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中国国民党中央 李主席 登辉先生阁下:fficeffice" />![]() ![]()
新出炉台北市长 马先生 英九 小哥:
台湾同胞 敬启者:
欣闻台湾“三合一”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多数,英九先生高票当选台北市长,今借“世界
人权日”之机,隔岸恭祝,海风寄语;隔海贺岁,同创未来。
冬天台北我看雨,斗胆建议“小马哥”,一谢孙中山旗帜,二谢 国民党元老和新党 精
英,三谢 台湾人民认同“新台湾人”理念,四谢“人民主权”,五谢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最后一谢 当是大陆当局 明修(站台)栈道,暗渡“陈”仓。总之,谢天谢地还是以行求
实,以身作则。等闲隔海 以台北东门町生人,再寄语厚望:以民为天;孙文为旗;
以法治市;廉洁高效;轻车简从;泽民同乐;科学优先,效益疏导;立足北市;胸怀中国。
这里只愿“十送”九哥,马到成功 ,乱世出“英”,治在人为,排除万难,一往无前。
近来乐见“新台湾人”理念,水到渠成。小海言下之意 已于今年8 月,致台湾同胞
公开信中,披心相付,肝胆相照。皮肤之见,另附小样,仅供参考。
两岸和谈,国之大事,存亡之秋,不可不察。三国鼎立,以国为邦,方为上策。大邦
以下小邦 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两权相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 两者
各得所欲,江海宜为下。忽报两岸转来佳音,登辉政题可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月明星稀,江不厌长,海不厌宽,天下归心。“主权在民”,成事在天。
中国者中国人的中国,也是台湾人的中国。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也是台湾人的天下。
数年以前,我特别请教了台湾人类学权威教授、美籍华侨著名学者张光直先生,考究
台湾人的“起源”。恍然大悟台湾原来如此:自中国三国时代,称为夷洲,自隋至元,又
叫流求,明代改称北港或者鸡笼(基隆),明末荷兰占领后,依山傍海, 修筑庭院楼台于海
水入湾之处,而称之为“台湾”,后经演化为全島。高山族来源于中国西南的苗,瑶等族;
其他绝大多数居民,按不同历史时期源源不断来自大陆,也有少数人来自南洋,马来,印
尼。“新台湾人”登辉清楚阐明,言之适当。等闲我辈虽不求解读,却也是大陆“台湾人”
类。差异的仅是近50年来南辕北辙,天各一方。几十年来风风雨雨,辛辛苦苦,上下求
索谋两岸统一之道,毫无松懈。“两岸猿声啼不住”也算是天人可知,及今不尽。不听宏
论,尚不知登辉大志;不闻至言,则不能致远行稳。只盼凝聚两岸共识,密切高层及民间
往来 ,有助“新台湾人”认同“新中国人”。自信地感觉,我们不论生死,既是中国人,也
是台湾人。恰如此前信中所表,我视台湾人民如母,视大陆人民如父,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 半个世纪过去的悲欢离合,不用多讲。光明正大,我们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世纪之交,全中国人要团结起来向前看。正值1999年新年到来之际,作为一个大陆台
胞赤子,诚心诚意地希望两岸三地的人民长长久久携起手.我们都有一个家,它的名字叫”中
国”,我们都有一颗心,这个心愿叫“统一”。我们热切盼望具有远见卓识的两岸当局领导人,
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谈一家。我们期待,江李跨世纪的和平握手,将划时代地统领一
个崭新的中国迈向中华振兴的21世纪。大势所趋“适乎两岸之潮流,合乎民主之需要”。
夫万人之兵 不如一言之当。及时当面,劝君以口;四海当济,寄言以书。书不尽言,信不尽意。
此致:
中国国民党中央
中国广东 深圳 南山 蛇口 台联会 会长
李 海 1998。12。10。
抄送:中国 北京 人大、政协、共产党中央 对台办 世界人权日行使平民主权以动苍天
附件
100361855.jpg (73 KB)
2009-1-15 11: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