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3-02 14:42:52
中评社台北3月2日电/中央日报路报今天的社评指出,正当两岸应否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在国内吵得沸沸扬扬之际,东南亚国协日前举行高峰会,除了展现与会国家共同对抗经济危机的决心,也向世人预告,东协十国经济整合已经正式上路,两相对照下,令人倍感忧心。
社评说,东协与CECA看起来似乎是两回事,事实上却息息相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马政府希望藉由两岸签订CECA之后,除了解除两岸经贸往来的障碍与限制,进而达成类似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效果,也藉此避免台湾在东亚区域整合彻底被边缘化。
众所周知,台湾虽然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目前与台湾签订FTA的国家只有五个,占台湾总贸易额还不到百分之五。过去八年来,民进党政府虽然极力推动与其他国家签订FTA,但不仅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无法如愿,就是东协国家也毫无建树,追究原因,主要当然是各国顾虑中国大陆的态度,再加上民进党政府囿于意识型态自我设限,非要坚持台湾名称,以致一度有望的新加坡,最后也功败垂成。
社评指出,马英九上台之后,改变民进党政府的“锁国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大陆建立全面经济合作关系,出发点固然主要是促进两岸经贸正常化,但也不无加速推动FTA的作用。换言之,就是要藉由两岸关系的改善,使台湾与其他国家签订FTA的阻力与障碍消除,特别是东协加一,即将于明年正式运作,如果在此之前两岸对经贸合作无法达成共识,后果十分严重。
东南亚目前是台湾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中国大陆及美国,根据学者研究,以二OO四年为例,台湾对东协加一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的百分之四十五,若是东协加三,则变成百分之五十五点六,现在则将接近百分之七十;在台湾制造业的产值中,至少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在未来东协加一或是东协加三,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将会受到影响,由于台湾未能纳入东协加一或东协加三,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国,必须多付关税支出,成本平均提高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而厂商获利率平均只有百分之三点四到百分之六,显见厂商难以自行吸收成本,降价求售,届时只有转向区域内会员国境内投资设厂,对于台湾的经济和就业问题,当然更是雪上加霜。
民进党强烈反对政府与中国大陆签订CECA,认为可以直接与东协签订FTA或是直接加入东协,声称如此“对国家“主权”及经贸独立运作,都是最没有危险的做法”,这样的认知,显然是一厢情愿。因为无论东协加一或是东协加三,中国大陆都扮演主导的角色,在两岸未签订经贸合作协议之前,其他国家绝对不会冒着得罪**,丧失中国大陆庞大商机的风险,与台湾径自签约,也就是说,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就算不能保证台湾一定能顺利与东协国家签订FTA,但双方若未达成共识,则可以断言,东协国家绝对不会与台湾签订FTA,这种无奈的现实,台湾必须面对。
社评说,总之,诚如马英九所讲,与大陆签订有关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不是只为大陆,而是全球布局的一部分,“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眼见东协六年后,即将成为人口五亿七千万,生产总值达两兆美元的单一经济体,如果我们还在斤斤计较名称,在口水战里继续纠缠,那么就只有等着被边缘化一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