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克服三总代表的迷信,树立新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2:4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克服三总代表的迷信,指的是权力迷信,

即克服三总代表是所谓【后台的后台】迷信;

克服三总代表【只有没有】的迷信;

克服三总代表【姓资姓社】的迷信;

克服三总代表【百分百正确】的迷信;

克服三总代表【始终代表】的迷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2:42:08 | 只看该作者
请把我的放出来!谢谢

请把我的放出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2:42:11 | 只看该作者
南山老儿!滚滚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3 12:42:14 | 只看该作者
创新就是推陈出新,就是克服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

在中文里面,古汉语里没有“创新”这个词,古汉语在中国的词源里只有“创造”,

那么创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创这个字解释有:疮、伤、损、惩意思是损害,把一个人弄伤了叫坏,

创是破坏的意思。造是什么意思呢?有:作、为、始、成就等意思,核心含义是建设。

把“创造”两个字合在一起,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冲破传统破坏原有的建设,这就是创造。

创造的意思和我们今天的创新意思差不多,但是创新的概念,真正提出来是20世纪的事,谁先提出来的?

是美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发表一本书叫做《经济发展概论》,

在这本书里,他把创新这个概念提出来,并且把它定义为:创造性的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3 12:42:17 | 只看该作者
02C197E0.jpg (11.81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3 12:42:21 | 只看该作者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发扬党内民主!

民主仅仅是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主张的充分表达吗?
  对民主集中制中“民主”的误解和误导之一: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我认为,这种阐释有一定的合理性,字面意义也是积极的。但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由于这种阐释过于狭窄,在实践中对其理解和执行又是片面的,过去曾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造成过极大危害,现在仍在严重影响和危害着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
  首先说它不够全面的问题。众所周知,民主集中制不仅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而且也是我们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机关的高度民主和国家行政机关的高度集权充分贯彻和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权力机关的高度民主,确保了它所制定的法律、政策的公平与正义;行政机关的高度集权确保了法律、政策贯彻执行中的责任和效率。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毛**把这种体制称作民主集中制政治体制。而前述的阐释显然没有涵盖和揭示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在国家政权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所以说它是不全面的。
  其次说它不够准确的问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宪法和党章的法规上说,民主集中制的民主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 领导权或管理权均由自下而上的选举产生;2. 决定重大问题时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和方式办事;3. 选举人有权弹劾罢免领导者。这三个方面是民主集中制“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集体领导的具体表现和标志。而前述关于民主集中制“民主”的阐释显然过于原则和抽象。党员和群众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固然可以说是民主,但这仅仅是领导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的民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如果把开会讨论问题允许代表、委员充分表达意愿和主张当作民主,将“一把手”拍板决策作为集中,把两者相加等同于民主集中制,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其错误在于它把民主的某些外在表现形式混同于和等同于了民主集中制民主的内在实质,从而把民主集中制引入了误区。
  再次说它的危害与影响。把党员和群众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等同于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把民主的形式混同和等同于民主集中制民主的实质,根源于有些同志把毛**的“民主其实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的思想观点片面化了。这种思想和观点曾给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造成过严重的伤害。“文化大革命”是用广泛民主的形式掩盖高度集权的实质的典型例证,是民主手段论导致的严重恶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大革命”被彻底否定了,但民主手段论的思想观念却未得到应予的清理。时至今日,在各级党委和人大的领导工作中,家长制作风仍盛行不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民主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吗?
  对民主集中制中“民主”的误解和误导之二: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集思广益,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我认为,这种思想观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把它作为民主集中制民主的主要功能和目的甚至是唯一功能和目的则大有问题。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分析,民主集中制“民主”的主要功能和目的不应是集思广益。一般来说,民主的功能和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集思广益,集中群众的智慧。即指领导者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集中起群众的智慧和经验,然后选择“正确”意见做出决定;二是利益协调,平衡人群间的关系。即指领导集体中各个方面、各种利益群体的代表在一起,就有关问题进行自由、平等的讨论和协商,然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和方式做出决定。集思广益方法与利益协调机制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他们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而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差别在于,两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完全不同,前者追求和强调的是决策结果的正确,后者追求和强调的是决策结果的公平;前者属于认识论哲学的范畴,后者则属政治学、社会学的范畴。显然,民主集中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其主要功能和目的应当是后者,而不能是前者;主要应当是协调和平衡利益的制度机制,而不能仅仅把它当作集思广益的渠道和方法。
  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人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无差别。“我不赞成你的意见,但我绝对尊重你的权利。”这便是平等、自由和民主。因此,各个代表、各代表团在人大会议上反映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利益群体的意愿和意见,就没有对错之说,就不受法律的追究。
  理论和规则虽明白无误,但实践往往与之相距甚远。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党内产生和存在的不同意见不是以平等讨论多数决定的方法解决之,而是以权力论是非,谁拥有绝对的权力谁就拥有绝对的真理,一个人的思想代替了所有人的思考。对不同意见者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关押批斗。权力与真理结合,使特权取代了平等,专制取代了民主。这是历史的教训。在现实生活中,此类性质的问题仍不鲜见。实践中这些问题的产生和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主”内涵和实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为此,我们应从思想上理论上切实弄清说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把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更好地健全完善起来,真正地贯彻落实下去,才能使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不以领导者思想意志的转变而转变。(韩光宇/**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3 12:42:25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先生又创造出新名词了,什么是“三总代表”?先给个定义呗,之后你在“克服”行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3 12:42:28 | 只看该作者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信息点。

南山既是一个台海环球注册的网友,也是一个深圳南山的党员,从公民的角度来讲,

我们每一个切谏的语言和每一个具体的行动,都要合法和爱国。

合法,说到底是对实际社会生活有选择性的受制度约束的表述。

首先,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的实际状况相吻合;

其次,他的信息是通过合法的渠道来表述的;网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受宪法保护的一种交流思想活动和社会观点看法和建议批评的民治法制平台和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再次,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有两面性,我们每个人看问题也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信息的处理就是对各种不同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凡切中时弊,勇于谏诤者,惟有疏通言路,宽待直言真像者,“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最后,谁在传递信息,谁在接受信息。当中谁在阻断正常的信息传递呢!那就是负责收集信息的各级主管。堂上击鼓,声闻于天,以避免主管官员扣押和推延,避免当中对敢言匡政者做手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好了,南山说到这里,信息渠道的现实问题已经接近显山露水了。

南山下情上达,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出了问题,问题不在中下级的信息网络系统,而在于树形金字塔的塔尖上出了严重问题。

试问,这样情况下,南山应该怎么办!?

一种是,因噎废食。

一种是,另辟蹊径。

一种是,八仙过海。

一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知谁还有什么渠道,能够直达胡温和三总代表。

“您即便不赞成我的意见,但我绝对尊重你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3 12:42:32 | 只看该作者
水平有限、漏洞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12:42:36 | 只看该作者
你说了这么一大堆,也没说出来什么是“三总代表”啊?不知道吧?既然不知道“三总代表”是什么你克服个啥?
来论坛上交流是要亮明自己的观点,把话说清楚的,你总说的含糊其辞,似是而非怎么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0: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