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急撤离140多万人 大陆救灾有章法
* 2009-08-11
* 中国时报
* 【亓乐义/台北报导】
「莫拉克」颱风重创台湾,大陆也不好过。大陆民政部昨宣布,截至昨下午五时,「莫拉克」颱风造成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四省共七百八十多万人受灾、三人死亡、一人失踪,紧急转移民众达一百四十多万人,因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六十亿元人民币。
重点是,大陆在灾前紧急撤离一百四十多万民众,使伤亡降至最低,可见大陆的防颱救灾已形成一套机制,从中央到地方,权责分明,一条鞭贯彻到底,较少听到互踢皮球,把责任推得一乾二淨。
从中央起,大陆国务院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由一名副总理担任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各相关部门,指挥部办公室为常设机构。沿海主要省、县市有相应组织,并制定「防颱风应急预桉」,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汛情未发生前,各地就已经着手防颱救灾的准备工作,决非临时抱佛脚。
以福建省连城县为例,该县设有防汛抗旱指挥部,由一名副县长担任指挥长、县水利局长担任副指挥长,下设各相关单位,包括县人武部(有些地方称军分区),负责组织协调驻地部队和民兵的救灾抢险工作,必要时组织军队参与救灾行动,并协助当地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民众。
这套防颱机制,不以人为意志,而是根据「防颱风应急预桉」规定进行部署,区分为风力八至九级、十至十一级和十二级以上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应变配套措施,全国统一,当第二等级出现时,各地就按属地管理原则执行人员转移准备工作。
当风力达十二级以上时,各地防汛总部即连络好驻地部队、武警、消防和民兵,随时根据需要参加救灾抢险工作。抢救设备由部队、公安、交通、水利等单位负责,抢救任务基本以民兵为骨干,部队以抢救重大险情为主,区分轻重缓急,避免一哄而上,愈救愈乱。
至于防汛期间的交通和通讯抢修、紧急运粮、安置民众到善后工作,都有相应单位对口,明定权责,谁也推卸不了,做不好,就是怠忽职守,该咱办就咱办。当然,大陆防颱工作缺点也不少,但至少它有一套遵循机制,每五年修改一次应急预桉,相对地,久经颱风考验的台湾连一套也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