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同是一个中国的国家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2:4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会新局,牛气冲天,扭转乾坤,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国共同中,同心同国,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大同小异,同是一个中国的国家形象。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同是一个中国的国家形象。

不论是+++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

既没有+++国亡国论,也没有+++国复辟论!

这就是昨天不再批判【+++国独台】的理由!
附件
两会.jpg (97.91 KB)
2009-3-4 17:23

两会0.jpg (131.14 KB)
2009-3-4 17:23

两会1.jpg (43.39 KB)
2009-3-4 17:2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2:49:29 | 只看该作者
贾庆林不再提“台独”、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等字眼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昨日作政协工作报告,在谈及对台工作时,对“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活动”、“台独”、“两岸统一”“一国两制”等字眼均是只字未提。就在2008年的政协报告中,贾庆林强调“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活动。”“在政协今后五年的工作中,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活动。


  自从台湾2008年两党“执政”更迭以来,两岸关系显著改善,两岸实现三通后,**中央总书记胡Jintao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六点意见,对两岸关系提出新定位:明确提出“大陆和台湾未统一是上世纪40年代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而“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这就是说领土和主权不存在***的问题,两岸始终同属于一个中国;只是管制的变化、管制方式的不同。


  这一新定位也体现在贾庆林的工作报告中,政协2009年对台工作的重点不再是“反独促统”,而是“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就发展两岸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


  因此,和平合作成了两岸关系的主轴,“台独”字眼则根本未出现在贾庆林的报告中。
来源:信息时报
附件
两会3.jpg (69.32 KB)
2009-3-4 17:31

两会4.jpg (69.02 KB)
2009-3-4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2:49:32 | 只看该作者
不论是所谓"+++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这是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这也是事实=======现状是一国两制============道路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是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国的开国总理的预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2:49:35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2:49:41 | 只看该作者
牛年之春,两岸不谈【一国两制】了,谈【同心同国】
   从这次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   落实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更加相信广大的台湾爱国同胞,   一方面依靠和按照台湾同胞的意愿,解放思想,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我们不再强迫台湾实施【 ... [/quote]

[B]
前途任重道远,中华自强不息。

     温总理说:”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国共同中,同舟共济;相辅相成,振兴中华”的两岸企业家和实业家合纵合作的锦绣之春就要来了!

     我们两岸同胞在历史和现实的争取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合作,大发展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有很多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精神追求,共同社会经济生活的振兴中华生命共同体。

       两岸社会之间虽然有历史造成的隔阂和误解,但是在社会不断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彼此又存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模仿,互补双赢的缘分和转机,毕竟血浓于水,毕竟两岸的相似点远远大于社会认知上的差异点,两岸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以对岸矛盾的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发展的前提,有同时处于一个大中华的生命共同体中,并以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相对的方向转化着,发展进步着,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在相互学习中自立自强,实现着顺应全球化时代的自我发展,维系着彼此凝聚的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两岸这种凝聚力是互相积极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扶持,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的。然而在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则是国共两党同志矢志不移地同以孙中山为先行者的振兴中华伟大思想和走向共和精神。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物欲无辜的恨,两岸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具体的求同存异的科学的新民主义共同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唤起民众,共建家园,走向彼此尊重共同合作,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中华民族和谐世界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责任和荣耀。这就是前人留给我们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天下为民卫公,天下和平发展的全球化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前途任重道远,
中华自强不息。

附件
两会入场.jpg (26.81 KB)
2009-3-5 17:31

温总理.jpg (21.26 KB)
2009-3-5 17:31

温总理0.jpg (30.87 KB)
2009-3-5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2:49:45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此时此刻提出两岸【同舟共济】凝聚力的问题


为何此时此刻提出【两岸一中,国同心同,共建家园,同舟共济】凝聚力的问题!?

这一概念的规定性是两岸同胞共同生命体。构成凝聚力的最本质的共同利益市民生福祉和共同的和为贵,民为贵的中华民本思想为基础,
形成唤起民众的新民主义,即是国以民为本,民以新民为本,苟日新,日日新,自强不息,其命维新。
附件
DSC06461.JPG (150.38 KB)
2009-3-5 19:31

DSC06459.JPG (147.21 KB)
2009-3-5 19:31

DSC06458.JPG (137.12 KB)
2009-3-5 19:31

100836062.jpg (12.69 KB)
2009-3-5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2:49:51 | 只看该作者
打擊台獨本來就應該是國民黨的事情,以共產黨的高度,不應為此費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7:1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