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居于袁世凯称帝的合法程序抨击孙中山和蒋介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是袁世凯称帝的一些史实: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245765.html 1915年12月7日,北京及各省投票推戴一律告竣,上报参政院,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 12月11日上午9时,举行解决国体总开票。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当场杨度和孙毓筠提议说:“本院前由各省委托为总代表,尤应以总代表名义恭上推戴书。”秘书长拿出准备好的推戴书当众朗读,要求袁世凯“俯顺舆情,登大宝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经纶六合”。参政全体起立,一致通过。11点半,在欢呼声中散会。 当天中午,袁世凯接到推戴书,立即发回,并申令“另行推戴”。他首先表示:“查约法内载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惟推戴一举,无任惶骇。本大总统从政垂三十年,……上无裨于国计,下无济于生民,追怀故君,已多惭疚,今若骤跻大位,于心何安?此于道德不能无惭者也。制治保邦,首重大信。民国初建,本大总统曾向参议院宣誓,愿竭力发扬共和,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誉无可自解者也……望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等熟筹审虑,另行推戴,以固国基。” 下午5点,参政院再次开会,孙毓筠等提议说,此事既属全国一致,元首亦未便过拂舆情,理应由本院以总代表名义呈递第二次推戴书。众赞成。 秘书厅仅用15分钟就拟成2600余字长文,参政院继续开会,众人对推戴书均无异议,乃于当晚进呈给袁。在这个推戴书里,称颂袁有经武、匡国、开化、靖难、定乱、交邻等六大“功烈”。文中说:“前此之宣誓,有发扬共和之愿言,此特民国元首循例之词,仅属当时就职仪文之一。当日之誓词根于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地位,根于民国之国体。国体实定于国民之意向,元首当视乎民意为从违。民意共和,则誓词随国体而有效;民意君宪,则誓词亦随国体力变迁。今日者,国民厌弃共和,趋向君宪,则是民意已改,国体已变,民国元首之地位已不复保存,民国元首之誓词当然消灭。凡此皆国民之所自为,固于皇帝渺不相涉者也。”固请袁世凯称帝。
12日一早,袁世凯申令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予之爱国,讵在人后?但亿兆推戴,责任重大,应如何厚利民生,应如何振兴国势,应如何刷新政治,跻进文明,种种措置,岂于薄德鲜能所克负荷!前次掬诚陈述,本非故为谦让,实因惴惕文萦,有不能自己者也。乃国民责备愈严,期望愈切,竟使子无以自解,并无可诿避。”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皇帝了。  ×××××× 清帝逊位书可是给袁世凯的,袁世凯为民国的建立也立下功劳的不是?从上述的事实来说,谁能说袁世凯称帝的程序〕不合法么? 可孙中山为什么执意要再次发动战争么?对了,蒋介石也标榜自己的北伐功勋的哦。至于可敬的蔡锷将军,我就不说了,不把他拖进这潭浑水了。 按照台湾人的说法,孙中山祸害国家的罪名可以成立了。蒋介石的北伐功勋也应该清零了,没究其祸国之罪已属宽大。 为了伪+++国的合法性,台湾人出卖了孙中山和蒋介石两个人,而蒋介石可是伪+++国的创立者哦,孙中山则是+++国的国父哦。这牺牲可大了去了,简直是没谱没边了。 我最喜欢跟台湾人和大陆右派(即所谓的民主分子)辩论的,无他,就是因为他们经常为支持一人而先出卖其人或他人,实在让人常有意外的惊喜收获,实在是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13:59:03 | 只看该作者
望蜀及有关台湾人不许再玩躲猫猫了。赶紧捍卫你们的伪+++国吧。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13:59:06 | 只看该作者
顶上来,正好是周末,台湾人也放假的不是?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0: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