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同文,传媒互通----大陆在两岸文化交流中不要露怯
马19提出“识正书简”和“共同出版中华大辞典”,我们觉得这总统做的太细枝末节了,一是以政治干预民间文化事务,二是又象网民向政府献策一样卑躬屈膝。
在“识正书简”问题上,这个也有好处,抓住了文化的主动,抓了要点,占了上位。在大陆来说,官方一直未表态,毕竟这个官方也不好走回头路,也不想插手民间争论。
其实,我觉得马19这个倡议的确是对两岸文化交流文化一体化有利的,也对文化复兴倡导华文有帮助的。
虽然马19事后救火说“识正书简”只针对大陆,其实也是对台湾思维的刷新,毕竟正体字书写教育都比较困难,“识正书简”的提出,会打破台湾对简体字歧视思维,令社会享受简体字书写的便利。
之于大陆,“识正书简”也是刷新繁体字歧视的举措。我们读书的时候,曾经发起过“揭发”街头繁体字的活动,把繁体字当作错误的行为,我们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用自己传统文字表述博大精深的文化是错误的呢?
正如马19提倡的“识正书简”,正体字的确有广泛的应用需要,既是实用需要,也是倡导我们的文化价值,推动文化复兴的举措。既然是台湾官方的倡导,大陆官方也不怕回应,倡导“合适应用整体字,推动两岸同文同心”。
至少我觉得大陆有几方面是需要繁体字的。一、对港澳台地区和华人世界,官方应该使用繁体字;二、古文文献资料和汉语文言文教育出版,要使用繁体字;三、中文文字艺术,要推广使用繁体字;四、容易产生歧义的重要文书,要采用繁体字;五、要提高繁体字的地位,繁体字同样为标准官方字体,与简体字同等地位,根据不同场合需要而采用。
其实“识正书简”与否完全是民间社会的自由,但大陆政府也应该高调回应,避免被动。
我们要明白,两岸关系发展,要步步为营,步步深入,从眼神默默到牵手同进,到深入浅出到高潮,是需要过程的。这个高潮就是两岸政治和解,达成政治协议,而之前的经贸文化交流都是在推波助澜,这个我们要学会互动相互放电,抓住主动积极诱导。千万不要把对方发的球以为是挑衅是增加枝节。
所以,“识正书简”我们要做,“共同出版中华大辞典”我们也要做。而且我们要进一步提出“两岸同心同文”,发起一个两岸同文运动,做大同文化的文章,还要把文化交流看作为两岸心灵沟通,强调两岸是“同血同缘,同源同脉,同文一体”的。
另外,大陆也要思维开放,别老抱着“亡我之心不死”的避世委琐心态,我们要主动提倡两岸“传媒互通”,逐步媒体相互开放。既然是文化交流,就不仅是官老爷的事,关键还是靠两岸人民,相互开放才能增加认识、增加互信。开放了会死吗?没那么孱弱,为什么大陆看见别人的批评就要诚惶诚恐呢?为什么连个电视报刊都要讳莫如深呢?是心虚还是怯懦呢?
做人要自信,六十岁的大国政权更需要自信。
傅先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