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庆巨献:一寸山河一寸血之淞沪会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8: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易刚出的一个主题, 非常好, 图象, 文字, 录像都有, 全面纪念抗战这最大的会战.

 1937年“8.13”淞沪会战被认为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标志,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以往为提防蒋介石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更多采取敷衍应付态度);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全民抗日,自淞沪会战始。


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以往为提防蒋介石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更多采取敷衍应付态度);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全民抗日,自淞沪会战始。



特别鸣谢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提供独家支持
杨天石 陈君天 郑浪平 联合顾问     萨苏 特约嘉宾
网易全体网民共同书写   全球华人光荣不朽的抗战记忆
    本专题主稿主要从大政略、大战略方向讨论中国抗战史,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解读抗战;以当事人(抗战将领、老兵)回忆,以及后人为钩沉这段史实而进行的历史写作(抗战具体细节、英雄史迹)作为补充。我们希望更全面、真实地还原这一段历史史实,也创造网络时代开放的新史学——我们的父辈用生命孕育了我们民族的勇气、智慧与尊严的未来,如今,我们以与父辈同样奔流的热血,和史学求真的意志,共同去书写他们的史迹。
    如果你搜集的相关抗战史料可以补充专题内容,或者对本专题的某些文章的观点形成质疑问难,或者你身边就有知道某些抗战史细节的见证人或民间研究者,欢迎提供宝贵资料及线索。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40D/songhuzhuanti.html

网易国庆巨献: 一寸山河一寸血之淞沪会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8:08: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专题还是两岸一起搞的纪念这场抗日大会战. 有大陆的, 也有台湾的资料.

杨天石 是大陆的

陈君天 郑浪平是台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8:08:5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胡Jint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3 18:09:02 | 只看该作者
附件
ShanHe.gif (94.13 KB)
2009-8-23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3 18:09:08 | 只看该作者
附件
ShanHe2.gif (292.48 KB)
2009-8-23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3 18:09:12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共产党、国民党。在战场上牺牲的都是中国人!牺牲的也是普通中国人!对于抗战,只能说中国人与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希望在台湾的中国人也能永远记住,中国的土地上有你们先烈的鲜血。在这片土地上,也唱过英伟壮烈的歌!这片土地,永远欢迎在海峡对岸的中国人回到自己的国土上来!来看看上一辈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我们不能不爱,不应该不爱,因为这片土地里有无数我们的先辈的灵魂!!!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3 18:09:1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无投降的空军”:中国空军重创日本

而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空军兵力,先对中国空军进行歼灭打击作战,因为日本对于中国加强部署空军战力,早就如芒在背,所以作战的优先目标,就是要歼灭中国刚刚在培训养成的空军,日本空军根本就不相信“年幼的”中国空军能够有任何真正的战力。日军飞机同时也对中国军事与平民目标,进行大量炸射,造成上海百姓大量伤亡,以制造中国人民惧战的恐慌心理。但是中国空军却展现了超水平的反击,使得日空军伤亡惨重。

按照中国原先的作战计划,是准备在华北与日军进行决战,因此中国新编的空军也奉命北调,预备轰炸平津。但是在蒋介石决定将中日决战改在淞沪之后,中国空军奉命紧急南飞,刚驻进基地,就爆发八一三上海作战。由于日本第三舰队以绝对优势火力,猛轰中国守军阵地,造成华军极大伤亡。因此由蒋介石亲自下令,中国空军决定在八月十四日清晨,主动对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第一波的攻击目标,就是停在长江水面上的日本舰队,中国空军对日本舰队成功的突击,立刻激怒了日军,因此日军立刻下令,动员日本空军,优先歼灭中国空军部队。

日军立刻调动从台湾新竹机场为基地的日军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机,企图一举攻击京沪地区所有中国空军基地,以消灭中国空军挑衅日军的潜在威胁。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空军机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高志航领导的中国空军猛烈反击,获得中日空战首战全胜的记录——中国空军以六比零的战绩大胜,日本空军简直“不肯”相信这个结果,而全中国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可以说欣喜若狂,国民政府在次年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的空军节,以记念中国空军这种超水平战绩的历史表现。

日军当然无法接受这个“皇军无敌”之神话竟遭到打击的事实,所以日本空军立刻在第二天(八月十五日),全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国空军,进行歼灭性的攻击,以讨回日本空军失去的军威,结果却是日军损失更多的飞机。在连续三天的中日密集空战之中,日本空军竟然被击落四十六架之多,台湾皇民心目中的“飞天战神”木更津与鹿屋联队,更可以说是被中国空军打得溃不成军。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兴奋的中国人民,竟然不畏日本飞机到来的空袭警报,纷纷跑到屋外与制高点,观看中、日军机的空战缠斗,为中国空军纳喊助威,在夜间,中国各地纷纷举行火炬游*,以表达他们对于中国空军英勇表现的支持。

日本空军之“惨败”可以说造成日本举国震惊,也许日本至今仍然不能了解,为什么它优势的空军,竟然会被中国弱小的空军,打成如此难看的败相。中国空军才刚刚勉强成军,因此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与日本空军相比,但是由于日机的轻敌与华军奋不顾身的力战,确实发挥了令日本空军受到重创的效果。

沈崇诲烈士以人机一体的方式,撞上日本军舰;阎海文烈士因为飞机中弹被迫跳伞,落入日军阵地,但是他拒绝向日军投降而举枪自尽,“中国无投降的空军”成为他自杀前的名言。他们不但赢得中国人民的热泪与尊敬,就连日本都觉得可以拿这些中国空军烈士的英勇表现,做为激励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榜样。“支那空军勇士”的勇气让日本军民真正感到中国民族主义的热血精神,这种英勇奋战的精神,不断感召着中国人民族精神的觉醒。不过,中国空军毕竟刚刚组成,完全没有自己的根底,与日本空军进行这种硬碰硬的战斗较量,虽然表现优异,但是毕竟寡不敌众。淞沪会战还没有打完,中国空军的空中作战力量就完全消失了,不过也至少击毁了日本两百五十架以上的战机,参谋总长何应钦报告,“在开战三个月内,中国所有歼击机队的飞行员都完全殉国”。

为解日军在上海困守待援的情势,日本大本营在八月十五日决议,立刻派出增援上海的部队,由松井石根大将组成上海派遣军,以日本第十一师团与第三师团为先锋,加派航空母舰战斗群,支持第三舰队,前往上海地区作战。八月二十二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援军抵达上海,立刻分兵在黄埔江码头登陆,以驰援被困的日军,主力并从华军阵地的侧背,长江沿岸的浏河、川沙口到吴淞口登陆,企图包围攻击上海日军基地的华军。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作者:郑浪平) tle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3 18:09:2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两边都把历史公正公开评价了.

教育是双方的. 既要教育台湾人, 他们的国军是"中国"的,  上海淞沪国军烈士,空军烈士是在大陆的历史.

也教育大陆人,  国军的抗日贡献, 对中国是巨大的. 要予以承认, 认可, 并缅怀共同的国军烈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3 18:09:23 | 只看该作者
台湾的空军节, 就是以"8 14"为纪念日, 取自抗日战争这段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18:09:27 | 只看该作者
国民党反动派保卫过我们的祖国吗?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战时期是不打鬼子,专打友军,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战时期的基本“国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3:0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