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两岸“正视现实”与“搁置争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0:5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两岸“正视现实”与“搁置争议”
论两岸“正视现实”与“搁置争议”

作者:肖永国

    自2008年5月马英九代表中国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主权以来,两岸借助2005年“胡连会”达成的政治共识和两岸愿景,实现了诸多两岸突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两岸最高政治领导人在多种场合向对岸表述的“箴言”。

    “箴言”典自《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曾运乾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 。“箴言”的《**》解释为“规谏劝戒之言”。所以,如果把两岸领导人的“箴言”当作是向对岸做出的“规谏劝戒之言”,并无不可。

    两岸一年来,通过两岸向对岸表述“箴言”的变化,可以清楚的看到两岸分歧与共识的政治并存。

    1、2008年5月“胡连会”三周年之际,胡Jintao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首次提出两岸政策的“箴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2、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在就职演说时,首次公开回应胡Jintao的“箴言”: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

    3、2008年11月7日马英九见陈云林时,再次回应胡Jintao的“求同存异”提出:正视现实,互不否认,为民兴利,两岸和平;

    4、2009年7月26日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记者会上,首次回应胡Jintao的“建立互信”时提出: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

    时间就像一条河,只有流过才知道河流的方向。两岸关系的发展也是如此:两岸关系只有历经跌宕起伏的政治发展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好的认知政治人物及其政治思路。

    一、马英九的“正视现实”的政治思路与政治方向;

    很显然,随着两岸关系发展,马英九通过向大陆抛出的”政治箴言”,清楚揭示了马英九的基本政治思路就是:无论大陆提出的“建立互信”或者“求同存异”,马英九执政当局都始终坚持中国大陆必须以“正视现实”为前提,否则两岸之间是没有政治互信或政治协商可言。进一步地说,“两岸无政治互信或政治协商”就意味着两岸将延续政治对抗的政治思维或政治对立的政治状态。换句话说,在两岸发展经贸文化关系的同时,马英九执政当局会持续性的设置两岸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屏障或障碍。简单地讲,两岸一年来,马英九的基本想法就是:“要经济好处”与“抛政治障碍”,一个都不能少。

    那么,马英九“正视现实”的方向又是什么呢?

    马英九在“箴言”中同样表述的很清楚,就是从“互不否认”到“政治认同”。即,大陆即便现在无法做到政治承认“+++国”,但是也应该不否认“+++国”的政治存在,从而便于在未来两岸条件成熟时,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政治认同“+++国”。

    如果大陆民众对“互不否认”仍然不清楚,可以讲的更具体一些:马英九希望在两岸“互不否认”的政治状态下,以“+++国”的名义进入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而不是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如此一来,马英九就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默认下以“+++国总统”的身份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活动。在两岸未来条件成熟时,两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的政治身份完成政治协商或谈判后,在一定政治条件下,“+++国”以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主权国家的政治身份进入国际组织,最终完成中国的政治统一。

    中国大陆如果对马英九主张的“互不否认”和“政治承认”做进一步的分析,马英九向中国大陆能开出的最大“政治条件”就是:“+++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代表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国”是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合法国家。

    对于马英九几次三番强调的“正视现实”,事实上,并不在于中国大陆是否认可,而在于马英九提出的“现实”是否真正反映两岸内外的“现实”。在两岸一年多的关系发展中,只要台湾方面提出不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合情合理的各种要求,中国大陆都会极力满足。对于中国大陆希望解决“两岸问题”的政治诚意,即便是马英九执政当局也是承认的。

    那么,马英九提出的“现实”是否真正反映两岸内外的“现实”呢?

    二、台当局需要正视的“现实”是什么?

    自1949年中国因内战造成两岸政治***形成相互否认的两个政治实体以来,基于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政治坚持,60年来两岸的主权和领土始终是完整和统一的状态。由此可见,在本质上,“两岸问题”或“台湾问题”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的问题,是中国的内部问题。

    两岸经历60年的沧海变化后,两岸内外形成了三个层面的政治现实:

    (一)“+++国”在台湾岛内的政治现实;

    尽管自1949年10月1日“+++国”已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代替,但是,“+++国”做为旧中国的政权仍然在台湾政治存续。在两岸经过60年的政治变化后,特别是“+++国”被台湾本土化政治运动操纵后,已经“面目全非”、“物是人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台湾岛内仍然保留着维护“一个中国”的“+++国”的宪政体制;

    2、在台湾岛内存在“+++国”体制外产生而体制内发展的违背“台湾宪政”的主张“台独”的政治势力;

    3、受台湾内外形势的影响,无论台湾执政当局、执政党还是台湾在野党,台湾上下对“一中宪政”缺乏基本的政治尊重和严格执行;

    4、在台湾各种政治势力的操纵下,无论是“+++国”还是“一中宪法”在台湾岛内的政治认同度均处于持续低迷的政治状态;

    5、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已经逐渐成为“对抗中国大陆”和“制造中国主权和领土***事实”的政治幌子;

    6、台湾岛内有近40%的台湾民众政治上不认同或反对“+++国”;

    (二)“+++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现实;

    “+++国”曾经是国际社会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但是,基于中国内战,在“+++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政治唾弃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国”成为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而“+++国”在国际社会处于逐渐趋于消亡的政治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或国际组织(超过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政治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

    2、国际上极少数的国家或国际组织(不超过23个国家)政治认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

    3、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中央人民政府的前提下,经两岸政治协商台当局政治认同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或国际活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政治反对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与“+++国”发展官方关系,但是不反对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与台当局以非“+++国”的名义发展经贸文化关系;

    (三)“两岸周边”的政治现实;

    基于两岸共同体认“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础上两岸长期的政治对立、仇视和隔绝,及台当局顽固长期执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两岸政策,造成国际***政治势力通过勾结岛内***中国的政治势力在“两岸周边”及台湾岛内对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蚕食,并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日渐形成***中国的政治势力“内外勾结”、“国际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台当局以“+++国”的方式对“两岸周边”的中国主权和领土丧失“事实管辖”,并一度认同“两岸周边”的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丧失;

    2、台湾执政当局以“+++国”的方式通过勾结国际政治势力的方式持续维持两岸政治***的局面并刻意阻挠中国大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并试图借助国际政治势力使两岸***的政治局面“稳定化”、“长期化”和“国际化”,进而制造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困难或政治障碍;

    3、台当局以“+++国”的方式一度宣称“两岸周边”的主权和领土不属于中国,从而为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制造政治难度;

    4、台当局以“+++国”政治领导人的名义串通国际政治势力危害中国及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5、台湾政治和社会以“***中国”、“***求荣”、“***求利”的政党、政治领导人比比皆是,并且受到台湾执政当局以“+++国”的方式的政治追捧和政治呼应;

    在以上的两岸内外的政治事实面前,如果台当局仍然以“+++国”的方式持续制造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的事实,并且还坚持中国大陆以政治认同“+++国”做为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提,那么,台当局将必然丧失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政治资格。

    三、两岸共同面对“政治现实”的唯一政治选择:搁置争议;

    由此可见,基于“+++国”在特定的两岸内外的环境和条件下,其政治存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中国大陆不顾基本的两岸内外现实对“+++国”做政治认同,只会导致两岸进一步扩大政治分歧或造成新的政治矛盾、冲突。这不利于两岸深入扩大共识和建立互信,也不利于两岸在发展全面的关系中自然而然的解决“两岸问题”。

    所以,在两岸特定的内外环境和条件下,两岸的任何一方以片面的“政治现实”做为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提,两岸显然都不会有政治交集。在当前特定的的两岸内外的环境和条件下,两岸共同面对完整的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只可能有一个政治选择:搁置争议。

    何谓“搁置”?

    在《**》中对“搁置”有两种解释:

    1、因条件不具备,把事情暂时闲置一旁,维持现状,不做进一步考虑;

    2、保持和维护既定事实,暂时放下或停止进行;

    因此,两岸“搁置争议”的政治内涵就在于:在两岸和平发展时期,两岸以尊重完整的两岸内外“政治现实”为基础,维持互不承认的政治现状,以中国及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保持国际社会“一个中国”的政治闭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及共同维护“同一个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关系,通过两岸戮力合作的方式做到“共攘外扰”和“携手内治”,创造条件自然而然的解决“+++国”的政治认同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两岸和平发展时期,基于马英九执政当局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所以,两岸不具备和平统一的环境条件,也自然没有条件通过两岸政治协商的途径对“+++国”做政治认同,马英九执政当局更不具备迫使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做为两岸开展政治协商前提的政治条件。

    因此,两岸“搁置争议”,无论对台湾还是大陆,就是在尊重两岸内外政治现实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工作,为两岸政治解决“+++国”的政治问题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1、两岸无条件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

    2、两岸应该各退一步,以适当的模式或名义务实开展两岸全方位的沟通、交流与交往,在尊重两岸内外政治现实的基础上,以实现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为当务之急;

    3、为台湾当局长远着想,应该在台湾政治和社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因为在台湾岛内普遍存在对“一中宪法”不尊重和不执行的环境条件下,如果马英九执政当局继续逼迫中国大陆以政治认同“+++国”做为两岸开展政治协商的前提,只会更加恶化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

    4、两岸应顺应两岸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开展执政合作,提高各自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为两岸和平发展及和平统一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5、两岸应联合扩大国际共同利益和化解国际共同威胁,为两岸关系实现“质变”创造机遇和条件;

    综上所述,求解“两岸问题”或“台湾问题”,如果比做我们做数学题,“先易后难”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完整的掌握两岸内外的现实环境和条件应该是两岸任何一方做出科学政治决策的政治前提和基础。当然,这也是获得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领导权必须的基本政治条件。

    由此,两岸在“正视现实”或“搁置争议”的过程中,两岸政治领导人的政治高低、上下就一目了然了。

附件
论两岸“正视现实”与“搁置争议”.doc (46 KB)
2009-8-2 11:19, 下载次数: 7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0:51:46 | 只看该作者
写了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0:51:4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3 10:51:5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老肖你每篇文章都那么长呢?? ```写一篇文章您大概要花多久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3 10:51:5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当局要的“正视现实”就是要祖国大陆正视在台湾的+++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3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正视现实。。。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中国。。。以后通过谈判。。。在确定如何完善中国的代表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3 10:52:03 | 只看该作者
“正视现实”是台当局与中央谈判的筹码,“搁置争议”是要价。台湾当局拿着中国领土在和中央讨价还价做生意呢?!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3 10:52:07 | 只看该作者
您辛苦了,谢谢指教!
以前,我太幼稚了,觉得您的文章太枯燥了,而且也太长;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您老的文章了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3 10:52:11 | 只看该作者
换句话说,在两岸和平发展时期,基于马英九执政当局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所以,两岸不具备和平统一的环境条件,也自然没有大陆单方面对“+++国”做政治认同的可能,马英九执政当局更不具备迫使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做为两岸开展政治协商前提的政治条件。因此,两岸恪守“一个中国”,以维持和发展两岸内外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在两岸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创造适宜的条件下,推进两岸政治协商是解决“+++国”等政治问题的唯一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10:52:15 | 只看该作者
"正视现实是台湾要求独立的另类说法;"搁置争议"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2: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