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途任重道远,中华自强不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4:0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途任重道远,中华自强不息。
     温总理说:”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国共同中,同舟共济;相辅相成,振兴中华”的两岸企业家和实业家合纵合作温暖的锦绣之春就要来了!

     我们两岸同胞在历史和现实的争取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合作,大发展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有很多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精神追求,共同社会经济生活的振兴中华生命共同体。

       两岸社会之间虽然有历史不幸造成的隔阂和误解,但是在社会不断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彼此又存在着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模仿,互补双赢的缘分和转机。毕竟血浓于水,毕竟两岸的相似点远远大于社会公共认知上的差异点,两岸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以对岸矛盾的对立方面为自己发展的前提,又同时处于一个历经沧桑的大中华生命共同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相对相反的方向转化着,发展进步着,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在相互学习中自立自强,实现着顺应全球化时代的自我发展,维系着彼此凝聚的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两岸这种凝聚力是互相积极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扶持,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的。然而在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则是国共两党同志上上下下矢志不移地坚持以孙中山为先行者的振兴中华伟大思想和他创导的主权在民“走向共和”精神。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不分大小,爱国就是兄弟同舟。两岸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具体的求同存异的科学的不断提升的中国特色新民主义共同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唤起民众,共建家园,走向彼此尊重,共同合作,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中华民族和谐世界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责任和荣耀。这就是前人留给我们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天下为民卫公,天下和平发展的全球化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前途任重道远,
中华自强不息。
附件
16.jpg (58.19 KB)
2009-3-5 17:15

03B4BDA0.jpg (46.96 KB)
2009-3-5 17:15

025A2839.gif (3.87 KB)
2009-3-5 17:15

两会入场.jpg (26.81 KB)
2009-3-5 17:57

温总理.jpg (21.26 KB)
2009-3-5 17:5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4:05:56 | 只看该作者
一家人要有一家人的样子,不要一家人说两家话。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面对现实才有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4:05:59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楼上面队现实这句话。 希望某些台湾人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4:06:04 | 只看该作者
中华自强不息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4:06:09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民族想复兴,得先铲除民进党妖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4:06:12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4:06:18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和平發展也是一個合纵联合的過渡階段


两岸和平發展也是一個合纵联合的過渡階段。

        在過渡階段重要的任務就是構建两岸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等合纵联合框架。
如何構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国同心同,国共同中,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基本框架!?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同心同國,和平發展】設想,成為兩岸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後的一種經過社會實踐檢驗,而不斷思想解放,實事求是,結合具體實際產生出新社會因素的結果。

        由【和平統一】的提法,提升到共同【和平發展】的層面,並不能誤解為兩岸“和平***”,更不是達到“和平臺獨”“和平复辟”的目的。因為經過二十五年的社會實踐,兩岸已經整體打破了彼此封閉互不往來的隔絕局面,並且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生命共同體局面。儘管在政治上還存在主權爭議,但是誰也不能***一個中國的國家主權,誰也不能成為獨立的另外一個國家。這已經成為兩岸共同反對國家***的事實和法律契約。這樣就確定了【兩岸一中,国同心同,国共同中,大同小异】關係的2 UPON 1 ,TWO STATE UPON ONE  CHINA(NATION).国家完整主權不可分割,只能各自有限共有共用共衛共享一中主权的定位。

        由【一國兩制】到【同心同國】是一個兩岸社會理論公共知識的認識飛躍。兩岸關係的格局,是秉承了鄧小平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實現和平統一的設想中提出來的:“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們希望國共兩黨共同完成民族的統一,大家都對中華民族作出貢獻。”

       江澤民在90年代說,“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儘管現在還有極少數的臺灣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多數的臺灣民眾是不可能完全隔絕中華民族血脈的。香港兩會達成“九二共識”,使兩岸一個中國成為了兩岸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這就為兩岸實現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同心同國,和平發展”的基礎。
        兩岸的社會制度虽然有不同之處,社会主义也好,三民主义也好,社会民主主义也好,这些並不是影响兩岸關係真正的主要矛盾,大陸【一國兩制】中有資本主義,臺灣【三民主義】中有社會主義,條件是主權在民,人民是國家的最高主權者。两岸问题的实质是同属于一中内部主权对立的争议。按照馬克思社會科學的理論,國家主權屬於人民。人民決定國家,人民參與國家,人民收回國家。這就是人民主權與國家主權的辯證關係。所以,我們按照了以民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同心同國】的主權觀念,【同心】就是兩岸全中國人民同心同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天下衛公,振興中華。【同國】就是兩岸一中,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同屬於一個中國,誰也不能***祖國。【國】英文是STATE在過渡時期,往往是一個主權不完整的政治概念。事實上兩岸並不是要糾纏在到底承認一國是誰,兩國是誰的問題。

        三十年社会实践经验教训表明:【空談誤國,務實興邦】。我們現在擱置主權爭議,就是預留下大家在兩岸一中的前提下,和平發展,合作交流,建立互信,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文化思想和理論認識,只要承認彼此誰也沒有***國家,那就是兩岸中國人如何實現國家整合和構架【同心同國】民主共和政治框架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不提【一中兩區】,或者【一中兩府】說法。因為這樣還是容易強調一分為二的【分】,忽視合二為一同一性的【和】與【合】。強調本土化的民粹主義,本土的保守主义。其實兩岸當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意識形態是人為造成的最大社會障礙。

       陳水扁執政八年,起先也願意接受【同心同國】設想,才提出【四不一沒有】,但是他的實質是為了【一分為二】的【一邊一國】。許信良曾经在“風雲對話”中提到,陳水扁也提出過和平協議和擴大兩岸交流,但是沒有做成,如果謝長廷重新上臺,他們民進党沒有原罪的包袱,可能會開放的更快。但是,這裏面不僅僅是量變的問題,民進黨的問題是不认同与大陆是同一主权的国家,而台湾是另外一个国家的【質變】問題。那真是让+++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和【和平獨立】的問題。所以,馬英九為何能夠打開兩岸僵局的大門,因為馬英九的本質是孫中山開創的一個中國原則立場,是為了兩岸人民的共同福祉,是為了兩岸共同建設一個中國。由于内战长期的对立留下的阴影不可能一日化解和消除,人民最终要看两岸的彼此诚信和社会实践。當然,馬英九應該主張【合而不统,不独不武】以及【臺灣優先】,那也就是把【同心同國,建設臺灣】的利益,和【同心同國,建設大陸】的利益比較起來,側重優先考慮臺灣本身的民生發展和建設效益,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也不反對这种化独渐合的阶段。分久必合,全世界都在走向结构的重新整合和调整,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系统大于部分,孤立和保守主义,必然是孤掌难鸣,螳臂当车,落后淘汰的衰败下场。

  因此,在這個【同心同國,共建家園,和平發展,振興中華】框架下,我們才能實行兩岸政黨和政府的正式合作,正式簽訂全社會認可接受的【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同心同國,和平協議】,當然我們就是用社會契約的法律手段和全社會大多數人民的共同意志,來共同防止國家出現***勢力,形成反對“臺獨”,“疆獨”,“藏獨”等***勢力。這就是维护两岸一中,國家稳定,社会長治久安的法律保障。推動兩岸合纵合作的社會一體化,為最終實現兩岸逐步統一奠定政治、經濟、文化基礎。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和平发展,合纵联合】的核心价值。就是:
一,堅持【同心同国,一個中國】原則;
二,共同维护【同心同国,一个中国】维护+++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一性,包容性和互补性,延续性,以达到尽最大程度的团结两岸人民,同舟共济,共建家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遏制两岸的形形色色“***国家势力”,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大目标、
三,加速【同心同国,共建家园,和平发展,振兴中华】兩岸社會合纵联合一體化的進程;
四,共同加强金融,经济,旅游,社会文化领域各方面的合作,加强基础建设和经济领域的资源整合,共同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在彼此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共同探索两岸区域对接,企业对接,城市对接,项目开发和总部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五,实践出真知。为了减小水土不服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应该先搞一些试点,先行先试,经验不能简单地复制,只有试验成功了才能更利于推广,不成熟及时加以纠正和进行完善和修改。砍柴不费磨刀功。这就是我们深圳和南山蛇口摸索改革成功的实用有效的办法,摸着石头过河,因势利导,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利有力有节。在商言商,你要想赚钱盈利,就要让人家也能盈利,吃一亏长一智,谁家也不会总吃亏。
六,老鹰的再生,犹如浴火重生。现在正是两岸关系全面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刻。不改变自己就是死路一条。怎么改变都是非常痛苦的过程,但也是必然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关键所在。


  兩岸關係的發展表明,什麼時候堅持【一個中國,同心同国】原則兩岸關係就會穩定,中美关系也会相对比较稳定。如果两岸关系出现严重的倒退,中美关系也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世界局势也会出现种种反华言论。
       什麼時候背離這两岸九二共识的原則兩岸關係就會動蕩不安。   社会实践和民意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我们贯彻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仅仅依靠两岸广大爱国台湾同胞的努力,牢牢把握两岸一个中国,同心同国,共建家园,争取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原则,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果。台湾支持台独的人士正在分化和转变。现实昭示著我们两岸同胞:承认【两岸一個中國,国同心同,国共同中,求同存异】的事实是決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社会稳定,建立互信的根本因素。
        我们两岸同胞在历史和现实的争取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合作,大发展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有很多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精神追求,共同社会经济生活的振兴中华生命共同体。
       两岸社会之间虽然有历史不幸造成的隔阂和误解,但是在社会不断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彼此又存在着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模仿,互补双赢的缘分和转机。毕竟血浓于水,毕竟两岸的相似点远远大于社会公共认知上的差异点,两岸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以对岸矛盾的对立方面为自己发展的前提,又同时处于一个历经沧桑的大中华生命共同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相对相反的方向转化着,发展进步着,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在相互学习中自立自强,实现着顺应全球化时代的自我发展,维系着彼此凝聚的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两岸这种凝聚力是互相积极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扶持,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的。然而在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则是国共两党同志上上下下矢志不移地坚持以孙中山为先行者的振兴中华伟大思想和他创导的主权在民“走向共和”精神。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物欲无辜的恨。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不分大小,爱国就是兄弟同舟。两岸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具体的求同存异的科学的不断提升的中国特色新民主义共同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唤起民众,共建家园,走向彼此尊重,共同合作,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中华民族和谐世界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责任和荣耀。这就是前人留给我们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天下为民卫公,天下和平发展的全球化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前途任重道远,中华自强不息。
附件
温总理2.jpg (47.18 KB)
2009-3-5 22:05

已展开.jpg (124.64 KB)
2009-3-5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04:06:22 | 只看该作者
老鹰的再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 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两种选择 : 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  
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  
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  
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  
老鹰开始飞翔。 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  
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附件
海鹰的再生.jpg (19.26 KB)
2009-3-6 08:31

海鹰的新生3.jpg (223.58 KB)
2009-3-6 0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4:06:26 | 只看该作者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国共同中,同舟共济;相辅相成,振兴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4:06:3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的子不错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3:49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