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方朔:从陆客访台状况不断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22:2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04-27 10:12:34   

  中评社香港4月27日电/政论家南方朔在香港媒体撰文说,两岸关系虽说在过去一年里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因两岸在政治上仍缺乏基本的“互信”,因而一年以来它一直处于“外弛内张”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当然也使得台湾内部在涉及陆客观光旅游的问题上缺乏投资意愿,大家都只是在将就着赚钱度日。

  因此,上星期一个礼拜内,台湾本地涉及陆客观光旅游这个课题,各种状况频传,就绝对不能只视为“意外”或“个案”,而应看成是“结构”,由这样的“结构”也可看出两岸关系要有更正常而全面的健康互动,仍有极多难题有待克服!

  文章指出,上星期内,台湾的陆客旅游,真是状况频传。4月23及24日,台湾一家旅行社承办了陆客8团282人,由于该旅行社出价低,加上游览车也数量供应不足,因而根本订不到游览车,只得把这些旅客丢在饭店内不闻不问,事情闹出来后,相关单位才出面解决,但因游览车确实不足,遂一并调来了22辆9人座的小客车应急。除了这起案例外,更严重的当然是24日一个25人的广东东莞团要去参观台北一○一高楼,结果被高楼起重架掉落的臂架砸中的2死4伤惨剧。该起惨案有一名伤者重危,极有可能变成3死3伤。

  这两起重大案件,后者暴露出台湾本身的工程纪律和工程安全在长期废弛下已问题重重,大陆客被砸中,乃是“意外”,但这起不是意外的意外的确已使台湾自夸的形象大打折扣。而真正严重的则是前者,因为它已很清楚的显露出,尽管台湾持续在开放陆客观光上做文章,台湾官方还主张增加直航班次以及将每日陆客增加到7200人,但台湾无论在旅馆住宿、游览车数量,以及其他旅游品质与安全问题上皆缺乏配套。意思是说,若航班及陆客数量增加,届时住与行都必将问题频传,陆客也将普遍受到恶劣服务品质的待遇。就以住宿为例,若以陆客每天7000人计,台湾即需有三星级2.4万至 2.5万个房间始足以应付,而目前台湾只能供应1.5万左右的房间,台湾在开放陆客观光的问题上,可谓完全没有准备好!

  而台湾没有准备好,其实是有着深层原因的。过去这一年,尽管两岸表面和缓,但在政治上各说各话,距离其实是愈拉愈远,这是个“外弛内张”之局。当两岸缺乏真正的互信,怎么可能会有商人在饭店及游览车这种投资大而回收慢的项目投下巨资?近年来台湾的旅游及餐饮投资重点,始终是以台湾富者愈富的富人层为重点,一夕人民币三五千的度假饭店,一餐人民币一两千的高档餐厅都相继开张,而对陆客旅游方面的投资则长期不足。由于不是把陆客视为观光服务长期经营的重点,当然它也就不会在正面的品质上做竞争,而是在削价上竞赛。台湾业者要求把游览车年限由7年延长多7年,日月潭码头不能及时改善,专卖酒类给陆客的厂商涉嫌助卖假酒等,都是这种“捞一票”心理的反映。

  文章认为,这种不重视旅游品质的现象,台湾观光旅游业长期疏于品质的提升,当然要负最大的责任,但两岸关系的“外弛内张”,也不能说不是重要的结构性外因,今天两岸看起来关系熟络,但在最重要的政治上各说各话,双方其实是在相互极力容忍;其次,则是台湾乃是政权可能轮替的社会,设若主张台独的政党上台,谁又知道两岸关系会如何演变?陆客来台又会如何变化?难怪许多业者只把陆客观光视为是个附带的营业项目了。


  而两岸的“外弛内张”,我们由胡Jintao的“建立互信,创造双赢”,而马英九则强调“承认现实,互不否认”已可看出两岸本质上的差异﹕大陆这边坚持的是终极的“一个中国”,而马政府这边则某一程度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变形。这种立场的差异,去年底的“胡六点”已做了重申。对于“胡六点”,马政府这边始终未做回应,一直拖到4月22日始在与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的所谓视讯会议上,始做了这样的回应;胡六点“毫无疑问的是很正面的宣言”,除了对“胡六点”以这样一句话带过,当做“回应”外,马在视讯会议上,已不再谈两岸历史,而只谈台湾地理。这是以“地理论”取代“历史论”,这已显示出两岸在认知上已愈拉愈远。而这种愈拉愈远,我们也可在博鳌论坛时,温Jiabao在晤见台湾代表钱复时的谈话看出,钱复行前,马曾放出“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深化合作,开创未来”这16个字,而温则回以“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温也再次表示“一个中国”以及“中国特色的两岸合作模式”等等。由双方放话来、放话去,它们对彼此之间在打什么算盘,其实已应心知肚明。这也将使两岸未来的“外弛内张”更加明显﹕

  在“外弛”这部分,北京只要仅涉及两岸本身的问题,如航班增加、陆客增加等方面,为了表示“善意”,应当会持续加强互动,这也是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陈江会”,在涉及两岸的部分,仍有进展的原因。不过,对比较中程的事务,如两岸金融合作以及打击犯罪等方面,尽管签订原则性的协议,但因这种协议尚需更多协商始能落实,这些部分则不无可能被推迟。

  在“内张”部分,由于两岸在基本立场上愈拉愈远,北京在许多更大的课题,特别是涉及国际社会的问题自然会格外的步步为营。这乃是基本上就长程而言,两岸关系不容乐观的关键。

  台湾的《中国时报》最近指出,台湾在蒋经国时代,他至少还会说“我是中国人,我也是台湾人”这样的话。而到了今天,由于台湾独派主宰了话语权,“我是中国人”早已成了台湾的禁语。台湾的星云法师在两岸佛教大会上讲了“我是中国人”,即被攻击得体无完肤。在独派主导下,台湾已完全不谈历史,只谈地理;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则成了所有政治人物的口头禅,在这种趋势下,两岸的和平发展又怎能乐观期待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22:24:16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人说明白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22:24:19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22:24:22 | 只看该作者
两岸交流已经到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地步,否则
两岸交流已经到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地步,否则大陆积极鼓励赴岛观光旅游,而台湾社会层面和接待团体只停留在功利既得利益基础上,那就是拖后腿了!

马英九团队的大动作,并不在于合而不统,不独不武,他施政的一个社会目标就是抓紧在任期间,与胡Jintao握手言和,签订两岸和平发展,长期稳定,同舟共济,互利双赢的政治协定。

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既定政治目标。

把握这个大趋势,才能牢牢把握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的大方向。

至于有些节外生枝的阴差阳错,我们既要看到人为疏忽,消极影响的一面,也要允许台湾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前车之鉴,当为后事之师。

如果没有方法,那泛泛提出问题,也就成为生疑不能解惑的空谈。任何事情只有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务实了解其中的核心价值和内在社会目标,任何问题都可以化解!
附件
DSC08157.JPG (525.77 KB)
2009-4-27 12:18
昨天,我在深圳图书馆聆听了台湾国学老师的讲演,颇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22:24:26 | 只看该作者
钱太多花不了可以捐给希望工程,没必要非去台湾花钱找最受吧? 也许我以后也回去台湾,但是那在统一以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22:24:31 | 只看该作者
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则成了所有政治人物的口头禅, *****有台湾人还主张我们大陆人不尊重不包容,而那个评论说有深度的人也附和了那个台湾人的主张。 我们大陆人不真正了解台湾,那么南方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4:4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