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鶯辛酸》站壁背後…只為混口飯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05: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聯合報╱本報記者黃瑞典、張念慈】2009.05.13 03:38 am


「要撿(台語)嗎?」竹市建國公園周遭常可看到流鶯低聲招攬過往的男性,「站壁」情形嚴重,雖有人視為毒瘤,但不少流鶯背後都有令人同情的處境。
建國公園周邊包括武昌街、文昌街、南門街春色無邊、流鶯亂飛,問題由來已久,有人批評影響觀瞻、傷風敗俗,甚至有衛生隱憂。
這一帶的流鶯,年齡層30歲到60歲間,也有超過60歲的,接客行情500元到1000元不等,遇到「奧客」也不排斥殺價,通常「站」的比「做」的多,暗夜裡總有一股「春盡紅顏老」的滄桑感。
年紀較輕的流鶯多數來自外縣市,流動性大,有的甚至通勤,有的租屋住兼做交易場所,因尋芳客不想再付旅館費,只好租小旅館套房做生意,扣除房租費用後,每月收入約1萬5000元到2萬5000元。年紀大者後來幾乎落地生根;嫖客以中下階層為主。
「60幾歲阿嬤級的流鶯怎麼生存?」原來有阿公級的嫖客捧場。也有員警同情老流鶯「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有能力誰會站在街頭兜售靈肉?」
這裡的流鶯不少是失婚、為扶養子女賣身,多數無謀生能力,只好站壁「賺吃」,有人年輕時靠賣身養大子女,卻被子女瞧不起,年老無人扶養更難脫離皮肉生涯。
警方說,「每次她們來繳罰鍰,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看了也很不忍,卻愛莫能助」,一名50歲的流鶯接客時懷孕生下2子,2個孩子都讀私立大學,學費貴得嚇人,她哭著告訴警方「我不做這個怎麼辦,誰會要我?」有的流鶯還會遭到地頭蛇恐嚇、索討保護費,新竹警方即曾辦過欺凌流鶯的惡棍。
娼妓問題無法杜絕,現行法令罰娼不罰嫖,非常不公,國外有的特種營業經營成觀光區,台灣各地的流鶯卻長期被視為毒瘤,政府應正視流鶯的問題,否則對周邊的居民及出賣靈肉的流鶯,都是無盡的折磨。
【2009/05/13 聯合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05:01:54 | 只看该作者
罰娼不罰嫖 78歲流鶯4進警局
罰娼不罰嫖 78歲流鶯4進警局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09.05.13 05:59 am


編按:本文原刊於【2008-09-05/聯合報/A6版/綜合】
不分晨晚,她們佇立街頭,等待行經過客的召喚。年輕的,個個比辣比俏,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看來已過六旬,猶然濃妝豔抹、悄聲喚客的老婦。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執行長鍾君竺觀察,經濟不景氣,各地流鶯也變多,年紀則朝M型兩極化發展。流鶯小玲(化名)形容,八年前她入行時「同一區域大概五十人,最老的頂多五十歲;現在大約有三、四百人,七、八十歲的好幾個。」
七月間,台中一位七十八歲的流鶯被捕,這是她三年來第四次進警局。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何還得上街賺看病錢?外人不知的是,她兩個兒子經濟狀況不佳,另個兒子又態度冷漠。
為養子孫 老婦下海
這並非特例。
小玲說,她身邊多了好幾位八十歲的同行,有的因為孩子都是身心障礙者,政府補助不夠用,只好上街賺血肉錢;有的因為孩子跑路,把孫子塞給老媽養,無計可施下只得入行。
「要不是不得已,誰願意幹這行?」四十歲的流鶯阿鳳(化名)說,還沒入行前,要是遭性侵,她一定自殺;要是她以前老公敢去嫖妓,「非宰了他不可」。然而當家庭出狀況,債台高築,她成了自己從沒想過的人,才知道「原來娼妓、嫖客都是不得已」。
違法被抓 近半逾40
她們全是現行「罰娼不罰嫖」法條下的獵物。根據警政署二○○五年統計,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條被逮捕的女性中,七成超過卅歲,近半超過四十歲,一旦被抓,代價是罰款三萬元以下或拘役三天以下,兩者都對她們的經濟壓力雪上加霜。
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陳美華指出,性產業中,過卅歲的就可稱為「中年」弱勢,就結果看來,社維法懲罰的主要對象,顯然是性產業中相對弱勢的底層性工作者。至於那些酒店、招待所,不論學者、婦團、流鶯、嫖客,都異口同聲:「那些都有黑道白道護航,警察不會去抓。」
台灣有個全球少見的「罰娼不罰嫖」制度,是一九九二年清一色男性立委的「傑作」。日日春指出,社維法前身「違警罰法」,原本規定娼嫖都罰,在解嚴後改為社維法時,幾位男性立委表示「社會中獨身者愈來愈多,單靠公娼無法解決」,最後刪除罰嫖,獨留罰娼條款。
公娼轉業 七成失敗
一九九七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以掃黃為名廢除公娼,日日春指出,政府後來雖輔導公娼轉業,但在只給錢、沒方法下,七成都轉業失敗,只得重操舊業,娼妓問題並未減少,只是轉入地下,並因欠缺合法保護,遭不肖仲介、嫖客剝削都求助無門。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彭渰雯指出,幾年前曾內政部考量修法「娼嫖都不罰」,卻被媒體誤導為性產業除罪化,引起婦援會、勵馨基金會等組成「推動縮減性產業聯盟」,要求將法條改為「罰嫖不罰娼」,另一派婦團則堅守「娼嫖都不罰」。
內政部見婦團沒共識,也就不修法,「罰娼不罰嫖」遂延續至今。
嫖未成年 就應該罰
事隔數年,婦團意見似乎漸漸拉近。婦援會董事長葉毓蘭表示,她對底層婦女非常同情,很贊成娼妓除罪化,「要罰的是嫖未成年者,以及明知對方非自願者」。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則認為,即使是底層嫖客,也是剝削系統的一環,「沒需求就不會有供應」,仍然該罰,但更該罰的是在嫖客之上的性產業結構,包括皮條客、獲利的守門人及老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05:01:58 | 只看该作者
路過流鶯街 她被追問「多少錢」
50歲新竹市民蔡仁智上個月深夜酒駕返家,行經林森路與中南街口,見吳姓女子站在路旁,以為她在「站壁」,趨前詢價,她丈夫見狀挺身護妻,卻遭蔡以折疊刀砍殺,新竹地檢署將蔡仁智依傷害罪嫌起訴。 此案發生在建國公園(三角公園)周遭的小旅館區,也是竹市有名的「買春區」,不少民眾好奇、擔心「竹市口口聲聲注重掃黃績效,為何落差這麼大?下一個受害路人會不會是我?」 竹市第三警分局統計,去年告發134件流鶯攬客,這些性工作者被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得繳3000元至6000元不等罰鍰,她們從45歲到62歲不等,「還有六年級生在內,可說橫跨老中青三代!」 警方表示,流鶯聚集處以建國公園為軸心,包括西大路、文昌街、大同路、林森路,入夜後常可見到穿極短裙、披長髮的女子坐在機車上或躲在騎樓後方等待客人上門。附近店家抱怨「不要以為她們半夜才出來,幾乎24小時都在!」 記者昨天下午實地走訪,果然大白天也看到不少穿緊身短裙的女子坐在機車上,頂著大太陽,一坐就是好幾小時。 記者拿起相機拍照,一名穿著露背緊身上衣的長髮女子正和年約七十歲的老翁議價,警覺性地盯著相機瞧,買春失利的老翁顯得敗興,坐在台階發呆。 記者隨機抽訪附近商家,不少人抱怨,有的女性親友走到武昌街就被老伯伯跟蹤,追問要多少錢?但也有商家體諒說,「這些流鶯也可憐啦!」很多人一站壁就廿幾年,有弱智的、單親媽媽,不做這個,做什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05:02:02 | 只看该作者
流鶯問題》人「性」需求 流鶯難根除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 2009.05.13 03:38 am 新竹市的流鶯問題是「老」問題,有一派地方人士提出,只要不涉吸毒、人口販賣、地下錢莊等不法,就體恤這些鰥寡孤獨者的市場需求吧! 地方上曾流傳,曾有女性民意代表路過時,也被誤認為流鶯詢問價錢,氣得在議事廳上質詢,震驚各界! 竹市文史工作者溫文龍分析,台灣光復時,撤退的年輕軍人平日在軍中過緊張生活,放假時無親無故,便到「溫柔鄉」裡找安慰,當時中央戲院後方的的「後車路」和關帝廟附近的「中巷」(今日大遠百對面的小巷),夜生活最熱鬧。 早年因有人口販子買賣原住民幼女,暗無天日的小房間裡關著雛妓,惹出社會事件,也傳過愛情故事;當年的小雛妓今日已是半百徐娘,沒有一技之長,仍只能在建國公園一帶討生活,換的只是一頓溫飽或一包長壽菸。 現在清晨或傍晚到公園一帶,可看到鮮少打扮的歐巴桑,陪著與他們一起漸步入晚年的歐吉桑們抬摃,偶爾到附近出租的小套房換取片刻溫暖。 另一種是較年輕、打扮較時髦的「站壁」女性,每晚從文昌、武昌街一帶,沿著南外街、南門街的小旅館一帶遊走,繞行到林森路,有幾分姿色,手上拎個皮包,等中年男士上前詢價,也有竹科「宅男」工程師會試探。 【2009/05/13 聯合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05:02:08 | 只看该作者
姐姐妹妹站起来 上海改造3万妓女纪实
年逾古稀的老干部曹漫之和退休女工人俞欣芝,一个19岁加入**闹革命,一个14岁跑到上海卖淫,两人的人生记忆,却在1950年代初期出现一段交轨。不过,一个是代表新政权的改造力量,另一个则是被改造的数千妓女之一。

  行动开始了。11月25日晚上8时开始,警方出动将妓院老板们抓获,封闭妓院大门,把妓女围住。到第二天上午10时,逮捕324个妓院老板,后来分别被判刑入狱或送去劳动改造。181名持照妓女和320个街头“野鸡”则被送到妇女劳动教养所改造。

  而事实上,1948年,在革命性变化来临前夕,一项对上海市500名妓女的调查发现:56%的妓女对她们的职业表示满意。有一半人表示无意改换职业,而有略微四分之一的人还表示想找一个有钱的丈夫。”

  “你们不是说共产党好吗?那我就等个好共产党娶我吧……”。可她后来不得不承认,“我真没想到共产党不逛妓院”。愿望落空的俞欣芝反而听说要取消妓院,“所有妓女要剃光头,要‘共’我们当妻,很害怕”。

  第三类无家可归的,送到甘肃、宁夏和新疆的国营农场中。她们中很多人同意去,因为有结婚从良的机会。“新疆没有女的,大部分人找不到老婆”
“1952年国庆节前洗的手,是最后一批妓女……大跃进那一年结的婚……”1983年的某天,一个64岁的退休女工人俞欣芝(化名),向作家张辛欣及其伙伴述说自己一辈子的遭遇。

  “由于我们刚进上海的时候,没有准备好,如果马上取消(卖淫),谁给她们饭吃?”三年之后,1986年11月,年逾古稀的老干部曹漫之追忆了自己参与上海接管和改造的经历。他的对面坐着美国学者贺萧。

  一个19岁加入**闹革命,一个14岁跑到上海卖淫,曹漫之和俞欣芝的人生记忆,却在1950年代初期出现一段交轨。不过,一个是代表新政权的改造力量,另一个则是被改造的数千妓女之一。
收捐

  1949年5月初,离上海两百多公里的丹阳县,曹漫之频繁参加上海接管改造会议,议题之一是禁娼。她刚刚被任命为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民政局长。

  而在上海知名“风化区”会乐里,俞欣芝依旧接客。此时的上海,像她一样靠卖淫为生的妇女有3万人左右,还不包括从事隐形性交易的吧女、女招待、“按mo师”、“女向导”等。

  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来说,清除娼妓是让中国变成强大、健康的现代国家的必须动作之一。但进城后怎么着手?有干部认为一天也不能忍,应该立即禁绝。曹漫之找了一些熟悉妓院及其背景的党内外干部,大多数却主张要权衡现实,不能马上取缔。

  自1938年起就多次参加解放区禁娼运动的曹漫之遇见了新难题。十里洋场中,“青洪帮”和“他们羽翼下的各种社会腐败组织”,以及包括娼妓、职业乞丐、扒手在内的“集团性的社会黑势力”盘根错节,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变。更重要的是,如果禁止妓女从事性交易,就得给她们提供饭碗。30多年后,曹在《上海娼妓改造史话》前言里还感慨道,“最复杂最困难的则是对妓女的改造”。

  “在解放以后,妓女还在街上,所以我们的干部有意见,民主党派也有意见。”有一天刚躺下准备休息,有人就来批评曹漫之。他说,“你睡觉睡好了,是不是?我睡觉还没睡呢。我现在房子还没有准备好,怎么能收容?收容起来,当天就没饭吃,把妓女又变成乞丐啊?那么这算什么政策。”

  曹向贺萧回忆,“我们确实没有办法,……还得准备一批干部,而我带进来的干部很有限。我接管市政府,接管法院,接管监狱,接管区公所,接管国民党行政院在上海所有的办事机构。一共接管五百多个单位,给我的干部只有28个人,我们怎么能干得了这么多事呢?”

  “这段时间完全是不得已的,绝不是我们的心愿。”在接管上海之后的两年里,曹漫之“忍着心里的痛苦”,耐心地准备着。
5月10日,进城部队做报告的第三野战军负责人在谈到税收问题时强调,“既然娼妓还存在,当然也还是要收……”5月27日,上海宣布解放,继续给妓院和妓女发执照并收捐,同时对妓院老板的经营做了严格限制:禁止接待公务人员,贩卖毒品、赌博、摆设大型酒宴,如果逼迫妓女违背自己意愿与人发生关系,或将她扣留,妓女可以控告他们。

  而其它城市同行的遭遇也陆续传来:从1947年到1951年,石家庄、北京、吉林、南京、苏州等城市都几乎在一夜之间取缔了娼妓业。在此情况下,上海的一些 “妓院巨头”,早在1949年解放时就溜走了。1951年4月镇压反革命运动,又处死了一批。

  “对新中国成立我是麻木的。国民党、日本人、美国人,然后又是国民党,我见的人多啦!共产党来了,我还是卖自己的‘咸肉’!”俞欣芝回忆说。尽管如此,她还是发现有大批姐妹开始朝火坑外跳。战火熄灭,经济逐步恢复,许多妓女回到了老家,或在上海找到了工作。

  解放军进城一年之后,《大公报》报道,注册持照妓女已经从1949年初的1897人减少到662人,而妓院数从518家减少到158家。到1951年11月,又减少至注册妓女180名和妓院72家。当然,注册妓女仅仅是卖淫妇女中很小一部分。

  “我根本不信‘长三’、‘幺二’(妓女等级名称)们能自己干活养自己。”俞欣芝还在观望,“你们不是说共产党好吗?那我就等个好共产党娶我吧……”。可她后来不得不承认,“我真没想到共产党不逛妓院”。愿望落空的俞欣芝反而听说要取消妓院,“所有妓女要剃光头,要‘共’我们当妻,很害怕”。

  “取消”的消息越传越迫切的同时,曹漫之也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工作。1951年11月初,一批有高中或大专学历,做思想工作有经验的妇联干部,被领导悄悄通知到提篮桥区通州路48号报到。但她们听说自己的工作将是改造妓女时,很多人闹情绪。

  “我不愿意。大家印象中妓女是下等人,叫我们去跟这种人打交道思想上不容易接受。我坐在楼梯上面大哭不去。”管理干部杨秀琴回忆说:“后来领导给我讲了好多。他们说,这些人也是受压迫的,不是自己愿意的,新中国不允许娼妓存在,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最后说服我,就去了。”

  1951年11月13日,警方通知全市剩下妓院的老板马上关门。几天后,又通知持照妓女开会。11月23日,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市政府关于取缔妓院、收容妓女的决定报告。
随后的两天,通州路48号的上海妇女劳动教养所根据公安局提供的妓女名单编队编班,妇联通过报纸向妓女宣传,希望她们“依靠自己的学习和劳动改造,作一个新生的妇女”,政府取缔后若仍有不法之徒,希望各界人民协助检举以严惩。

  收容——“姐妹们,我们解放了,我们新生了!……”

  一切准备妥当后,行动开始了。11月25日晚上8时开始,警方出动将妓院老板们抓获,封闭妓院大门,把妓女围住。到第二天上午10时,逮捕324个妓院老板,后来分别被判刑入狱或送去劳动改造。181名持照妓女和320个街头“野鸡”则被送到妇女劳动教养所改造。

  行动第二天,上海报纸上的许多报道都引述了一个叫吴彩凤妓女的反应,据说她站在闸北分局的一张凳子上宣布说:“姐妹们,我们解放了,我们新生了!……今天,是我们最可纪念、最感到光荣的一天。”

  而事实上,1948年,在革命性变化来临前夕,一项对上海市500名妓女的调查发现:56%的妓女对她们的职业表示满意。主要因为这一职业比起她们所能从事的其它职业来,收入更加丰润一些,有一半人表示无意改换职业,而有略微四分之一的人还表示想找一个有钱的丈夫。”

  相对比较满意的收入,对国家权威的恐惧,对外人的怀疑,所有这些混合在一起,使得俞欣芝和姐妹们不可能不因这一突然改变而恐慌。吴彩凤或许的确发表过那样鼓舞人心的话,但妓女们大都受到惊吓,反应强烈。

  曹漫之在多年后回忆说:“用汽车把她们装上,这些人都哭了,都不上车,每一个人都管老鸨叫老妈妈,叫爸爸啊,共产党要杀我们啊,我们不愿意去,又要卖我们了。我们愿意跟着妈妈爸爸啊,又哭又叫,唧唧哇哇。”

  不知道俞欣芝是如何逃脱这次行动的,反正她没有被装上车,而去咖啡店当了暗娼。1992年,作家苏童出版小说《红粉》,背景即是解放初期政府禁娼并改造妓女,小说里的“秋仪”就是在卡车拉着妓女们去“训练营”的途中逃跑了。

  教养所的管理干部一进来就进行了培训。民政局的干部跟她们谈如何看待妓女的两重性,可当管理干部在劳教所大门口,列队欢迎用卡车拉来的妓女时,她们发现这些教育对象满面泪痕、神色阴沉。

  其实,这些妓女所的生活条件比许多市民要好,她们可以穿自己的衣服,伙食不错,屋子里也暖暖和和的,工作人员待她们很有礼貌。但改造的过程,起步就不顺利。

  曹漫之来到教养所,站在一个高台子上,要给她们做动员报告,却成了抗议的靶子:“有一个妓女喊了,姐姐妹妹,哭!很灵,她这么一喊,三百多人一齐哭。有的叫:妈妈啊,你在哪里啊,孩子在这里连通信给你都不行啊。我坐在那里,叫警卫营长搬来一个凳子,看着哭。哭了几个小时,送饭来,盛完了,都泼在地上,没有一个吃的。”

  曹后来找几个人谈话,“她们说,开始哭的时候,是给你们施加压力,后来是真哭了,当时不知道把我们弄到哪里,可能要枪毙,也可能抽我们的血,军队打仗不是需要血吗?……没有一个以为共产党是来救他们的。”
1952年国庆节前夕,第二批妓女被收容进来,人数比第一批翻了一番。她们在禁娼令颁布后仍继续在街上拉客,或者当酒吧女、按mo女卖淫。“我们弄了几百人,化装为嫖客。马路上一个电线杆子下面一两个,到处都是。大卡车提前都隐蔽在弄堂里面。”

  做暗娼的俞欣芝,一年来经常拉不上客人,而且提心吊胆,这一次,“正盘算着趁过节捞上一把,不料公安局把我给抓进了妇女劳动教养所”。这些被强行逮捕的女人比第一批难对付得多。俞回忆,“当天夜里进去千数人,我们大哭大闹。尤其我这样的,干了十几年,又听了许多反宣传,心里是恨极了。”

  显然,要取得这些妓女的信任并非一时之功。曹漫之在收容行动之前,就已经作好了详细的改造计划:首先,为妓女医治性病;然后施以劳动教育,助其新生;嗣后再分别具体情况,妥善处理。

  改造——“旧社会凡是妓女全怕警察”

  即便是体检这样的善举,妓女们一开始也不信任。俞欣芝回忆,“新的谣言又传开了——军队在朝鲜失利,伤兵等着要输血,政府要抽我们的血。”没过几天,抽血的人真的来了。俞又吵又闹,把瓶子也摔了,最后还是让大夫抽了一管走,抽得很少。她想:“大概得先化验血型什么的吧?”过了半天,大夫和干部一块儿来了。大夫说:“你患有梅毒,从现在起住院治疗”,“我一下子蒙了——原来先来的姐妹的话是真的!共产党是真要救我!”

  不只是俞欣芝,第一批被收容的501人有一半人患有性病,90%的人有心脏病、斑秃癣等疾病,大多数都有毒瘾。

  上海市政府不惜代价给她们治疗,调配各性病诊所的师生,在教养所安装了医疗设备,需要更复杂处理的病人则被送到附近医院,费用由政府支付。一则资料称,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政府甚至从解放军那边调拨过来一批紧缺的青霉素。

  俞欣芝“抱头痛哭一场,然后住进劳教所的临时住院病房”。然而失去自由的她和姐妹们,并没有因为治病而放弃反抗。她回忆说,“劳教所禁止吸毒,毒瘾上来不想哭也流泪。管理干部讲话说‘帮助姐妹们逃出火坑’,我心想:你们把我弄进火坑来了!”

  还是1952年,“大概是十月十几号,好几百个流氓把劳教所包围起来了,他们要把我们抢出去。我们在里边也拼命往外冲,和管理干部闹起来了。管理干部有规矩,他们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死守住大门,比我们先进劳教所的公娟(公开登记的妓女)已经学习了快一年的时间了,她们先是帮干部守大门,后来看我们要出人命,就和我们抢菜刀,……后来,外面来了一大批警察,把流氓抓走了,我们也就没辙了。凡是妓女全怕警察,旧社会让他们欺负惯了。”

  上海市民贺宛男的母亲曾是教养所的分队长,管着56个妓女。小时候,她缠着母亲去教养所看看,但失望地发现,这些在旧小说里貌若天仙的女人有的对着镜子痴痴地照,把头发梳了又梳;有的把窄窄的旗袍硬套在胖墩墩的身子上,扭着难看的屁股;有几个似乎是在谈男人,谈着谈着,竟尖声怪叫起来:“没有男人,闷死我了。”她还亲眼目击,有妓女闹着要出去,达不到目的就上吊,被管理干部救下来。
但对这些管理干部,俞欣芝回忆,“我们是不太怕”,“甚至瞧不起她们”,旧社会笑贫不笑娼,我们看那些女管理干部人人穿个二尺半大褂子,心想:‘男不男女不女的,还不如我呢!’劳教所的所长姓杨,比我大两岁,是个大姑娘;我们私下说:‘就凭她管我们?她见过屁!’”

  治病并不能完全消释矛盾,改造思想的重要手段还是学习,主要是开忆苦会和学政策。俞欣芝说,“忆苦会上,先进来的姐妹带头忆苦,我们后来的也有人忆。我认为忆也白搭,那些脏事谁不知道?苦又怎么样?还不是等着让人家送兵营去当‘共妻’?

  而30年后,教养所所长杨洁曾也描述忆苦会的准备过程:我们利用控诉大会启发她们憎恶妓院、憎恶这种生活、憎恶压迫他们的人。“我们要达到目的,必须有材料,但是我们只知道一些皮毛,不够生动,所以要她们自己来讲。……开会前,我们布置了很多标语,像‘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ren’。当时的气氛很是愤怒的,有人叫口号,妓女控诉时,一方面掉泪,一方面气极了。”

  为了提高阶级认识,教养所还组织观影。俞欣芝对一部叫《姐姐妹妹站起来》的电影印象深刻。1949年11月,北京市政府一举封闭了全市妓院。上海导演陈西禾闻讯后,赴京深入采访收集素材,并很快写出了剧本。拍摄中他大胆起用业余演员,从翻身妓女中挑选老鸨等人的扮演者。电影的情节是,北平近郊农村姑娘大香因家贫生活无着,与母亲一起进城借住于舅妈家,以替人缝洗衣服度日,并得邻居工人尚幼林多方照料,两人渐生恋情。舅妈为贪钱财,勾结流氓马三,把大香骗卖到崔氏夫妇开设的妓院,大香不堪折磨。1949年北平解放后,马三和崔氏夫妇等人被人民政府惩办。大香等姐妹们终于站了起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学政策时,管理干部再三讲外面传的“送东北开山”是谣言,“政府是要改造我们成新人,先进来的姐妹也现身说法”。病基本好了之后,俞欣芝“开始朝正道上奔了”。劳教所组织她们学文化,同时参加劳动,学机器织袜子。

  管理干部的一个绝招,是让早进来的妓女对后来的姐妹施加改造的压力,又同时给早进来的一个机会,展示她们被改造的成果,这样就形成了相互的制约和激励。

  虽然妓女们不能随意离开这个大院,但她们被允许定期与家属见面。后来管理所出台了请假制度。杨洁曾回忆说,“请假是由姐妹小组评审通过让推出去,另一方面也请家里和周围的群众也做好工作,帮我们考察。”正如学者贺萧所言,这样一种制度,依靠的是在国家权威下城市各个阶层被动员起来形成的力量。

  “其实,我这样的算是好改造的,毕竟是苦出身。把窗户纸捅破了,好坏事、好坏人分得清。麻烦的是那些交际花,她们说是‘卖笑不卖身’,其实是假话,骗鬼!她们脑袋里花花事多,人也邪。有个姐妹和管理干部说:‘你去过百乐门吗?吃过大菜吗?’管理人员只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时就让她下不了台。于是就骂人,砸东西。”
“可这姐妹如今也工作得很好……在人民政府面前,她不行,差得远呢。”俞也承认改造的威力,起初她瞧不起杨所长,“事实最后证明她比我们强一百倍”。

  贺宛男也回忆说,“后来,我又陆陆续续跟妈妈去过几次教养所,发现这些女人一点一点地在变。她们不再疯疯癫癫地大谈男人,而是满头大汗地织袜、摇毛巾,休息下来,便唱歌,读报。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一个女人捧着一张报纸大哭起来,原来报纸上刊登着记者采访她转变经过的报道,后来她那失散多年的丈夫按着报纸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教养所,和她夫妻相会了。”

  释放——“新疆没有女的,大部分人找不到老婆”

  1953年,教养所开始陆续释放改造好的妓女,标准是政治表现好;疾病痊愈,无恶习;有技术,社会上能接收。家在乡下,在上海没有亲戚的,一般都送交她们的老家,上海有亲人的,被分配到城镇工厂里工作。而第三类无家可归的,由劳教所的一些工作人员陪着,送到甘肃、宁夏和新疆的国营农场中。她们中很多人同意去,因为有结婚从良的机会。

  “新疆没有女的,大部分人找不到老婆……我们这儿的妓女无家可归,妓女出身找对象也不容易,我们就介绍她们到那里。……自愿报名。1955年到新疆的有500多人。”杨洁曾回忆说。1956年,俞欣芝离开教养所,被劳动局安排到服装厂。
1958年,该所的使命完成,总计7000多名妇女在这里接受过改造。自1951年起,在里弄里,新政府逐渐建立了一套群众积极参与的监督网,与国家权力相连,使得妓女和老鸨无处安身,更别说重操旧业。

  而那些被改造过的妓女,政府的意图是把她们安顿在一个安全的家庭关系中,使她们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但是在后来的回忆中,我们能见到的大都是少量所谓“先进分子”的“今昔对比”,更多的妓女返回社会后的命运如何,则不得而知。

  俞欣芝在“大跃进那一年”结了婚,丈夫是三轮车工人。俞回忆,“介绍人曾和他讲过我的事,他同意先见见我再说。我这个人是很直的,头一次见面我就说:我旧社会是‘万人妻’,让政府教育好了;可是总有污点,对不起你。这种事成就成,不成不能强求。”他说:“以前归以前,现在好就行。”我说:“我现在是先进生产者呢!”一来二去,事就定下来了。临结婚我问过他:“你就不嫌我?”他说:“我这么大岁数能找个人不错了,你得给我生个儿。我们不能绝了后。”我告诉他这可保证不了,我打过两胎呢。他想了想说:“那也结吧,有感情了。咱俩都是苦人儿呀!”

  结婚后的生活很好,他人老实厚道,很疼人。他是去年去世的,女儿差一个月就大学毕业了,他没赶上就走了……我曾问过他:“旧社会你就那么干净?”他脸红了半天说:“踏三轮车的没几个娶得起老婆,有几个钱就走邪道去坏地方呗。”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谈过往事。对,是不堪回首呀!说不定我们是旧相识呢!即使是,也认不得了,新社会把鬼变成ren。“《姐姐妹妹站起来》你们看过吗?是写我们的,很真实的。真可惜,二十多年没演这个电影了”俞欣芝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5 13:1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