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陆的民间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16:0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在经济为先的指导思想下两岸的国共平台交流将会逐渐地转向民间交流,中央有关部门也力推两岸的交流将由民间推展,以民间的力量经由国共平台打开的两岸关系的大门将两岸关系向社会的纵深推展.在厦门举办的海峡论坛大会,台湾那边的民间组织强强滚的开到厦门,但是,在大陆这边,我们的民间组织在哪里?大陆的对台官方组织多的是,民间组织就没有了,与台湾的民间组织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颜清标的大甲镇什么宫就可以组团与会,而在大陆的闽南文化区却没有一个什么组织参加.差距摆在那.
  两岸的民间交流如何定位?这是当前对台工作的重要问题,老共是无神论者,对两岸的宗教与民俗交流不积极,将宗教与民俗交流归并为民俗旅游.在闽南文化区民俗与宗教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无神论者是不可能回避的,对台民间交流首当其冲的就是宗教与民俗!
  两岸关系问题的民间研究组织基本上是空白,台湾那边民间学术机构多的是,这个那个基金会,大陆这边都是官方的.中央力推的民间交流现在是有口号,没有交流的实体,在闽南文化区大陆这边要组织到台湾去的民俗组织根本就不可能,没钱.宗教组织赴台更不可能,无神论者不感兴趣.
  两岸的民间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现在中央的舆论导向已经很清楚了,接下来的是政策配套,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民间组织,这是事关两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有关部门应该谋大局布大阵,与时俱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16:01:09 | 只看该作者
拜讀了!

民間組織需要自發性的成立,也只有如此才能有源源活力。

請參考我在另一樓的回覆貼文~

我想,癥結在於"是否親身經歷過"。

中國國民黨以往的本質是列寧式政黨,在蔣家父子執政時代,一切聽政府的,那時,社會一片祥和,到了蔣經國執政後期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於是美麗島事件發生了,到了李登輝執政時,台獨運動成了常態,這時,民間就傳出了一種聲音~ 這麼亂,還不如以前好! ~。

20年過去了,今天回顧以往,人們還是要選擇現在的方式而不願再回到從前表面一片祥和的社會,為何?關鍵就在於~個人的價值~。

經濟競爭的時代,民間的活力無窮,各行各業都是各顯神通推奇求勝,這時,政策就趕不上社會的需求,經濟發展就被政策延滯了,於是政策不得不被民間需求而做修正,舉個例子:以往台灣進口貨是~正面列表~,意思是說:我列出來的,你可以進口,沒列出來的,就不可以;而現在已經逐步朝~負面列表~修正中,也就是說,政府列出禁止進口項目,沒列出的都可以進口。

這就是政策被民意推著跑的結果。其實這種現象目前在台灣還在發生中,如:投資12吋晶圓在大陸設廠案,仍被政策綁住動彈不得,此政策已使得台灣晶圓廠的優勢逐漸喪失中,這也就是意味著,政策再不修正的話,晶圓業在台將日趨沒落,與晶圓業相關的上下游工廠也將被影響,結果將是社會增加大量失業英才。

由此,你就可看出社會需求(民意)先行與政策主導的優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16:01:13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在台海拜读过您的大作。对先生的见识和思想也很是钦佩!作为个人,说说我的想法:两岸的民间交流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以后的两岸民间交流相信也会更多,更深!但在当前,如果刻意的拉扯一帮民间团体,对于两岸目前状况而言,有可能会招自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泛政治化团体,而脱离了民间团体的本身涵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两岸交流更进一步加深,两岸的民间团体也会摆脱很多的纠葛和麻烦!所以我的看法是顺其就会自然,水到才能渠成!观点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望先生多多赐教!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16:01:20 | 只看该作者
望先生,台湾的民间团体是登记制,大陆是审批制,登记制的主动权在团体,审批制的主动权在政府,民间团体自己要申请审批是很难的,没有政府的推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央给了政策还不行,还要负责打造一批对台工作需要的民间团体. 阿修罗先生,您有这样的看法,您也不是群众了,有深度.两岸民间的交流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这应该指的是政府预算下的民间组织,我所建议的是纯民间组织,主要定位在民俗文化与学术研究.民间组织泛政治化,被境外组织打造为代言人,这些都是有过惨痛教训的,现在就还有这样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重视.民间组织的水到渠成,登记制是可能的,审批制度下水到渠不成.两位先生的看法是没有看到登记制与审批制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16:01:24 | 只看该作者
~ 台湾的民间团体是登记制 ~

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民間團體也可以不用登記的.

如果為了公信力(如 基金會 xx文化社團  xx研究社等等)為了募款,為了得到政府補助款,為了得到其他單位的配合協助等等,是會去登記,也需要去登記的.

還有很多社團跟本就不需要登記,如 xx股友社  xx登山會  xx愛樂會等等,只要不違法,愛怎麼玩都可以.我就推動了成立了幾個聯誼會,沒去登記,也不需要登記,照樣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16:01: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张先生的!是我比较狭义的理解您所建议民间组织。定位在民俗文化与学术研究的纯民间组织确实是一个两岸加强沟通的有效渠道,也是很可行的方式。


我所提出的现状问题主要还是考虑在目前两岸政治还有民众方面还缺乏真正的互信。首先在政党之间与两岸政府之间目前也还缺少这个前提。一些双方都秘而不宣的障碍甚至是相互戒备的心理在现在还没有找到对应的方法。比方说上次广州一个企业的董事长在台军事区拍照事件引发的两岸争议和一些政府机构与民众反弹就是一个例证。所以我所理解的民间组织确实是有双方政府认可或授权的情况下所构成的。也才觉得有必要加以时日来完成这个初步磨合阶段。


另外本人确实只是个普通群众。是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一个私人企业的经营者。关心两岸问题也只是站在一个普通民众渴望两岸和平共生,共谋福祉的良好心愿而起。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16:01:3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陆的会少吗?这个协会,那个协会,但基本都与两岸无关,找个对口的还真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16:01:35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是乒乓球协会的。可怜发球都不标准。楼主的确有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16:01:39 | 只看该作者
大陆的民间在哪里?被戴表了,在****。

大陆的民间在哪里?被戴表了,在****。fficeffic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16:01:43 | 只看该作者
民間社團組織就是民間組織,跟政府一點邊都沾不上,否則極易成為政府的白手套而變了質。

例:台灣的民主基金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9:0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