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人谈台湾民主民进党民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3: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评社╱题:评民进党的民主--兼回应“胡六点” 作者:王昆义(台湾),台湾战略学会秘书长、教授

  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12月31日在北京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特别提出六点对台新主张,其中第四点最后提到“只要民进党改变***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对于这项呼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第一时间所做出的回应是“要求一个政党放弃其理念与主张,作为沟通和互动的开始,这样不符合民主的原则”。

  蔡英文的回应并不让人意外,只是她搬出“民主的原则”做为挡箭牌,倒是民进党少有对中国大陆反应的用词,过去大概都是使用“不预设立场”作为跟中国大陆对话的前提,而后来民进党对“胡六点”的总体回应,还是没有放弃“不预设立场”的话语。所以这篇文章,我倒想从“民进党的民主”谈起,并再谈论到“胡六点”可能对民进党产生的催化作用。

  民主是斗争的工具

  要谈“民进党的民主”首先让我想到去年底跟民进党原先的创党大老林正杰在上海的一次对话。我并不认识林正杰,而是去年12月28日我被“上海台湾研究所”邀请去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时才认识的。研讨会上同样受邀的林正杰发言时,认为两岸在进入“大三通时代”以后,对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中国大陆还是应该维持“严打”的作法,绝对不能放松,以免让他们有发展的空间。

  对于林正杰的说法我是不能苟同的,隔一天主办单位安排我们去参观上海最高楼的“环球金融中心”,在午餐的时刻除了我跟林是来自台湾之外,其他在场用餐的都是大陆涉台的研究学者,我不在乎他们当旁听者,当场就跟林正杰辩论了起来。

  我首先跟林正杰表述说,在我年轻的时代是看“深耕”杂志长大的,而且我这一辈子拿到的第一笔稿费也是来自“深耕”。提到“深耕”,林正杰当然是很悸动的,多少年来记得“深耕”杂志的人,应该已经不多了,何况是在上海异地听到他年少痴狂时的往事呢?“深耕”杂志是30年前他在台湾搞“党外”的时代所创办的一份“党外杂志”,那时他的主张只有两个:民主与反国民党的威权统治。如果要再加以严格的区分,其实只有反国民党一种诉求。

  我跟林正杰说,年轻的时候你教我“民主”,现在你却用“不民主”的方式要“严打”民进党,是你背离了“民主”,还是“民主”背离了你。他说过去他们搞党外、成立民进党,都是在追求民主的价值,现在的民进党只有“台独”一项价值,不再有“民主”的价值存在,所以是民进党背离了他。

  我回应说“民进党内从来就不存在民主的价值”,他们有的只是“统一”或“独立”的价值,“民主”对民进党来说是一项政治工具,是作为“清算”敌人的工具,所以林正杰说他搞党外、创建民进党是为了追求民主的最高价值,我直指他是在自欺欺人。

  就因为民主在民进党内只是一种“清算斗争”的工具,所以在2000年阿扁还没有执政以前,民进党人的斗争大都放在内部的“自清”,有时还会援引外部的国民党力量,协助他们“自清”,以达到革命同志能够“众志成城”的效果。这个结果就出现两波大的“自清运动”:第一波的“自清运动”是把党内外省统派的势力清除出去,首当其冲的是当时的老立委费希平、林正杰等人;第二波的“自清运动”就是本省的统派势力,包括许信良、陈文茜,以及后来的施明德等,这就让民进党内主张“大举西进”的统派声音,变成民进党内的“洪水猛兽”。

  当然,民进党前两波的“自清运动”,主要来自党内的新潮流系。他们在1990年代和新崛起的阿扁“正义连线”联手,在“人头党员”和“投票部队”的操作之下,先是以“民主”的方式,逐步把这一批批党内的“统派势力”清除干净;再以“台独党纲”框住后进者,让后来加入民进党的成员只有“独立”的选择,而没有“统一”或“现状”的选项。

  所以蔡英文回应“胡六点”说是“不符合民主原则”,这是有矛盾的,民进党内现在既然只有“台独”选项,没有其他价值选择的余地,民进党目前也已经不是创党时期有统、有独的民进党,又如何跟中国大陆谈民主?民进党所称的“民主原则”,当然还是把它当成是一种跟国民党、共产党争夺“主权”的工具。所以民进党回应“胡六点”,最终还是要回到“不预设立场”的说法,这显然是比使用“民主原则”更真实的说法。


  失去自清的民进党

  当然,民进党既然把民主当成夺权斗争的工具,在党内如果还有超强的派系,或者是具有魅力型的领袖存在时,它就还能维持“自清”的能力,反之这种自清的能力就会消失。从阿扁涉及洗钱贪腐案件以来,民进党一直无法切割,就显现它的自清能力已经消失。当这种自清能力消失以后,民进党想要切割阿扁,也只能再次援引外在力量来实现自清的功能,所以国民党不断“追杀”阿扁,甚至两度把阿扁关起来,对民进党内部来说,应该是乐观其成,他们反倒不担心会被阿扁洗钱案一起抹黑。

  试想,当阿扁在外趴趴走,台湾的媒体都把焦点集中在他的身上,民进党又何以自处?这种现象在去年谢长廷选“总统”时就已经出现过。当时阿扁一再抢镜头,让谢长廷苦无出头的日子,弄到最后台湾民众还以为是阿扁在选“总统”,而不是谢长廷。逼得谢长廷还得对天发誓说:“政见我说了算数”,才能逐渐凸显他是选战的主角。即使如此,在阿扁的锋头还是强过谢长廷的情况下,选民又如何相信如果谢长廷胜选以后,阿扁不会“干政”?

  从谢长廷吃尽苦头的事例来看,现在民进党没有强势的派系和领导者,已经无法实现“自清”的功能,蔡英文虽然心里暗暗叫苦,又哪敢明白表态要跟阿扁切割?不切割,就只能对阿扁所涉及的所有不法事件“概括承受”了。

  然而,民进党的这种“拖功”,显然连独派大老辜宽敏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就在今年开年的第一天重炮出击说:“扁家涉入洗钱弊案,是陈水扁自己应该担负起的道德责任”,他还劝陈水扁“应该远离政治,台湾社会才会更和谐”。

  辜宽敏的重炮出击,他当然是不瞭解民进党的焦虑。现在民进党内主掌大权的新潮流系和党主席都已经是弱势者,他们不能再失去一批挺扁的势力,所以他们宁愿放着阿扁这颗“毒瘤”,也要维系挺扁那一股势力支持的最后热度,免得一起掉入深渊而难以自拔。

  只要理智的人都知道,阿扁现在对民进党只是负资产,不切割阿扁,对民进党的发展将会持续变成一颗大石头挡在前面。所以借用国民党的力量清除阿扁,说实话,民进党掌权者可真是“乐观其成”,这也是阿扁被二度羁押以后,民进党人根本连表面上的“送暖”都不愿意做的缘故。而阿扁在被二度羁押以后,不再像第一次的激烈反应,也不再像第一次一样采取禁食的方式对抗;他心当然明白民进党已经不再是他可以依靠的力量,挺扁的群众也不再是他的救命仙丹。也因此,阿扁唯有等待,等待国民党早日判决,早日将他特赦,这也是他唯一自救的机会和希望。

  “中国议题”是民进党的大禁忌

  瞭解民进党已经失去“自清能力”以后,我们再回到本文的正题来。在“胡六点”中的第四点所提到的“对于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我们也热诚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我们希望民进党认清时势,停止台独***活动,不要再与全民族的共同意愿背道而驰。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

  这一项提议中要求“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一定会被民进党给呛回去,想想失去自清能力的民进党,有谁敢,或说谁有能力去改变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不要说没有,即使在民进党内觉得应该好好回应“胡六点”的人,恐怕也不敢出面表态。

  为何许多民进党人一碰触两岸议题,就会变得敏感呢?只能说经过多年的转化,“台独”已经变成民进党的最高、也是唯一的价值,民进党人无法透过民主的方式选择“台独”以外的议题。这就造成民进党人只要碰触到中国大陆相关的议题,就可能触犯到党内的禁忌。特别是那些长跑大陆,不管是做学术研究或经商的人,都会被当成是“统派”,这就让民进党人对“中国议题”敬而远之;再加上大陆对民进党人动辄禁足,也让民进党人视研究大陆问题为畏途。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民进党的领导层普遍听不懂胡Jintao在讲什么,一般民进党的支持者根本连听都不愿意去听,何况是能够准确回应胡Jintao的讲话了。

  民进党的反应为何悲观

  那么在“胡六点”中,胡Jintao到底又在对民进党讲什么呢?这一点我倒是有兴趣讨论一下,以便间接回答民进党人为何会出现不如大陆预期的反应。

  第一点,在“胡六点”中提到“对于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我们也热诚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

  这个提法并不陌生,2002年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钱其琛在纪念“江八点”七周年座谈会上,就已经首度提出大陆欢迎广大民进党成员以适当身分到大陆参观、访问的说法;2006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见台盟等涉台政协委员时,也对大陆涉台团体组织与台湾泛绿人士接触时,首度指示包括“铁杆”泛绿人士,有机会也可以接触。

  过去两次提出愿意和台湾绿营人士接触的说法,似乎没有充分实现,不要说台湾许多绿营人士还是被大陆禁足,就连我这个名片上都敢印着“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客座教授”的学者,从2007年10月份开始也遭到禁足,至今都没有来去自由的权利;我能够去大陆参加学术研讨会,都还要邀请单位透过各种关系到北京关说,才能勉强放行。

  说实话,我被禁足的事算小,但对认识我的绿营人士影响事大,连一个敢于在台湾挂上跟大陆有关头衔的人都遭到禁足,大陆又如何说服民进党人相信胡Jintao新的说法是玩真的?如果连来去自如的权利都没有,又如何叫民进党放弃台独的主张呢?这一点过去以来对大陆也相当友善的前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颜建发也认同,其实颜现在也被列在禁足之列。

   
  第二点,“我们希望民进党认清时势,停止台独***活动,不要再与全民族的共同意愿背道而驰。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这一点相当具体,但民进党人一定会问,如果我放弃台独的立场,中国大陆又愿意做出什么样的“正面回应”?这一点我倒是跟民进党内有影响力的人士讨论过,他们的回应是,中国大陆要求民进党放弃台独立场,那么共产党是否也能放弃坚持“**”的立场,大家利用“民主的原则”公平竞争“总统”的职位呢?如果大陆连这一点“民主原则”都做不到,又为何要强民进党所难?

  从这两项症结来看,“胡六点”虽然直接点名民进党,但希望民进党有“善意”的回应,恐怕还是缘木求鱼的事。

  民进党不应思考怠惰

  当然,看待“胡六点”也不必那么过度悲观,虽然民进党人一直很在意“胡六点”中一再地重述“一中原则”,甚至认为马英九所提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在胡Jintao的讲话以后已经完全“破功”。但如果细细的思考,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推出的时候,台湾内部的台独根本还不成气候,所以这份文件的目标指向当然是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认知中,两岸***是国共内战的延续,所以结束内战,实现统一应该是《告台湾同胞书》的最重要目标。

  30年来,不只台湾内部台独的势力已经成形,而且还经历过阿扁八年的统治,所以《告台湾同胞书》已经无法具体的描述现在的两岸现状,顶多也只能做为中国大陆处理台湾问题时一种精神的表征,中国大陆必须有新的思考与作法来应对两岸新的时局。在这个前提下,“胡六点”中有别于以往直呼“民进党”的名称,这应该是表示中国大陆不在民进党落难或气势低迷时看轻它,反而愿意在这时承认它在台湾还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也愿意在民进党做出中国大陆所期待的放弃台独的主张之后,做出“正面的回应”。

  严格来说,中国大陆愿意承认民进党存在的价值,这已经是表现出很大的善意,如果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逻辑来推论,中国大陆承认民进党存在的价值,显现中国大陆确实已经在思考新的两岸关系。如果民进党认为两岸关系还是影响台湾前途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当然不应该自己思考怠惰,不愿意去思考两岸双方未来共同发展的问题。

  事实上,在阿扁2000年的就职演说中,就已经提过“未来一个中国”的说法。八年多来“未来一个中国”的内涵是什么,民进党没有继续思考与充实,反而被阿扁在2002年“八三讲话”中所提的“一边一国”给淹没了。现在如果民进党能够重构“未来一中”的蓝图,何尝不是建立与中国大陆对话的基础?民进党当然不应放弃这个机遇,除非民进党铁了心,打算跟中国大陆老死不相往来。

  两岸的制度创新

  在“胡六点”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那一句“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如果把这一句话单独拿出来讨论,是否表示胡Jintao有意在过去坚持的“一国两制”之外,让两岸的政治关系有一个新的“制度创新”的机会呢?我觉得应该有这个意涵存在。

  “制度创新”的概念是1990年代大陆学者在解释**在建国以后所经历的制度变迁过程,它的意义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速度、突破口、时间路径等的总和,而制度选择目标是指制度创新主体在既定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下所期望实现的未来制度安排”,这种从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所融合出来的概念,无非是要解释中国大陆为何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实现制度创新的效用。

  把这个概念拿来解释胡Jintao所说的“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这里面的“未统一”显然是新的说法,过去中国大陆并未只定两岸“未统一”的政治关系,只有只定统一以后是采取“一国两制”的说法,如果“未统一”到“统一”之间还有一段过渡期,就像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还有一段“社会主义社会”,或者中国大陆所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的过渡期,那么“未统一”的两岸政治关系倒是这一次胡Jintao提出来最值得思考之处。

  当然,两岸建构“未统一”的政治关系,过去马英九已经提过应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和平协议”等作法,这一次胡Jintao也实质的回应这两项要求,反而是民进党到底要什么,却没有人理解,这是因为民进党向来对中国大陆所提出的呼吁只有说“不”的反应,而没有说过“是”的要求。即使民进党的目标是台湾独立,那么至少也应该有一个“未独立”的政治关系加以回应,民进党现在既然已经无法完全主导台湾的政局,当然不能再像鸵鸟似的闷在沙堆里,而不去正视两岸大三通以后的政治发展。

  在这个现实下,民进党应该有更大的企图心去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制度创新的作为。在蔡英文的领导之下,民进党既然无法全盘接受两岸大三通,甚至也无法接受“军事互信机制”、“和平协议”的提议,民进党总得要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议题,以供各方思考的途径,这才是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政党。

  如果这么一点“负责任”的作法都做不到,民进党也应该再次明白的说出:“我要的就是主权,是独立,还有--战争”!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9年2月号,总第134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3:12:17 | 只看该作者
就看了最后的那一句, 总结的很好!这是民进党不能回避的,非此即彼。可惜那帮窝囊废,还自得其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3:12:2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分析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3:12:2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如果让蔡英文看了就更好!对民进党未来战略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平台!再个大陆在对民进党一些独念很强的人士也多采取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只要他们不是来大陆搞情报,一律来去自由,也让他们多了解了解大陆社会,只有敌意消除了,独念也就没有那么强了!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3:12:28 | 只看该作者
菜英文.........脑子被洗过了.......被洗菜了.......听不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3:12:31 | 只看该作者
让台湾的地上和地下电台蒙轰,要不让“台湾民主”揪着耳朵往里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3:12: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政体能够融合,台毒对台湾人有啥好处?对民进党有啥好处?不能总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吧?没有正面的回应只有对抗永远也无法解决问题。如果他要毒那就试图说服大陆政府和大陆人民虽然不可能说服,但是总比没有任何意义的对抗要好。不然结局只有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4:0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