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感于《南京与台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05:4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感于《南京与台北》
有感于《南京与台北》fficeffice" />
也许因为我基本算是南京人吧, 这篇文难得认真的看完了。
看完了文,心中的酸楚渐深,确不知如何去解。仅从文章来看,台湾民众国的意识很重。同为南京人,却有着相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心酸的同时又感到无垠的悲哀。
本文只是随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些乱,题也没拟。里面提到了些地域性问题请不要多做他想。
南京梦,南京梦。如梦幻泡影般,曾经的+++国首都南京。而对于我们来说,那只是1949年前的浮华。
南京,仍保留着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总统府、西康路、长江路,无不向我们诉说着这曾经的首府,以及他背后那段沉重的时代。
现在的南京已不是文中的那个梦。人们提起他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南京的包容,而不会是+++国首都。
走在南京的大街上,耳边混杂着的是来自不同区域的口音。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我几乎不说方言以至于直至大学毕业很多同学在听说我是本地人都是一脸的诧异。 众所周知,中国地广人多,地区与地区之间在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也使得地区主义或多或少的发挥着他的影响。很多同学都有这样评价过:“南京,是我到过的最不排外的城市。”听到这样的话,每每在欣慰的同时又止不住的悲哀。这纵然是离不开孙中山先生所赋予南京的博爱;离不开南京深厚文化底蕴的沉积。但还有一个因素——南京本土人少。屠光了迁,迁来了又走。
提到南京大屠杀,让人不禁想起那30万同胞的屈辱、血泪以及仇与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做着不同的诠释。而我自小便被动的接受了这一切。
小的时候,接触最多的老一辈是我的外公和外婆。外公是个老实人,话不多只是随着我的性子任我闹;外婆没有文化,有的时候和她沟通起来会很困难,自很少去交流什么。可每当我提到中日友好时,外婆那语无伦次的谩骂、近乎疯狂的拍着桌面的手以及家人的沉默,都让我茫然到无所适从。虽然我依稀知道日军侵华战争,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城上空会响起防空警报,“可日本不是战败了,也受了两颗原*子DAN的惩罚。而且中日不是已经建交了?现在不是中日友好嘛?学校里还常会有日本宾客来访呢,人都很好呢!日本坏的只是帝国主义法西斯!日本人民是善良的!”我每次都会小心翼翼的去外婆同争辩。因为老师是这样教的,新闻是这样报的,我坚信我没有错。而后,外婆就会用很难听很难听的话指责我,而我的母亲便会很难得的不做任何解释的让我闭嘴。即便委屈,也只得顺从。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说要带我去看电影,对于自小不爱出门只喜欢在家抱电视的我来说那次当然也不会乐意,但他很坚持。而后,那部电影里的一切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部电影的名字是《南京大屠杀》。这之后的某天,我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当年南京大屠杀时,外婆非常幸运的躲过了。至于具体情况,外婆不说,母亲也不知道。

我开始主动地去关注,去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于历史、现实以及各方面信息的接触越来越多,我渐渐能体会到曾经无法理解的外婆的感受;也渐渐不知从何开口去提那会另外婆歇斯底里名词。现在,家中这一代的长辈只有外婆一人了,而外婆也已经无法表达去她的意思,自是更不可能去问了。细算来,外婆是在那之后三年才出生的,得以幸运活下来的应该是我的太婆,外婆的感受想来是延自我的太婆,而今又被我所接收。

现在的我非常清楚地明白,这种感受便是“恨”,“恨之入骨”。偶尔会走在城墙根,想到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前人的血泪,回忆起影片中越发清晰的画面,以及外婆疯狂的形态,
便会不禁起忆这伴随着刻骨铭心直至浑身颤栗的恨。至于这部影片,我无法用文字来描述,也许无论何种言语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这是段得用心去看去体会的过去。

而对于日本,他那发达的科技、备受推崇的严谨作风以及矛盾的民族精神。该尊重的尊重,值得学习的学习,应鄙视的鄙视。国家外交需要中日友好,那就让他友好去吧。如果日本承认并悔过其曾经犯下的暴行,那我们尊重他的面对。但这仇恨会刻在骨血里,永远不会原谅。靖国神社里供着的暴徒是战犯是罪人,可对于日本来说里面供奉的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英雄。

也许文化传承、接受教育上存在着差异。我无法理解台湾的亲日,他对台湾的杀戮并不少于南京。每当听到日本企图美化其侵略行径,看到那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的相关信息,想到这样的国家就在我们的隔壁,便如芒刺在背。
我也无法理解,民主制度下的党派之争,自小灌输的阵营意识。党派为争利益而顺从民意,又能比**下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相关联好在哪里。说我顺民也好,奴性也罢,至少小时候从没烦恼过政治,万事有党、有国家撑着。虽然还有不少弊端,不也正在慢慢改进嘛。反正政党专一,政策不会轻易改变。

两岸和平统一这将要面对的困难何其之多,不知要待到何日。如果到了那么一天,这篇文章的作者还在世,希望他能重返南京。看看现在的南京,感受南京的包容。只要是善意的,那么南京也会报以同样的善意,包容接纳远离故土的同胞们。


以下是原文地址 文在2楼
http://bbs.huanqiu.com/taihaifengyun/thread-194586-1-2.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05:43:19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文化传承、接受教育上存在着差异。我无法理解台湾的亲日,他对台湾的杀戮并不少于南京。每当听到日本企图美化其侵略行径,看到那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的相关信息,想到这样的国家就在我们的隔壁,便如芒刺在背。


日本这国家于我们新仇旧恨,迟早要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05:43:22 | 只看该作者
这恨要传给咱未来的儿子,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的儿子……[

只要丫的还在咱旁边住着,就得时时记着

多少年没写过东西了,难得感慨下咋没人顶  版主,我要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05:43:2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外婆当年在东北,提起日本也是同样的恨.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05:43:29 | 只看该作者
鼓励楼主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05:43:36 | 只看该作者
小石头。。。是不是。。。红色雨花石??出来说明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05:43:39 | 只看该作者
台海风云难得一见的好文,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05:43:43 | 只看该作者
红色雨花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05:43:4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是一个痛永远是一个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见证,可能台湾省的人比较亲日吧!反正我永远抗日到底!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05:43:51 | 只看该作者
传闻台湾有抗日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03: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