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6-17 中国时报 【本报讯】
「人民的期待空前的高,连一点瑕疵都无法容忍!」马英九总统说明他决定参选党主席,是为了以党辅政,促成更有效的国政运作,他也不讳言,立委由于选区因素,会有些「必须的坚持」,这涉及利益资源分配,有时候没有绝对的是非。不要以为不沾锅的马英九准备与选举利益妥协了,没有!他在接受《天下》杂志专访时,直截了当说,「提名要象样点,当选不能贪污。」
马英九的谈话,显示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事实上,就在他宣布参选党主席前后,国民党县市长提名先后发生花莲县长选举提名,志在必得的立委傅昆萁中箭落马;云林县党部主委许舒博宣布退选并辞党职,事后传出许将接掌一○一董事长,廿四小时之后,人事立即生变,许舒博的父亲,曾任国民党组工会主任的许文志,还出面为子抱屈,要求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给个交代。马要挑战的,不只是年底县市长选举提名的「少数个案」,而是盘根错节、国民党在野八年都改不掉的利益交换和不够廉洁的本质。
许舒博的案例,只是冰山的一角。许文志质疑国民党任由派系操控,说的一点没错,许质疑的当然是包办云林大小选举的前县长张荣味家族,但是,许文志家族何尝不是派系呢?遑论现任云林县长苏治芬家族,经营多年也自成一派了。面对这样的地方生态,派系利益永远超越政党利益,马英九改变得了吗?说服得了张氏家族以全民利益为考量,不能选了立委又要县长,选了县长还要掌控议会吗?
把地方生态拉高放大,就是立法院生态。马英九自陈要扮演弥合缝隙的人,「扣紧螺丝有点松的府院党与立法院的连结。」国民党在立法院拥有绝对多数席次,议事质量却与民进党执政八年相去不远,马英九最在意的阳光法案,送进立法院在朝野协商中被打了折扣,没办法,不分蓝绿,没有哪个立委真心要阳光全面照进国会;马英九点单的九大优先法案,在他就职后的第二个会期,依旧被打了五折,只通过四个。
当年,挤著、贴著、靠著马英九辅选站台当选的蓝委们,没有人还会记得,马英九是用自己的清廉为他们的人品背书,如今,什么都不能吃,什么都吃不到,成为他们私下最大的抱怨,和马英九公交私谊都甚笃的行政院长刘兆玄,这点倒和马英九完全合拍,什么都给不了,连立委都懒得陪刘揆视察地方。马英九什么都不给吃,摆得平吗?
李登辉当年总统兼党主席,修宪取消了立法院对行政院长的同意权,就是因为立委行使同意权过程中,什么都能要,为了让阁揆顺利就任,还什么都得给;陈水扁自己当过立委,深谙个中之道,当了总统,就是在立法院行使考监院人事同意权的时候,从资源利诱到司法威胁,逐一摆平摸顺无党籍、甚至部分蓝营立委,让他尝足了权力原来就是资源分配之游戏,玩到最后,连金控人事都成了扁的政治任命,终至玩出收不了场的大弊案。
不搞资源分配的总统兼党主席,能协调什么?马英九自己举例,集游法争议,是他主张把许可制改成报备制,并找了社运人士拿掉处罚,结果呢?处罚拿掉了连续罚,还是要罚,最重要的,这个法案依旧无法顺利在立法院三读。国政运作,绝对不是在总统府开完协调会,或者经过中常会决议就算了的,所有的政策、法案、预算都要经过立法院,才能落实执行,才能成为「政绩」。
不兼党主席前,议事无力的立法院,还有国民党中央与党团挡著炮火,兼了党主席之后,府院党俱马英九之责,马英九要管的事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多,其中,愈是不该他管的事,愈是可能利益纠葛。
时间,等不了人,就任总统一年,马刘政府走过了摸索期,看到了问题,必须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马英九把自己当成解决问题的关键之钥,除了说服府院党**接受他的改革理念,以廉洁效能为核心,他还得真心学会聆听;聆听还不够,马自许是「共识型」领导,他也必须学会接受并推动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和他不同的意见,这样才有机会走出不同于威权政党时代的党政合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