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范兰钦事件”与中国大陆的政治决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2:4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兰钦事件”与中国大陆的政治决策

作者:肖永国

    “范兰钦”是台湾“新闻局”驻加拿大多伦多秘书郭冠英及其他网友发表博客文章使用的笔名。“范兰钦事件”是台湾执政当局长期执行“去中国化”的两岸政策,在台湾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中造成“政治反弹”的结果。如果就“范兰钦事件”的本身而言,是台湾公务员以非真实身份的方式在其博客中发表政治言论而引起不满台湾网民的“人肉搜索”,在台湾各种政治势力的推波助澜下,造成当事人不得不公开真实身份的政治个案。原则上,这是从属于政治言论自由的范畴。

    但是,如果从台湾“新闻局”以“快刀斩乱麻”的行政手段“未审先判”的处理当事人的角度看,可见台湾执政当局对涉及“台湾政治地位”、“两岸统一”及“+++国”是否已经灭亡等问题的高度敏感。与此同时,马英九把“范兰钦事件”当作是“挑起台湾族群冲突”的政治事件来对待,足见马英九执政当局对相关政治议题的政治恐惧。

    既然问题已经出了,中国大陆就需要做深度的政治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政治决策。因为不仅有台湾的“范兰钦”,也必然有大陆的“范兰钦”。而且,如果任由“范兰钦事件”的政治延烧,很难说不影响马英九的执政或两岸的政治对话。因为台湾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和社会形态,即“台湾社会族群对立”、“台湾政党政治冲突”及“台湾执政能力有限”等综合性的历史问题。在这种政治和社会的环境中,无事尚且还能刮起三层浪,更何况涉及如此敏感的政治话题呢?

    一、“范兰钦事件”的政治延烧对“两岸统一”的益处;

    在台湾,“两岸统一”是长期的新闻媒体及政治人物的“政治禁区”。人人可以论“独立”,就是不能谈“统一”,这是马英九的“前任”留下的“政治传统”。如果“范兰钦事件”的当事人能利用台湾媒体发达的特点,围绕“主张统一是否有罪”、“‘+++国’是否已亡”等话题开展全面政治讨论,这就无异于是在台湾开展了一场普及“统一常识”、“中国历史”及两岸关系发展历史等政治社会运动。

    如果“范兰钦事件”要产生以上积极政治效果,就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政府主义者”李傲必须积极主导;

    2、  “范兰钦事件”的当事人必须有计划、有组织的敢于公开社会辩论;

    3、  促使新闻媒体参与、跟踪和支持;

    4、  更多的“台湾范兰钦”积极有序参加;

    5、  激发台湾有发展潜力的政党代表或成员的集体推动;

    6、  促成“主张统一”的政治运动形成产业链;

    7、  吸引有影响的历史、政治及文学等专家积极参与和支持;

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范兰钦事件”的政治影响就会成为“一夜行情”,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为台湾民众所淡忘,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政治效果。

    二、“范兰钦事件”的政治延烧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害处;

    两岸关系经历过60年的政治隔绝和冲突后,两岸即将步入“和平发展”的新关系时期,两岸互信处于“薄弱”状态。就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而言,是属于通过“两岸民间交往”促进“两岸政治对话”阶段,其目的是促进两岸经贸文化融合、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等。如果中国大陆政治机构贸然介入从属于台湾内部及两岸民间的政治事务,会对马英九的执政及发展两岸关系带来不利影响。

    在中国大陆决定其政治决策之前,需要对“范兰钦事件”做出客观分析和政治界定:

    1、  该事件是偶发性事件,台湾尚且没有进入到社会转变的“临界点”;

    2、  该事件是台湾内部事务,从属于台湾政府机构与公务员之间的行政博弈的事项;

    3、  该事件影响至台湾民间,涉及台湾执政当局顾忌的敏感政治话题;

    4、  该事件与台湾族群对立无关,但是会引发台湾族群的政治发酵;

    5、  该事件如果延烧至大陆民间,会激发两岸民众的不理智行为;

    三、中国大陆的政治决策;

    综上所述,中国大陆在面临“范兰钦事件”时,不单纯是针对这一次“范兰钦事件”,要充分考虑到,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深入,会出现一系列不断升级的“范兰钦事件”。该事件不只在台湾会发生,在大陆及国际华人社区同样会发生。所以,中国大陆树立一个政治处理的决策标准或流程,是有必要和意义的。

    就当前的“范兰钦事件”而言,有利于中国大陆及符合两岸关系现状的政治决策是执行“三不政策”,即“不参与”、“不支持”、“不表态”。

    1.“不参与”就是凡是中国大陆的政府机构或政治机关及官方性质的机构,只客观报道或反映“范兰钦事件”的产生、发展及深度理性评析,不做任何政治或政府参与,始终把“范兰钦事件”定义在“台湾内部事务”及“民间政治议题”的范畴;

    2、“不支持”就是凡是发现有官方机构或人员参与政治表态或政治言论,都予以制止。以不为马英九执政当局制造“麻烦”、积极为马英九执政当局处理社会突发事件简化处理环境等政治善意,做为中国大陆基本的处理准则;

    3、“不表态”就是凡涉及官方或正式场合针对“范兰钦事件”的发言,均以“台湾内部事务”为由拒绝予以评论,或对台湾社会及族群予以美好祝福。

    发展两岸关系,无可避免会涉及处理马英九执政当局的两岸问题与照顾台湾政治现实的政治选择问题。中国大陆务必要准确诊断出两岸关系发展的“病症”,对涉及台湾的任何问题都要依据台湾的实际和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准确的政治判断。既要帮助马英九执政当局积极政治转变,又要帮助马英九稳定台湾政局和社会局面。中国大陆的任何政治决策都是必须充分考虑涉及事件的性质、对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影响及两岸关系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切实分清楚涉及两岸问题的主次轻重缓急,本着“有利于台湾民众发展民生”、“有利于两岸人民平等相处”、 “有利于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执政党持续执政”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种两岸之间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2:48:13 | 只看该作者
政府不参与”、“不支持”、“不表态”。 广大网友,李兰钦 王兰钦 张兰钦们,积极参与,积极支持,积极表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2:48:1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事情就应该民众来表态,不过对于台湾目前的“民主”体系,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2:48:21 | 只看该作者
台巴子!!台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2:48:24 | 只看该作者
他的言行對臺灣人確實是一個新的啟示…不過,我總感覺…泛蘭親…他愛的是…中華民國…而非…共和國…和我們的最高期望值低一點點…我想起去年…踢陳水扁一腳的蘇安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2:48: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叛国了,所以他就成了异类。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12:48:31 | 只看该作者
“范兰钦事件”有利于中国大陆及符合两岸关系现状的政治决策是执行“三不政策”,
即“不参与”、“不支持”、“不表态”。
> >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12:48:35 | 只看该作者
台独人士想蹦达也没有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12:48:38 | 只看该作者
主张台独的就是台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0: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