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督形同虚设,国企腐败惊人
中华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披露大型国有企业安徽古井集团腐败窝案,原董事长王效金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绝大多数中层管理人员涉案,几乎「全军覆没」。其实,国企腐败外界早就耳熟能详,国有企业就像一头肥猪,你一刀我一刀,腐败分子人人有份。
近年曝光的国企腐败案,牵涉款项惊人,日前上海一家国企老总便因涉嫌侵吞国有资产一亿八千万元人民币,而中石化前老总陈同海被双规之后,亦爆出这几年他每天的交际接待费用近五万元,这还不算他与青岛市委前书记杜世成一起贪污所得。目前中纪委查处的大案要案中,很多案件由于金额巨大,以致当局不敢如实向外公布,生怕引发众怒,激起民变。
国资委日前通报,此前对中央企业二十三万多名各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投资和兼职取酬情况进行调查,只有十九家企业中五十六人的持股不符规定,涉及金额一千三百四十九万元。以过往的案例来看,这个统计数据恐怕大有水分,目的就是为了愚弄民众,蒙骗上级。
国有企业腐败之所以愈演愈烈,除了监督不严之外,很大部分原因是国企内部的近亲繁殖以及複杂的人事关系。内地有人曾揭露,不少国企内部「三党」横行,所谓「三党」,即族党、乡党与校党在国企内部极为普遍,把一些国企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近亲繁殖三党横行
在一些国有企业内部,提拔任用管理人员,不是看有没有能力,而是看是不是同族、同乡、同姓、同校或有姻亲。很多国企高层主管利用这些关系网,牢牢把持国企的经营财政大权,使之变成家天下。很多国企进行招聘时,广告打到全国、全世界,但录用时就要看有没有「三党」背景,无此背景的,只能望门兴叹。
曾经有人笑称,在内地一家特大型的国有电网公司,如果新进人员会讲山东临沂土话,相当于拿到了升官符,因为这家公司从上至下,差不多都是由山东临沂人说了算。临沂话成了在该公司最管用的竞争工具,搞到很多外地人都学得一口临沂腔。
正是因为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使很多国企腐败案成为串案、窝案,导致全军覆没,企业亦几乎垮掉。所以,所谓国有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而是掌握在一个个家族手中,成为他们私人的工具。即使国务院调整了一两个负责人,但由于整个势力仍在,新来的高层主管也无可奈何。
国企经历多轮改革,抓大放小之后,小国企基本卖光送光,而大国企又被一些家族垄断,真正能成为国家支柱的已经非常少。国资委表面上是国有企业的管理监督机构,但事实上能起的作用不大,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控机制,而且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是被**等权贵掌握,小小国资委又怎奈他们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