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2:2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gaomi_xiao

    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正式代表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政权以来,对外努力恢复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对中国大陆依托“两会平台”和“两岸论坛”收获两岸关系长期沟通和发展的成果,对台湾内部试图稳定台湾政局、发展台湾民生。回顾马英九的2008年,为我们更好的展望台湾地区2009年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马英九能安然度过充满混乱的2008年,除了台湾上下的努力和中国大陆积极善意的支持外,还得益于陈水扁家族贪腐转移了社会视线,使马英九面临的机遇扩大了,风险减少了。但是,回顾台湾地区2008年的发展,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台湾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若干特征或问题:

    一、台湾社会族群长期对立;

台湾社会族群对立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无论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九”当权,都不可能短期内解决,而只有在台湾新的历史中逐渐化解。台湾的2009年,台湾社会的族群对立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1、台湾历史问题和政治议题会遭遇不断的政治纠缠;

2、台湾民生议题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发酵;

3、通过台湾特殊政治生态的演变,台湾的各种问题就变成了:“民生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极端化”、“极端化的政治问题血腥化”。

如果说以上过程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恐怕就是:传统的政治议题除了进一步被操弄为极端化之外,解决民生问题的台湾政治力量必然会得到台湾民众拥护。同时,当台湾民生议题成为台湾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时,中华民族的融合和统一的历史机会就出现了。两岸,尤其是中国大陆不要丧失这难得的历史机会。

    二、台湾政党政治长期冲突;

    台湾政党的冲突历来就不是什么“统独之争”或“民生之争”,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政治脱序之争”。台湾冲突的政党都是打着“尊重台湾民意”的旗号,做着“狗屁倒灶”的背离台湾人民利益的事情。争执的双方“相互比烂”的政治表演,其实质,都是在等待台湾民众给予他们最后的政治判决。台湾政党冲突的时间越久,台湾民众的政治分辨能力就会越强,政治参与热情就会越弱,抛弃台湾政治的民众就会越多。所以,从中华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发展历史角度来看,两党政治冲突对实现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而言固然是一个悲哀,但是也未必一点价值都没有。

    三、台湾“政府”行政能力长期弱化;

    在台湾政党冲突、社会族群对立的现实环境下,台湾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台湾“政府”对社会的主导能力日趋弱化是必然的结果。同时,台湾“政府”怕被“扣政治帽子”,必然就不敢为了台湾民众的利益而改革创新;台湾政治部门“怕出问题”,必然就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敢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台湾政治官员“怕出乱子”,就不敢依法行政而宽容或纵容社会问题。所有的一切,最终导致马英九“政府”仅仅能勉强做到维持社会现状、适应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危机。这距离马英九的执政目标、台湾民众对“政府”的期待和需求相差甚远。所以,台湾“政府”的行政能力长期弱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最终,“累死一匹‘马’,闲死一群官”就会是台湾“政府”的真实写照。当然,在此期间也会出现个别不同气象和风格、注重政绩和民众利益的“政府”官员,这些“年轻的干将”必然就是台湾未来的接班人。

    四、台湾民间力量长期发展;

    推进台湾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就是由台湾企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形成的民间力量。在台湾,唯一可行的落实或实现两岸任何目标的方式只可能是“政府倡议,民间推动”。中国大陆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过程中,也要正视台湾“政府”主导能力长期弱化的现实,尊重和遵循民间推动的力量。积极促进台湾民间力量的蓬勃发展才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具体体现。可以断定: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时期,“扶植台商”和“陆资入台”是否有效将关乎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成败。

    纵观2009年台湾必须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台湾岛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两岸关系积极的发展势头,2009年对马英九“政府”而言,是一个艰难的时期。

    马英九“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金融危机在2009年(尤其是上半年)将对类似于台湾的外向型的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需求的下降导致生产过剩,引发大量失业,致使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两岸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二、台湾政治冲突进一步恶化。2008年陈水扁家族贪腐转移了在野党对马英九“政府”行政不力的关注,但是在2009年将促使民进党全面的政治反扑。民进党蓄意恶化台湾政治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随着09年5月台湾加入WHO的破局,民进党会掀起反对“搁置争议”的声浪,蓄意挑起“主权”争端。其目的就在于恶化两岸民众进一步融合的发展趋势,削弱马英九的执政基础,制造两岸的矛盾和冲突;

    2、  抓住两岸民生合作项目做政治文章。其目的是破坏两岸正常的交流和交往。毕竟疯狗咬人是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一切后果只能由两岸民众和中国大陆承担。

    3、  以台湾行政能力低下为借口,把台湾民生问题政治化。其目的就是利用台湾失业、经济下滑、政府主导项目失误等问题,激化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政府”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解决台湾2009年的困难和问题,是马英九“政府”“难以承受之重”,需要中国大陆积极施以援手,帮助台湾“政府”度过难关。做为马英九“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应对工作:

    1、  站在维护台湾“宪政制度”的政治制高点上应对民进党的政治攻击;

    2、  积极与中国大陆沟通,共同履行“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政治承诺,密切涉及两岸敏感问题的政治沟通和协商,共同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

    3、  两岸协商确立台湾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作用和经济发展规划,共同创建人民币自由兑换或结算中心;

    4、  加快推进两岸经贸框架协议的制定,共同开发两岸市场,推进台湾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5、  制定发展台湾的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开放“陆资”来台,以基建项目、区域开发项目和发展台湾优势产业做为台湾新经济增长点;

    6、  立足两岸市场,培养、引导和开发两岸有效需求,积极创建大中华经济圈;

    7、  发展台湾优势产业,扩大全球市场;

8、  开发大陆资源,鼓励和倡导台湾民众积极创业,带动台湾就业;

9、大力开放“陆生”来台的两岸教育交流,有利于促进台湾经济的倍增效益;

    10、稳定台湾社会,倡导积极的两岸论述,便于大力发展台湾旅游业,吸引大中华市场;

    2009年不仅是台湾的困难年,更是中国大陆的困难年,但是中国大陆会履行“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千方百计与台湾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多见的历史机会,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2:26:2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2:26:31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不仅是台湾的困难年,更是中国大陆的困难年,但是中国大陆会履行“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千方百计与台湾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多见的历史机会,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288 精华16 积分216 威望274 个 金钱22399 元 RP3 点 查看详细资料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2:26:34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协商确立台湾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作用和经济发展规划,共同创建人民币自由兑换或结算中心; 这条2009年达成,又往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2:26:4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中国大陆会履行“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千方百计与台湾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多见的历史机会,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2:26:4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2:26:4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马上’坚定地拿出办法处理和消化部分内外部的矛盾,中国政府会在‘一中’的前提下给予充分的支持!要不,在现今环境下,强行登陆的理由非常非常多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02:26:53 | 只看该作者
老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2:26:56 | 只看该作者
二和四都讲得很好

民主的大幕一开,就应该承认“民粹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但是随着闹剧的反复上演,观众自然审美疲劳。

想当初,对日关系的开展就是以民促官,民间先行。所谓的民主社会,就是行政弱化,工商浮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2:27:01 | 只看该作者
馬英九,先派"台灣艦艇",去保護"商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0:1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