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灭村:大地给台湾的惊天警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4: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灭村:大地给台湾的惊天警告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8-13 08:55:53



 联合报13日社论指出,十三年前,贺伯台风在南投新中横沿线造成重创,台湾人民首度见识到何谓「土石流」。十三年后,莫拉克台风肆虐高屏,将土石流的为害提升到「灭村」,甲仙乡两百多户人家的小林村一夕从地表消失,让人震惊、悲恸,也困惑不已。是什么造成了小林村致命的毁灭?

 小林村位在楠梓仙溪东岸的台廿一线省道上,依山傍水,原是个青翠、美丽的平埔族村落。灾难那天,吞灭小林村的却不是脚下的楠梓仙溪,而是流经村落的一条无名野溪。

 在农委会发布的土石流红色警戒中,小林村有两条野溪被列为可能引发土石流的「潜势溪」,对照地图,导致灭村的就是编号DF006的野溪。更准确地说,当天暴雨的激烈冲刷松软了山顶土石,半个山头的土石随着泛滥的穿村野溪狂泄而下,瞬时掩埋了位于冲积扇的整个村落。

 确实,农委会的土石流警戒尽到了告知义务,但资讯中对这条野溪的危险评估却只是「低」,警示区域也仅及周遭「五户」民宅。对照今天两百多户人家遭掩埋的惨状,这样的土石流警戒公告倒有点「安慰剂」的味道,比较像政府机关自保、卸责之用,缺乏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认真。尤有甚者,去年甲仙乡要求清理野溪,水保局却以「砂石有价、恐遭图利」为由拒绝,这又是什么心态?

 村落遭大规模毁灭的惨剧,不止发生在小林村。沿着廿一号公路北上,两年前改名为「那玛夏」的旧「三民乡」民族、民权等村也遭到重创;一山之隔荖浓溪沿线的桃源和六龟,有些村落对外联络中断,连灾情都知之不详。更往东,台东的嘉兰村和太麻里,许多民宅被溪水带走,甚至冲入太平洋。人与大地的关系由紧张变成决绝,我们怎能不深思其中因果?

 除了豪雨,要说有什么因素扩大了土石流灾难,过度开发应该是一大因素。小林村是成立甚久的平埔村落,一向罕闻土石流灾害,可见早年建村位置的选择或许并无问题。这和贺伯台风摧毁的多为平地汉人上山屯垦的聚落,设村多选在野溪旁,明显不同。问题在,近年小林村不断有外来人口移入,周边山区也不断开发,种植生姜和芋头等作物都需要深耕,不仅快速耗蚀地力,也不知不觉破坏了附近的水土。

 根据蝴蝶理论,一只蝴蝶拍动翅膀,可能在地球另一端引发飓风。小林村的灭村,也许是因为在流域中谁铲了一块不该开的田,或是谁挖了一个不该掘的坑、造了一栋不该建的屋子,从而破坏整个山水的生态平衡结构,结果导致全村的覆灭,葬送了先祖选择的宝地。但如此复杂、辗转的因果,要向谁追究责任?更别说,一定有人会反问:勤劳耕种有罪吗?

 事实上,去年卡玫基台风即对小林村发出了警告。当时,村庄联外桥梁中断,全村九成房舍遭土石入侵,但因人员无恙,外界焦点都放在邻乡东安村油矿巷的伤亡,那次警告就仅以「尽快重建」收场。试想,在小林村才几十户人家的年代,人们仅凭双手和锄头耕种换取温饱,这能对土地造成什么伤害?但当人口骤增,动辄用挖土机、小山猫来开山辟地,以追求经营规模和市场利润为目标,那么,人和山川大地的关系要如何维系?天地的生态平衡岂能不断裂?

 在进入新中横之前,南投公路两旁四处可见怪手、挖土机具的租售店面,不难想像这些工具在台湾被滥用到什么地步,也可以想像山区大肆开发的破坏威力。近年台湾高山蔬果的时兴,虽显示了地方产业推展的成果,但在「与天争地」的过程中其实是走了一条冒进的路,不知何时会踩到超限利用的红线。这次,包括台东的知本、红叶,高雄的宝来、茂林,嘉义的梅山等温泉区均遭重创,应当也都反映了开发及管理失当的问题。

 台湾人民认识土石流才十几年,每一次它都以更狰狞的面貌出现。我们除了哭泣生命的流逝,能从灭村学会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4:10:42 | 只看该作者
灭村:大地给台湾的惊天警告???
灭村:大地给台湾的惊天警告??? 灭村:大地给台湾的惊天警告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4:10:45 | 只看该作者
可叹可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11: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