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台湾终止发行《中国日报》的政治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22: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台湾终止发行《中国日报》的政治启示
论台湾官方终止发行香港版《中国日报》的政治启示

作者:肖永国

   2009年7月1日,台当局“新闻局”以接到台北市议员举报香港版《CHINA DAILY》(中国日报)“涉嫌宣传统战”,做出终止《中国日报》在台发行的行政决定。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中国大陆认真思考。希望能够以此为起点,切实转变和提高对台工作。

    一、中国大陆对台湾主管部门做出终止发行《中国日报》的行政决定的政治反思;

    台湾有关部门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据台湾相关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议原本没有什么值得中国大陆政治反思的,因为这是台湾主管机关依法行政的一部分,中国大陆应该予以理解。但是,台湾主管部门此次对《中国日报》做出的终止发行的行政决定确实值得中国大陆政治反思:

    1、台湾行政部门处理《中国日报》的起因是2009年3月台湾民进党台北议员以“涉嫌统战”为由向台北警方做检举;

    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质疑:

    (1)台北议员举报的所谓“涉嫌统战”的内容依据是什么?

    因为依据台湾相关法律,维护两岸统一是台湾宪政体制的主张内容。更何况,在台湾执政当局废除“党禁”和“报禁”后,出版物涉及的政治问题已经从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何来的出版物内容的“政治违法禁忌”的问题呢?所以,该市议员提出的所谓“违法内容”,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2)台北议员举报的所谓“涉嫌统战”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依据台湾的相关法律,台湾不存在政治言论性质的犯罪。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政治言论已经从属于不受法律约束的范畴。假如政治言论涉及人身侮辱等问题,也并不属于因政治言论而违法的范畴。所以,以“涉嫌统战”为法律依据做行政决议“太超过了”。

    (3)台北议员举报的所谓“涉嫌统战”的行政程序是什么?

    如果台北市议员向台北警方作出举报,应当由台北警方转交台北市新闻主管机构,如果确有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再转交审批机构处理。假如按照台湾的行政处理程序,那就意味着台北新闻主管部门已经做出违法事实和违法依据的行政认定后才上报给台湾“新闻局”的。可是并没有台北新闻部门的审查意见,台湾“新闻局”就迫不及待的以“莫须有”的罪名做出行政决议。这让两岸民众很讶异。

    2、台湾行政部门以“莫须有”的罪名快速对《中国日报》做出行政决议,有哪些值得政治思考的地方?

    (1)台湾政府部门迫于市议员的压力枉法行政并非“空穴来风”;

    (2)台湾社会的敌视或对抗中国大陆的政治思维根深蒂固;

    (3)在台湾涉及中国大陆的产品、报刊及人员被蓄意政治化彰显出台湾敌视大陆的社会环境,中国大陆必须要关注;

    (4)以对抗与政治无关的“大陆符号“将会是台湾民进党成员彰显“爱台湾”的一种社会现象;

    (5)中国大陆赴台投资、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必须考虑台湾特定的社会成本问题;

    二、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要尽快明确;

    自2008年两岸恢复协商以来,在两岸共同确立的和平发展时期,发展两岸关系的目标仅仅是建立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并不涉及“统独”。如果从政治角度而言,仅仅是消除两岸政治敌对状态的经济和社会的准备。对于这一点,无论中国大陆还是台湾,都应该有更加深入的两岸表述。

    建立正常化的两岸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赴对岸投资人员及组织要遵守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

    2、确立赴对岸投资或经营人员及组织的法律地位;

    3、依法保障赴对岸投资或经营人员及组织的合法权益;

    4、实现赴对岸投资或经营的人员、组织及产品、服务的无歧视化;

    三、中国大陆赴台组织及人员的法律保障问题;

    随着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不断深入,要关注大陆赴台组织及人员的法律保障问题。要获得台湾地区相关法律保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  要学习台湾地区的各项法律法规;

    2、  中国大陆应该以行业协会或其他方式及时赴台组织和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3、  尽快熟练使用台湾地区的社会服务体系;

    4、  中国大陆主管部门与赴台组织和人员要建立信息通报机制;

    5、  两岸设立专业机构为赴台组织和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6、  要求赴台组织及人员遵守台湾地区的法律法规;

    7、  赴台组织及人员要及时在台湾法定机构办理登记和注册;

    8、  设立紧急情况大陆驻台联系机构;

    四、中国大陆要充分利用台湾政治和社会体系为赴台组织及人员做好服务;

    台湾是“社会族群对立”、“政党政治冲突”及“行政能力有限”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这就意味着,台湾地区的政府职能是有限的,不同于中国大陆的“事事都管”。 “小政府、大社会”就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职能不大可能有当地的政府提供,主要都是由所在地区的组织机构提供。因此,大陆赴台组织及人员要尽快熟悉台湾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了解和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常识,不要参加与维护自身权益无关的台湾政治事务或政治活动。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台湾的政治机构、政党及社会组织在赴台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提供适合大陆组织及人员需要的社会服务。由于台湾的政党是社会性质的团体,大陆可以有选择的组织一些台湾政党或社会组织为赴台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或者为赴台的大陆组织及人员指定或推荐社会服务机构,尽量降低大陆组织及民众赴台投资或运营的社会成本。

    五、大陆赴台投资或经营涉及问题的分类处理;

    在两岸努力实现正常化的经贸文化及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分为四类:

    1、“蜀犬吠日”型:即原本很正常的两岸交流与交往,因为两岸长期的隔绝于对立,所以让一些台湾政治人士所利用。张铭清事件就是如此。只有两岸交流和交往的层次越来越高,大家的偶习以为常,哪些持不同政治见解的“绿犬”自然就不嚷嚷了。当然,《中国日报》被莫名其妙的停止发行也是属于此类问题。

    2、“杯弓蛇影”型:两岸隔绝60年,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台湾方面习惯于用敌对或对抗的思维理解中国大陆,造成“杯弓蛇影”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游客被当做窥视台湾军方的间*被抓的事件。该事件用“脚丫子”也可以得出不可能是间*事件的结论,可是,一旦被“台湾绿色媒体”无限上纲上线,就被人为制造成了间*事件。

    3、“河蚌相争”型:这主要表现在两岸经济存在重构性,短期内容易造成竞争。解决之道就是增强两岸经济合作的同时,中国大陆开发大陆市场给台湾,同时两岸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这样就将相互竞争的关系转变为“共利结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4、“政治无解”型:两岸的本质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所以两岸的政治无解其实表现的是两岸要积极应对两岸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危机和现实困境,台湾不能把敌视的双眼总是盯住大陆而忽视“周边”的“政治窃贼”侵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因此,不存在两岸的无解,而存在台湾执政当局固步自封,缺乏与时俱进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说到底,还是对中国大陆敌视或对抗的政治思维在作怪。

    六、中国大陆要习惯于将政治和社会事务分开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中国大陆避免社会问题政治化;

    为了更好的服务赴台的大陆组织和人员,中国大陆在台湾注册专业机构无需有太多的政治考量。不见得为大陆组织及民众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或机构还要通过“两会模式”协商解决。让从属于社会的问题回归社会组织提供,从属于两岸政治事项的问题,按照两岸的政治议题的途径协商解决。所以,凡是为大陆赴台组织及人员提供服务的机构一律在台湾当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注册登记,并在运行中按照台湾法律法规运行或运营。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也要充分组织和动员台湾的社会组织做好赴台的大陆组织及人员的服务工作。

    台湾地区是典型的商业化运作的社会模式。既有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也有社会化的组织机构。为了给赴台投资资源提供好的社会服务,有选择的启用台湾社会组织,不仅能密切两岸的社会联系、增加台湾的就业,另一方面也能为赴台大陆组织及民众提供周到、详细的服务。在这一点上,不要有太多的政治避讳。为了更好的持久为大陆赴台组织和人员提供服务,中国大陆也可以有序的介入台湾新闻媒体、教育文化机构、专业服务组织等。只要一切遵循台湾当地的法律法规,就没有必要“畏首畏尾”。

    综合上所述,两岸的问题不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关键是两岸要动起来、谈起来,多接触、多交流、多合作,在实践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才是两岸的发展道路,而不能自以为是,抱着某种意识形态或对立思维不放手,那必然会贻误两岸共同发展的时机。


++++++++++++++++++++++++++++++++++++++++++++++++++++++++++++++++++++++++++++++++++++++++++++++++++++++++++++++++++++++++++++++++++++++++++++++++++++++++++++++++++++++++++++++++++++++++++++++++++++++++++++++++++

附件:《台官方认定《中国日报》涉及统战问题 下令终止发行》



台官方认定《中国日报》涉及统战问题 下令终止发行
  
2009年07月01日 11:10    来源:中新网
《CHINA DAILY》(中国日报)
  中新网7月1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发行的英文报纸《CHINA DAILY》(中国日报)香港版,一度获准在台湾发行至6月底,台当局“新闻局”日前召开审查会,确认该报内容违反“不得从事统战”规定,已于5月下旬终止《中国日报》在台发行,该报提前“下市”。
  但进口《中国日报》来台发行的台湾代理商对这项决定有异议,已向“新闻局”提出行政诉愿。该报香港版编委苏强则表示,台湾的决定是没有道理的,也没有事实根据。他说,台湾当局的有关决定和现在两岸关系良好的背景不协调,也不利于两岸交流,他希望台湾当局以两岸交流的大局出发,收回这一决定。
  台当局高层强调,两岸交流仍会秉持“依法、对等”原则,《中国日报》是因被检举内容有违法问题,“新闻局”依规定处理,纯属个案。官员也解释,申请时的条件都符合规定,事后发现内容有问题,随即采取明快的处置措施。
  据悉,台“新闻局”去年7月核准让香港版的《中国日报》在台发行至今年6月底;该报每天在台的发行量约1000份,多采免费赠阅方式,发送到大学、学术单位或政府机关。三月间民进党北市议员以涉及“统战问题”为由,向警方检举。


附件
评台湾官方终止发行香港版.doc (64 KB)
2009-7-1 21:46, 下载次数: 12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22:23:40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多的事例,支持我的观点。 台湾从官方到民间就是“反统”。 请大陆不要在傻傻地等了(一边送钱)。 请主动采取措促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22:23:43 | 只看该作者
官方新华统一论坛改名了,随了某些人的意改成两岸去掉统一.呵呵呵,真天真的很呐,以为改了名字就没有问题了.如果改了名字问题就没有了,那何不改国名呢.嘿嘿~~.再对比台湾以搞统战为名拒绝中国日报.这真有些可悲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22:23:49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国大陆不想积极促统,主要考虑两岸关系的根基还不牢固,促统太早,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22:23:54 | 只看该作者
抓猴子的故事与两岸统一的关系


给这位支持统一的朋友讲一个故事吧。

非洲有一种猴子特别难抓住,无论使用什么手法,如,枪、下陷阱、给诱饵等等,猴子都能识破一样,就是抓不住。而且,这种猴子都是成群的,很机警,稍有危险就四处逃散了。

但是这个猴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吃花生。

于是,一个专业捉猴子的“老手”很快捉到了这种猴子。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找一个瓶口很小的瓶子,把花生放进去。在瓶子的另一端系上绳子。就等着猴子“上门”。

猴子和机警,派了一只猴子来,这只猴子很快从瓶子里把花生掏出来吃了。于是其他猴子看到没有危险,都纷纷下来从瓶子里掏花生吃。

看到有一群猴子都在不同的瓶子里吃花生时,老猎人拿起枪,不断向空中放枪,吓的猴子拼命的抓紧花生想脱逃。

可是猴子忘了:一旦抓紧花生,手就变成了“拳头”,自然就出不来瓶口了。可是越紧张,手握的越紧。于是,就被猎人一个个抓住了。

台湾是很精明。但是,台湾不是政治社会,而是商业社会。这就是台湾最大的特点。

其次,台湾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格局,意味着政府本质上要随着工商企业主的经济指挥棒转,能发挥,但是不能离的太远。

由此,中国大陆就发现了“台湾猴子”的最大特点,也是两岸必然统一的特点。

你猜到了吗?

如果你猜到了,那么我也猜到了;如果你没有猜到,那么我也没有猜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22:23:5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政治信号,绝不是单纯台北市的问题,这是马的操弄,未来两岸国共平台的命运可以预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22:24:03 | 只看该作者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出现点状况是正常的,一切都按我们的意志办,那才叫不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22:24:07 | 只看该作者
马当局明目张胆去中国化就是要正大光明地搞台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22:24:12 | 只看该作者
都三通了,以后对台湾的影响总归会越来越大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22:24: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分析的很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8:5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