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施琅三道攻台湾》地图亮相杭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4: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三十七集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剧中,清康熙大帝发出的“台湾自立乾坤,朕决不允许!军心民心也不允许!我华夏必须大一统!”声音响彻寰宇,气壮山河!   令人十分振奋和倍感惊喜的是,笔者收藏的一册民国元年出版的地图中,竟也发现有一幅《施琅三道攻台湾》的彩图!

  日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正好与这幅《施琅三道攻台湾》的彩图的历史史实相符,相互印证,相映生辉。看到这幅彩色地图,当年施琅奉命出征平定台湾的战斗场景和壮烈画面,就会形象地展现在眼前。   施琅奉康熙之命,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分三路向澎湖发起总攻。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施琅水师分三路进攻台湾:“正兵捣台南进路”“分攻牛心湾进路”和“分攻鸡笼屿进路”。由于清大兵压境,台湾的郑克爽终于向清政府投降。康熙大帝和施琅将军为中华一统大业建立了丰功伟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想把台湾从中国***出去的图谋,注定要遭到可耻的失败。  这幅《施琅三道攻台湾》彩色地图是由浏阳卢彤著作,同伦学社刊印的地图册中的第三十二图,于民国元年九月十五日初版印刷发行的。时 至今日,像这样珍贵的历史地图已属凤毛麟角,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和收藏鉴赏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4:04:58 | 只看该作者
施琅大将军  


三十七集电视剧《施琅大将军》,是国家广电总局重大历史题材。该剧筹备拍摄历时两年,投资两千多万元,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  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以清朝康熙皇帝收复台湾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著名爱国将领施琅将军成功统一国家的历史过程。艺术地再现了施琅将军为平定台湾,实现国家统一,贡献毕生精力的英雄壮举。全剧紧紧围绕是否收复台湾,是否允许***势力“自立乾坤”,是否起用施琅为平台主帅,平台战略如何付诸实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展开了迭岩起伏的故事冲突。讴歌了施琅将军的铮铮风骨、凛然气节和英雄壮举。故事内容、人物刻画充满了弘扬国家尊严、民族精神的震撼及艺术感染力。相信播出后,会对两岸同胞正确认识台湾历史,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具有现实意义。故事还成功地塑造了康熙皇帝、董太后、福建总督姚启圣、皇帝侍卫吴启爵、内阁学士李光地等一批主要人物的典型形象,丰富了全剧故事的观赏性。该剧制作气势恢弘,大海战的情节戏,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文武结合的蒙太奇手法,逼真壮观地再现了清政府因剿寓抚的平台战略,将全剧推向高潮,引人如胜,令人震撼。  

三十七集电视剧《施琅大将军》由张笑天、高大勇编,八一电影制片厂宁海强任总导演,演员阵容由吴京安、冯国庆、王强、洪涛、王虎城等一批军旅实力派演员组成。摄制工作一直得到国务院台办、国家广电总局、**福建省委、中央电视台、台盟中央、全国台联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  

 剧情:康熙十九年,清朝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历时七年,已经取得决定 性的胜利,康熙皇帝在养心殿大宴百官,气氛热烈,施琅起身向皇帝起奏,国家尚未统一,庆祝为时尚早,建议平叛军队全线东移,大兵压阵,解决台湾问题。施琅的奏疏遭到反对。康熙二十年,侍卫冯锡范和唐妃互相勾结,在台湾北园别馆制造骨肉相残的同时,挟持年幼的延平王郑克塽,控制台湾大权,他们持海自固,多次拒绝清廷招抚和谈,阴谋“自立乾坤”。董太妃以年迈之躯,支撑着台湾风雨飘摇的局面……     

 施琅(láng),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军的重要将领,积极参与海上起兵反清。后因微嫌与郑成功发生矛盾,终于酿成父、弟被成功诛杀的大戾,施琅再次降清。历任清军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他还针对当时清廷内部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错误意见,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奉旨专征台湾,统帅福建舟师迅速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台湾郑氏集团,促使郑氏集团放弃抵抗而就抚。台岛不战而下。  其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站在维护国家的一统和安全,巩固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保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的高度,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真知灼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此后,台湾除了在甲午战后曾被日本侵占五十年外,再也没有离开过祖国的怀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东南海疆宁靖,两岸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进步。  郑经接替郑成功后,由于内部陈永华(郑克臧岳父)和冯锡范(郑克塽岳父)发生内讧。病中的郑经把政务交由长子郑克臧处理,克臧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过失,也很受郑经的宠爱和信任。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11岁的傀儡郑克塽为延平王,冯锡范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  1664年施琅建议,乘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施琅即上《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尽陈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施琅这一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施琅的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仍然矢志复台报仇,坚韧不拔。在京之日,他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清廷起用。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  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的说:“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毕竟是聪明的,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自称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怨仇。(原祭郑成功文: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威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诛,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独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则已。“祭毕,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郑氏官兵和台湾百姓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以上几个方面显现施琅攻打台湾不为私仇,而是为统一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施琅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迁界”。他说:“自古帝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直到1683年他率兵占领台湾后再“请于朝”,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一望良畴”。人民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看到大明最后一块抵抗根据地终于沦陷了,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康熙三十六(1697年),施琅卒于住所,葬在惠安黄塘虎窟。此时康熙帝御旨追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并于泉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是,“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伟绩。总而言之,作为一代名将,施琅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诸如大一统思想,海防和海权思想,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和毅力,敢于据理力争、知无不言的作风,还有他的文韬武略等,这一切都值得理直气壮地纪念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4:05:02 | 只看该作者
施琅大将军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 12:2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