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订和平协议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前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5:5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祖国如何统一,民族以何种方式崛起,都是当今我们所有华夏子孙所碰到的重大问题。无论何种方式,都不能忘记: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不辛,战火连绵,骨肉分离。
目前,两岸能否尽早达成“和平协议”,为世人所关注。
国共两党的党争与政争,是一种早已形成却在不断弱化中的敌对状态。战争、流血,曾使国共两党间的敌对、斗争达到巅峰。自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1991年台湾“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以来,国共两党关系随着两岸人员交流、经贸往来的扩大亦在改善之中,直至2005年实现了历史性的两党领导人会面。所以,双方敌对关系虽未正式结束,实已为结束营造了充分条件和良好氛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掌控政权后,人们确实对两岸早日结束敌对状态寄予了很多期许。
促成两岸开始政治谈判,达成和平协议的原动力是:双方都需要和平,都企盼避免危机、冲突和战争;但也无法否认,双方的想法和心态目前并未完全一致,存在微妙、复杂、明显的差异。
两岸要永久和平,就必须统一,只有统一才能保障两岸永久和平。
第一、台独***势力,仍有相当实力,其诉“独”言行仍具挑衅性;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确保两岸统一,签订和平协议,将彻底粉碎台独***分子的任何图谋。
第二、两岸签订和平协议,也只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确保两岸统一,才能明确身份,进行政治性接触、协商、谈判。
第三、两岸和平协议,不可避免会涉及外交领域。也只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确保两岸统一,外交领域才会风平浪静,保证外交领域没有纠纷发生。
第四、两岸和平协议,也只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确保两岸统一,才能解决台湾定位问题,不谈台湾定位问题就无法签订两岸和平协议。
第五、两岸和平协议,必然会引发美日等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也只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确保两岸统一,依靠中国大陆的强大势力,才能清除签订和平协议的外部障碍。
第六、两岸和平协议,必然会涉及两岸军事互信以及军事力量的整合,也只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确保两岸统一,依靠大陆的军事力量,台湾杜绝对美军购,才能建立互信。
结束敌对状态,是结束一个中国内部的敌对状态,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签订和平协议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会向台湾民众表明,两岸完全可以找到和平相处之道,国民党能够为台湾带来和平。
结束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是事关两岸同胞根本福祉的大好事,且时机业已成熟,条件大体具备,应该把握机遇,抓紧进行。可循先易后难原则分为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国共两党通过磋商,达成共识。
第二步,国共两党于适当时机和方式宣布正式结束敌对状态。
第三步,两岸执政当局进行协商谈判,达成互信基础。
第四步,两岸执政当局在形成互信基础上,拟定两岸和平协议的内容。
第五步,两岸执政当局就两岸和平协议的内容进行磋商、沟通、谈判。
第六步,两岸执政当局签订和平协议。
“九二共识”的本质就是 “一个中国”,绝非各自表述,如果各自表述,就拉回原点,和平协议无从谈起。两岸和平协议虽然不可能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但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融合,两岸实现统一就会水到渠成。
签订并遵守和平协定,两岸将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不再有冲突和战争之虞,交流交往亦将全面正常化,双方均收益无限。
大陆当然希望和平协议能够促进和平统一。但马英九已宣布了“不统、不独、不武”的方针,讲明了“未来8年不会同大陆谈统一”,“有生之年都可能看不到中国统一”。考虑的是长期“维持现状”,和平共存,马英九如何为自己解套还是个问题。
我们暂且不论是否能将“和平统一”这个辞汇写进协议,位于统、“独”之间的中间路线目前在台湾的确得到了很多认同,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毕竟是两岸关系中的一种不确定状态、待抉择状态和易变化状态,这就决定了和平的不可能。因此和平协议取决于两岸达成互信基础,而互信基础就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下的两岸终极统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5:52:3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0 09:2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