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六仔VS台巴子(大家都一樣啦 別吵來吵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8: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一篇:阿六仔v.s.台巴子

转贴对岸一位同学的大作。他的很多观察,偶深以为然。在台|||湾问题上,在希臧问题上,还有其它许多问题上,如果我们多一份对他人的了解,多一份对他人的细心和尊重,这些问题该会好解决得多。





我们都在以stereotype(刻板印象)看待自己不了解的人(插图为本博客所加)

===========================以下为转贴====================================

台|||湾民|族主||义基本教义派者,喜欢把海峡对岸来的大陆人叫做"阿六仔"。
这是早期台|||湾社会省籍情节的引申再利用。

而趾高气昂的上海人则管台|||湾人叫做"台巴子"。
"巴子"是上海话裡,嘲笑俗气、没见过大世面的"乡下佬"的代名词。

地域情节、相互仇视本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年渡海来台的先民们,早就学会用地缘关系、创造认同,来适应异乡困难的生存环境、争取有限而稀少的资源。
所以,清朝时候的"漳泉械斗"、"闽客械斗"、甚至是汉人和原住民的械斗实有所闻。
地缘族群对立、区分敌我,造就了移民社会中壁垒分明、弱肉强食的结盟现象。有了外在的"敌",内在的向心凝聚才会形成。
这个习惯,遗留到了国|||民||党来台|||湾以后,甚至是现代,这些族群对立、藉由认同区分敌我的价值观仍然存在台|||湾人的心中,也成为了政客煽动、藉以狂吸选票的标的物。

然而,这些地域情节,由於彼此的不了解,逐渐演变成两岸间非理性的轻视与敌意。
於是,台|||湾人总爱汕笑:
"大陆人讲话像是要批斗人似的,拉著嗓门不用山谷就能余音回荡,没水准又吵死人了。"
这时候,大陆人义愤填膺,不同意了:
"你们台|||湾人讲话有气无力,没有气魄,用你们台|||湾人的话讲,叫做没有guts!"

台|||湾人又不服气了:
"你们大陆人落后、贫穷,既没礼貌、又没有公德心,满街尽是垃圾痰痕。。。"
大陆人鼻子裡哼了一声:
"你们台|||湾人做作、伪善、假惺惺,公德心全是装出来的,私德恐怕好不到哪裡去。。。"

接著,他们互呛交手了数个回合,终於累了。
最后,台|||湾人说了:
"反、反正。。。反正你就是没水準的阿六仔!"
大陆人也懒得"回礼"了:
"跟你这个台巴子,没啥好讲的。"

有了阿六仔、台巴子,事情一切简单好办:所有个体脸孔间的差异,全部制约浓缩成一个绰号就好,轻松愉快。
只要冠上"阿六仔"的名号,大陆人马上无条件成為万恶的象徵,大陆人就是错的无可救药、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只要扣上"台巴子"的大帽,台|||湾人立刻毫无疑问变成目光如豆、岛民心态的代言人,蛙据井底,非我们莫属。
这些被赋予固定意义的"绰号",无形中承载著我们对异己的敌视,也透露反射著对自身族群的文化认同。
但危险的是,我们似乎从来不去检视绰号后面的价值赋予,究竟符不符合事实,或者有没有犯了推导论证的逻辑谬误。

的确,要用一句话说明台|||湾人对大陆人的负面观感,那就是多数大陆人还没学会尊重别人、大陆社会也还没有培养出互相尊重的价值观念。
这是台|||湾人去大陆生活最难适应的部份。

也许在斗争史观、以及庞大人口的竞争压力之下,大陆人发展出了一套适者生存的行為模式,台|||湾人没有这麼办法理解每天要步步為营、必须靠自己争取权益的生活,因為台|||湾人的社会体系已经有一套基本的机制去保障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权益。
所以,很多台|||湾人没办法体会为什么春节时候买火车票要用抢的,为什么为了上班不要迟到所以挤上公车要快狠准,更不知道為什么大陆人动不动就要高声叫骂。
因為这是自然环境和人口压力,以及**时期斗争思想的遗留,要在大陆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学习这个社会的行為语言。
当多数台|||湾人也许只在跟团旅行的短短几天之内接触到大陆社会,他们还没有办法跳脱开自己习以為常的社会,所以很难设身处地了解大陆社会,也才会因此对大陆有著难以抹灭的刻板印象。
而这些和台|||湾极不相同的文化现象,不但对台|||湾人造成了文化衝击,也成為了他们套上自我中心价值、塑造敌我差异和地缘认同的依据。

很有趣不是吗?"阿六仔"和"台巴子"争论的内容,虽然都是刻板印象、但的确也符合某些事实。
台|||湾人的矫情做作,讲好听一点叫做注重修饰言行。
大陆人的自然豪迈,讲难听一点叫做粗俗无礼。
端看你怎么去以偏概全、用什么角度去解释。

人类自古以来就爱玩文字游戏,明明形容一样的东西,就是要发明正面和负面的说法。
"一中各表",不就是这样吗?一样的东西,你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释、我用我高兴的角度去阐述。
一样的概念,你用好听的方法去形容,我用难听的语气去摹写,搞来搞去,还不是一样的吗。。。?

除此之外,自詡万物之灵的人类,又总是爱把和我族不同的东西,归类成不好的。
人类的我族中心主义,让我们到了一个异国文化环境之中,往往不自觉将当地的习俗、文化赋予负面价值。

所以大陆人看台|||湾人,就觉得台|||湾人讲话女的爹、男的娘,既娇柔做作、又没有大方气概。
所以台|||湾人看大陆人,觉得大陆人粗鄙、踰矩,不懂尊重相处、距离分寸的拿捏。
所以十八世纪,一大堆西方人类学家跑到太平洋小岛,看到当地的生活、习俗,就套上自己习惯的价值观念、冠以"落后、未开化"的形容想像。。。
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他常有的刻板印象, 原来只不过是我们习惯对异己文化的丑化结果和自我詮释罢了。。。

所以你看,卡尔维诺那句阴魂不散的话又应验了:"记忆中的形象,一旦在字词中固定下来,就被抹除了。。。"
天哪,文字背负的原罪,还真不是普通的多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8:10:58 | 只看该作者
哎…無所謂了…吵吵更健康…今天,你吵了么?大寶明天吵,大寶天天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8:11:01 | 只看该作者
吵吵也没什么,越超越亲热嘛,吵累了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8:11:05 | 只看该作者
大陆本身的地域歧视都很多,何况大陆和台湾?平常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22:5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