沪一带作战的国军,包括了蒋中央军的大部分精华,黄埔系的将领,也大多在此阵中。从淞沪到南京,许多将领阵亡、自戗,普通兵员更损失了数十万。但是对于国军来说,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上万名下级军官,也就是营长、连长、排长们。经过淞沪一战,国军中央军中损失了上万营连排长以及技术军士,这一点,对于日后中央军的影响是致命的。 (本文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赵宁

在军队中,高级将领很重要,但是只要军队体系没有大问题,从中级军官中选拔出优秀人才提升为将领还是有保证的,因为高级将领需要的数量并不多。普通士兵则很好补充,普通的工农,经过短期训练,既可以拿枪上战场。最难补充的,就是下级军官。上级的战术意图,要下级军官贯彻;缺乏头脑的普通战士,要下级军官统领。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下级军官,是所有军队的建军关键。
蒋通过办军校、训练班等,培养、轮训了一大批下级军官,事实证明他们是称职的(包括对红军作战)。淞沪抗战损失的上万下级军官,几乎把中央军的筋骨都抽掉了,这样的损失远远高于更多的兵员损失。
之后,在徐州会战中,虽然中国军队获得了台儿庄小胜,但在战略上眼光短浅,被日军大纵深“铁壁合围”,撤退过程中亦损兵五十万,这其中损失掉的下级军官也有上万人。
更让蒋痛心的还是在淞沪损失掉的那上万下级军官,北方军队还是杂牌军,中央军里的骨干都是蒋一手培养出来的,如今一战尽失,中下级指挥人才奇缺,到处都是临时提拔和转行过来的接替者,这个弊端很快在之后的作战中显现出来。虽然国军中出现了74军、新1军、新6军等抗日英雄部队,虽然“十万学生十万军”选拔、培养了不少有文化底子的下级军官和技术军士,但国军的结构性缺陷已经深深埋下了。
到了解放战争年代,国军的结构性缺陷的巨大问题显现了出来。在解放军和国军中,当年的下级军官们,经历了数年征战,(活下来的)不断提升,正好进入中级军官层次,也就是(旅)、团、营一级。换言之,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团长、营长们,正是抗战初期的连长、排长们。他们的指挥水平,直接决定了两军战斗力。
个人认为,国共双方高级指挥员,解放军水平高过国军。
国共双方基层士兵,国军水平高过解放军。有很多史实证明此点,解放军很多部队在补充兵员时,就喜欢要解放战士,不爱要翻身农民。解放战士,毕竟是对面过来的久经战火的职业军人。
在中级指挥员层次上,也就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层次上,解放军全面压倒了国军。许多战斗中的细节都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国军中级指挥员水平差劲?问题就回到了淞沪抗战,国军中中级指挥员的好苗子——一万多下级军官阵亡了。国军序列中,缺了一代人。
这大致是美国史学家的观点。这样的话也并非是说,国军不应该在淞沪抗战,应该早就退守内地,甚至早就让出淞沪——那就成了投降主义的论调了。但是国军的淞沪抗战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战术选择?比如大纵深防御?这也是事后诸葛亮,那个年代全世界都还没弄清浅纵深的危险(所以德军闪击战屡战屡胜),甚至过了这个年代,到了朝鲜战争,志愿军也没完全弄明白这个道理,直到四次战役付出惨痛代价后才一下子进步了……
国军在抗战中损失了上万下级军官,导致在内战中没有足够的称职中级军官,最终失败。这是个挺顺理成章的因果关系。
但是解放军方面,甚至更缺乏这样的低级军官,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却显现了惊人的战斗力。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解放军方面的体系,更有利于军事人才的成长,其成长效率远远高于国军。有其他美国学者论及,延安方面在其各方面都落后的根据地地区,创立了一整套和实际相符的管理体系,使当地的组织(动员)水平达到相对的最高,其效率反倒高过了组织原理先进却无法贯彻的南京政府,因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其他依此类推……
他们的话,是一家之言,有可以琢磨、值得吸取的地方—— (本文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赵宁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8:43:54 | 只看该作者
积极抗日的都是美英走狗!!积极抗日的都是美英走狗 抗日史是中华屈辱史!!!楼猪是个搅屎棍!!!! 滚回家搅去吧!!!臭你自家祖宗八代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8:43:5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国军中级指挥员水平差劲?问题就回到了淞沪抗战,国军中中级指挥员的好苗子——一万多下级军官阵亡了。国军序列中,缺了一代人。
这大致是美国史学家的观点。这样的话也并非是说,国军不应该在淞沪抗战,应该早就退守内地,甚至早就让出淞沪——那就成了投降主义的论调了。但是国军的淞沪抗战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战术选择?比如大纵深防御?这也是事后诸葛亮,那个年代全世界都还没弄清浅纵深的危险
-----------------------------------
也许作者的意思就是国军全部变成伪军就好了,这样等到日本投降(假设日本注定要投降的话)后全部扑过来就能消灭解放军了。岂不知伪军还能有战斗力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3 18:44:01 | 只看该作者
失去民心,就一定会失去江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3 18:44:04 | 只看该作者
好象在凇沪会战两年前,国军曾经有过一次演习,而演习的内容恰恰就是如何保卫凇沪。演习确实是胜利了,但是两年后鬼子也是按照当年的演习进攻方的推进路线进攻的,但是国军败了~~ 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3 18:44:10 | 只看该作者
俺说点数字问题 70万中损失了就算1万低级别军官吧 那损失的都是什么军官呢 排长 连长 您那连排编制到底有几个兵啊 还是日军全是狙击手 干掉的全是军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3 18:44:1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还是不要拿出来好了,按照国民党的说法,国防部的作战计划都是共产党制定的,那这仗还打个屁? 这个原*子DAN的威力不必那些中层军官大?而且当初指挥那些中层军官的,都在,在军阀混战中都能打造出那么多精华军官,为什么在抗战中反而后继乏人?相反,按照国民党的说法,共军怎么在和日本人的交往中茁壮成长?显然,逻辑对他们来说已经退居次席,掌握话语权,替自己的失败开脱,不断的制造退为话题,这才是第一位的。就像楼主,在众网友中罕见的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然后在转帖里指出:共产党政权来自日本 滥言种种,只是在于一说,用以污染环境罢了,其实反而是根本不顾言论效果的,好像自己把擦了粪便的卫生纸作为爱心献给中国国民党,然后说是代表中国***送的。做人的恶心,很难再有超过这个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3 18:44:20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是到死也不愿意承认 国 民 党 反 动 派 在 大 陆的失败是民 心 尽失 上 层 腐 败 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3 18:44:24 | 只看该作者
我估计,连国民党对这样的话题都厌倦了,可是偏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此感兴趣,通过拿别人当道具,来达到自己龌龊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18:44:28 | 只看该作者
内战国民党失败结局在于失去了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7: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