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达三 :先用“识繁书简”统一“一国两家”
语言是精神存在的家,文字是文化的遗传密码。汉字的统一,亦即“书同文”,对于促进中国的历史连续、文化传承、民族认同以及国家统一等,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是之故,当台湾领导人马英九首度明确倡议海峡两岸就“识繁书简”(注:台湾媒体多称“识正书简”)达成协议,而大陆国台办也迅速予以积极回应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和解与统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简单地回顾下历史有助于体会马英九“识繁书简”倡议的重要性。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变成了良可痛惜的“一国两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陆激烈批判传统文化,而台湾则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大有“保台湾以存中国文化之统”的雄心壮志。21世纪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大陆幡然醒悟回归传统,但台湾却开始大搞“去中国化”,变成了“保大陆以存中国文化之统”。也就是说,近60年内,海峡两岸对待共同的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是平行线,民间文化交流虽然有之,但官方文化协商却是一种奢望。
形势的逆转发生在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领导人之后。马英九熟稔并尊重传统文化,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甚至是穿着长袍马褂公祭孔子和遥祭黄帝,此情可鉴,此意感人。特别是,马英九对已往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改弦更张,大力推进“再中国化”措施,为海峡两岸的政治互信和文化协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实属不易,值得赞赏。也就是说,海峡两岸对待共同的传统文化的态度,由过去的平行线变成了现在的交集线,成为促进官方文化协商的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作为台湾最高领导人,马英九提出“识繁书简”的倡议,迈出的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大步。须知,繁体字在台湾一向被称为“正体字”(注:正体字在古代相对于异体字或俗体字而言),并视之为“台湾是中国文化正统”的象征之一。难怪乎马英九此举被“绿营”批判为向大陆“献媚”和“投降”,甚至说是放弃了台湾的底线!事实上,早在2008年时,台湾民间就提出了诸如两岸共同进行“春节申遗”和“汉字申遗”等文化建议,但由于缺少官方协商机构和机制来推动,结果是不了了之——很难说大陆方面意识到了其中的文化意蕴。
认为简体字势不可挡而繁体字日渐式微,而且简体字在台湾也广为流行,所以马英九迫不得已提出“识繁书简”的看法,无疑是片面的。是的,简体字确实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也要看到,呼吁和推动繁体字复兴的文化运动正在蓬勃兴起。现在的问题是,不仅中国分成海峡两岸的“一国两家”,而且整个“文化中国”也***成了两家,一家是使用“繁体字”的台港澳地区以及为部分华人华侨,一家是使用“简体字”的大陆以及部分华人华侨,很不利于“文化中国”的重建和中华文明软实力的传播,反而容易造成文化资源的***与内耗。
此外,繁体字代表着传统中国文化,代表着一个长历史的大传统;简体字则代表着现代中国文化,代表着一个短历史的小传统。由于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很少识用繁体字,所以传统中国文化正在渐行渐远。由此出现了传统与现代脱节的文化现象,并造成了国人内在的文化焦虑和精神***。单纯地大呼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置由文字不同所造成的文化焦虑和精神***于不顾,断非明智之举。
所以,最好的途径是,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要视为“中国字”或“国字”(注:韩国20位前国务总理倡议把汉字和韩字一起并列为韩国的国字),都需要炎黄子孙的“了解之同情”与“温情和敬意”。具体的解决办法则是大力推进“识繁书简”,在字体上和文化上首先把“一国两家”和“文化中国”整合起来或统一起来。就此而言,马英九“识繁书简”的倡议,首先是一个文化上的倡议,但必能带来政治上的丰厚收益。
当然,并不排除马英九意欲用“识繁书简”提议来抢占两岸谈判与合作的主动权和制高点的可能性,因为近来因两岸实力失衡导致大陆在两岸谈判与交往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事实上,马英九上台后公祭孔子和遥祭黄帝等,以及连战、宋楚瑜、吴伯雄等人访问大陆时古礼祭祀祖先的做法,确实在亿万炎黄子孙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对大陆领导人无疑是个很大的压力。
仅就“识繁书简”建议而言,无疑也会给大陆带来很大压力,因为马英九的本意是:大陆书面体用繁体字,而手写体用简体字——台湾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手写体是个人自由。然而,要想让大陆所有的官方文件、报刊杂志、网络媒体、教育文化等全部使用繁体字,谈何容易!所以,国台办回应说可由专家学者讨论——恐怕很长时间内只能是讨论了!
不过,“识繁书简”已经成为学界和民间的基本共识。亦即是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单纯抱守简体字或繁体字,都已非人心所向和潮流所指。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处于大陆简体字和台港澳繁体字的文化夹缝中的新加坡,就曾经推行过“识繁书简”的运动。现在要做的是,通过两岸官方文化机构的协商和努力,将“识繁书简”法定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以此为基础促进“汉字文化圈”的扩大——如果两岸汉字都不能统一,还奢谈什么国际汉字统一呢?(注:中日韩学者一直就国际汉字统一问题进行学术讨论。)相信中国人是有这个智慧的!
北京奥运期间,中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口号,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现在,海峡两岸也应共同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即“同一个民族,同一种文化”,并在这一共识下谋求两岸的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不妨就先从“识繁书简”做起吧。毕竟,“书同文”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一个弥足珍贵的传统!
末了,请允许我再强调一下本文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即“一国两家”。很明显的是,“一中各表”和“一国两制”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一国两家”则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色彩。从增强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着手,是从根上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所以,马英九“识繁书简”的倡议和大陆国台办的积极回应,即使直接意图不在于统一“一国两家”,也有助于夯实日后统一“一国两家”的基础。
文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