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少数民族有哪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2:5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619561764636162.jpg (16 KB)
台湾少数民族分布
台湾原住民,在学术分类上属于「南岛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汉人移居台湾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依据语言学、考古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推断,台湾原住民在台湾的活动已有数百至数千年之久。早期的台湾汉人,由于种族沙文主义作祟,都将属于台湾南岛民族的人称之为「番」。   近年来,由于民主化后的台湾各个族群之族群意识高涨,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1994年起改称为「原住民」,并普遍获得采用。但亦有人认为使用「先住民」一次更为贴切。因为原住民可能并非「原生」于台湾岛,与鹤佬人等皆是移民到台湾而来,只是时间先后有所区别而已。+++国副总统吕秀莲曾经公开表示,「矮黑人」可能才是台湾原始居民,但该群体已经消灭,目前的原住民族并非台湾最早的祖先。此类争议涉及人类学专业研究,有待进一步厘清。   简介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属于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在人类学上被归属于南岛民族。从人类学和古文化的角度看来,台湾原住民族的缺齿、纹身、口簧琴、卉服、织贝、腰机纺织、贯头衣、亲族外婚、父子连名、年龄分级、老人政治、鸟占、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等,都是属于该文化的特质。南岛民族是现今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由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直到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其间所有的大小岛屿,除了澳洲与少数说巴布亚语民族的区域之外,都是南岛民族的领域,东西的延伸距离,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总人口大约2亿5000万之多。   目前台湾原住民有452,579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04)。   族群介绍   依照一般常见的分类方式,台湾的原住民可以再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两大类。基本上,这个称呼的由来也和比较晚近才移民台湾的汉人有关。在台湾的清治时期,汉人曾依原住民汉化程度的深浅将其分为「土番」和「野番」,其后又依原住民归化与否将其分为「熟番」和「生番」。其中,已归化的原住民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归化的原住民则多居住在中央山脉一带,于是自闽粤二省移民到台湾的汉人,即称居住在平地之原住民为「平埔番」,而称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为「高山番」。日治时期以后,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平埔番」和「高山番」作为政治上的分类,只是将「番」字改为「族」字。另外日本人也称台湾的原住民为「高砂族」,来自日本古籍对台湾的称呼:高砂岛。   战后的学者仍然依循过去的这种二分法来对台湾原住民进行分类。举例来讲,日本学者土田滋就以语言作为主要的判准,将台湾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两大类。前者包括现今住在台湾高山地区和东部的9个族群: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后者则包括原居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现已几近消失的10个族群: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猫雾族、洪雅族、邵族(水沙连)、西拉雅族、和猴猴族 (引自李壬癸 1996,68「台湾南岛语言分布图」)。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进行民族识别与民族认定时,并不注重其认为的「主要族群」内部的区别性,因而忽略了台湾原住民族的多样性,将因历史因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留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台湾原住民族,识别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亦称呼为「高山族」。实则依照严格民族学区分,中国境内的民族应该高达100个以上。   依据+++国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目前的标准来看,台湾原住民族截止到2月底,共有13族。,除了传统「高山族」的9个族群以外,尚有邵族、噶玛兰族、以及原来被认为是泰雅族之亚族的太鲁阁族。由于仍有原住民族人群正在争取「正名」,未来新增正式的族别可能性极高。被确认为「族」的人群,有可能在未来强化原住民族自治的进程中,争取到制度化的权益保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2:51:26 | 只看该作者
原住民分类:   ·高山族群   泰雅族(Atayal; Tayal)   赛夏族(Saisiyat; Saisiat)   布农族(Bunun)   邹族(Tsou; Cou)   鲁凯族(Rukai)   排湾族(Paiwan)   卑南族(Puyume)   阿美族(Amis; Pangcah)   达悟族 (Tao; Yami,昔称雅美族)   太鲁阁族(Taroko)   ·平埔族群   噶玛兰族(Kavalan)   猴猴族(Qauqaut)   邵族(水沙连)(Thao)   凯达格兰族(Ketagalan)   雷朗族(Luilang)   道卡斯族(Taokas)   巴宰族(Pazeh)   噶哈巫族(Kaxabu,Kahabu)   巴布拉族(Papora,Papura)   猫雾族(Babuza)   洪雅族(Hoanya)   西拉雅族(Siraya)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有问题的。一方面,不管是高山族或平埔族,他们都属于学术分类上的「台湾南岛民族」,只是因为因袭过去历史上汉人对他们的称呼与分类,而「在方便上」被分成两大类。另一方面,所谓「高山族」的这个称谓,本身就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山族都是住在高山上,比如说住在台湾东部花东纵谷的阿美族、以及居住在兰屿岛的达悟族(旧称雅美族),就不是居住在高山上。因此,已经有学者对这个问题堤出呼吁,认为「当今国家政策,不应延续清国及日治以来从统治观点的分类与命名;需打破「高山」与「平埔」的两分法,应设法还给各族命名权」(黄美英 2001)。因此,在使用「高山族」这个称呼时,宜小心斟酌。   原住民族文化特色   依据人类学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筑、火垦、吃槟榔、文面、皮衣制作、轮舞等文化习俗,都与传统的南岛文化相近。过去大多数的原住民都是以传统游耕及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靠近平地的(高山)原住民则与汉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组织的维系仍然保留着。布农族具有父系氏族制度;阿美族则属于母系制度,部落的头目拥有重要的权威与责任;鲁凯族与排湾族则有贵族制度、双系制度等。   原住民常用的衣料是自织的“番布”,是由苎麻制成。成年男子穿鲜艳的腰裙,女子穿长裙,喜欢用鸡尾、鸟羽做头饰。原住民有文身的习俗,至今仍然保存,但文身的图案越来越隐蔽。   原住民重视祖灵信仰,相信祖灵居住在山上,并且会保护族人收获丰盛。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祭典,例如布农族的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 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 达悟族的飞鱼祭, 排湾族人的五年祭。此外, 卑南族重要的祭仪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等。南邹族相信祖灵依附在收藏的贝珠中, 因而有有子贝祭;邹族则有战祭、收获祭。   另外原住民的音乐和工艺也具有相当特色。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 布农族的皮衣制作技巧、邹族的揉皮技术。泰雅族与太鲁阁族的多金属簧口簧琴、布农族的多声部合唱、阿美族的自由对位式复音合唱等是其音乐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2:51:2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下面这些原住民服饰,你能认出几种?    阿美族.jpg (67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2:51: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张:    卑南族.jpg (57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2:51: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张:    布农族.jpg (43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2:51:3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张:    曹族.jpg (54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12:51: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张:    排灣族1.jpg (102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12:51:4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张:    賽夏族.jpg (50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12:51: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张:    泰雅族.jpg (54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12:51:54 | 只看该作者
第八张:    雅美族.jpg (45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3 22:4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