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给台湾人听听:中国大陆的土地制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20: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农村的土地既不是国家所有,也不是个人所有,而是村庄集体所有。现行的制度可以称之为农业土地租赁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一个 家庭得到多少租赁的土地,这是和家庭的人口数量一致的。村庄的每个成员,不管年龄和性别,都可以分得相等的土地。土地由村民委员会租给家庭,在80年代早 期租期是5年,1984年延长到15年,1993年延长到30年。因为家庭的人口随着时间过去,婚嫁的进进出出,出生和死亡,而不断变化,村民通常每3年 对土地的租期进行小的调整,每5年进行大的调整。
  现在的政府允许土地承包权有偿转让,承包期限无限期(以个人的死亡为期限)。试图在巩固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促进规模经营,加速城市化。为什么不能实行土地私有化呢?如果土地私有制意味着所有者的无限期控制,那么它和人口的变化是矛盾的。土地私有制,如果理解为适用于每个人的普遍权利,是不可能存在的。换句话说私人土地所有意味着部分所有者对其无限期的控制,那么它就不能适应人口的变化,也因此私人土地所有就不可能成为每个人的普遍权利。如果私人土地所有制适应人口的变化,它就不是所有者无限期控制意义上的私有制。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一个办法,实现工业化,使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样就能提高农民的人均耕种土地。目前我们的国力还不能实现这一目标。
         有一个有趣的解决方案:股份合作制。山东省淄博的周村地区的农民们发现,某些集体财产(除了土地)不能简单分割。所以他们决定按照相同的条件给每个“农民- 工人”发行股份,而不是去毁坏集体财产(如卡车)零散出售(这种现象在其它很多地区都发生过)。不久之后,他们认识到不应该把集体的财产按现在的工人总数 分割成个人的股份,因为老一代的“农民-工人”离开了企业,当地政府也进行了前期投资。因此,他们决定保留相当部分的“集体股份”,这些“集体股份”是不应该纳入个人股份的。这些集体股份是为外界的社区团体,如当地政府机构、本地或外地的其它公司、银行,甚至大学和科研机关而设立、持有的。下面的数字显示了周村地区股份合作制利润的流向状况:
10%:工人福利基金 股份合作制公司税后利润 ;
30%:公司发展基金;
60%:分红基金(集体和个人的股份);
       很显然,股份合作制的出现是两个因素的共同产物:(1)中国农村制度变化(如公社的 解散)和(2)对公社财产的不可分割性的一种带有偶然性的解决方式。资本主义有一个特点,就是趋向于垄断和投机。如果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要把小农排除掉。那么印度式的城市贫民窟就会在中国出现,这是万万不行的。农民的根本在于土地,土地权力必须掌握在农民自己的手里。乡村的自治和民主应先于城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20:07:06 | 只看该作者
那大陸人在繳稅~如果一棟房子的話~~有要繳土地稅嗎?

土地的稅收是怎麼劃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20:07:09 | 只看该作者
收钱?没听说过,我就是从农村到城市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20:07:13 | 只看该作者
你們房子那些都不用繳稅嬤?

比方說 土地稅還是房屋稅 這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20:07:16 | 只看该作者
土地税是要交的,买卖房子的时候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20:07:20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农村生活,村里给住宅地,白给。
这几年貌似耕地流失严重,不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20:07: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哪里的农民种地都不挣钱 美洲 欧洲 的农民全是靠所处的经济体给的巨额补贴才会有收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20:07:27 | 只看该作者
印度式的城市贫民窟没有在中国出现,是城管的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9: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