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年代初,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北县的贡寮乡选址建台湾第四座核电厂,简称核四。当时全世界的环保运动高涨,台湾当局在李登辉主政初期正在推行民主改革,当时的台北县长是民进党的尤钦,在民进党的组织下以贡寮乡民为主的针对核四问题的抗争就持续不断。九十年代初,在国民党当局解严后民进党刚开始问政,没有什么政治本钱,就抓住[二二八,环保,核四]问题作问政重点。在九五年第三届立委选举后由于新党的突起国民党在立法院只占微弱多数,核四预算就被冻结了,核四问题的表面抗争告一段落。到了一九九八年,在第四届立委选举后由于新党的没落国民党占多数,立法院首个会期第一项议案就是为核四翻案,在2000年民进党当权后核四问题又被拿出来炒作一番,核四问题作为朝野抗争的重点问题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国民党力主要上,民进党要杀,随着朝野角色的转变,核四问题就一直的延续了下来。在台北县的选情方面,民进党就一直占着上风,核四问题左右了台北县的选情,从尤钦到苏贞昌保持了十几年.
九十年代初,由于民进党的参政与问政,台湾的环保问题制约了台湾电力工业,电力工业又制约了经济发展,也就是电力无法保证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能源支持,王永庆的台塑受到很大影响。一九九五年,三届立委首次会期的第一个法案就是冻结核斯预算,王永庆召开记者会痛批民进党为了政治斗争牺牲台湾经济。以核四为代表的电力建设项目备受杯葛,在这个状态下国民党当局出台了电力建设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电力工业,实际上也就是把矛盾转移给民间资本,环保争议由投资者自己解决。在此之前,台湾的电力工业是公营的台电一家在垄断经营。在这个政策支持下王永庆开始投资电力工业,投资了十台六十万的机组,在云林有一个,漳州有一个,还有一些记不起来了。现在王永庆的电力投资已经是台塑的金鸡母,好得不得了。一九九八年,四届立委会期时国民党在立法院占压倒性多数,首个法案就是为核四预算翻案,就是续建核四。王永庆又召开记者会指责国民党不该为核四翻案,在民间资本大举进军电力工业,主要是传统的火电状态下,现有的火电容量完全可以承担台湾的电力负荷,不必为核四翻案,这样,王永庆与国民党的政策就有距离了。国民党当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现在又为核四翻案是不对的,这一点从核四厂址的台北县选情可以看出,核四问题是国民党自己捡了一个很重的包袱背,又死抓着不放,最终还是经济冲击了政治。
阿扁选上台北市长靠的是运气,对手***,民进党长期守住台北县是得益于核四问题,现在台北市与台北县都是泛蓝的人,又是深蓝派.泛蓝主要的两大派就是深蓝与本土,本土派在尊李政策下与国民党中央形成团结共识,泛蓝在大台北地区的成功靠的是泛蓝的团结,不是哪个政党与个人的影响力。如果说国民党在大台北地区摆不平的话,那就不要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