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ECA,政府或市場的選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1 23: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呂紹煒:CECA,政府或市場的選擇?
2009-02-21
中國時報
【呂紹煒】

     馬總統正式宣布要推動兩岸簽CECA(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而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反對者,也開始力陳此協議可能對台的傷害。這裡,我們先換個角度看,走到這步,到底是政府還是市場的選擇。

     做為一個小型經濟體,台灣原本就無能靠本身內需撐起三六六七億美元的GDP,出口貿易一直是維繫台灣經濟成長、產業升級,最重要的動力。在那個冷戰年代,兩岸隔絕,台灣做為美國冷戰圍堵線的一環,與日、韓有志一同,緊緊抓住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追求高度成長。

     當年,是美國打噴涕,台、日、韓齊得傷風─嚴重一點還要得肺炎。

     民國七○年代中期,待得老美受不了、逼迫台幣升值後,許多過去靠廉價勞力生存的企業都難以支撐。此時,正好兩岸冰凍般的隔離逐漸融化,大陸又已推動改革開放,傳統勞力密集企業不少就逐步出走外移大陸。但,此時大陸仍不成氣候,而台灣正即將進入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高度成長期,此時,最溫暖的大腿,還是老美。

     到了八○年代中期後,大陸穩定成長,前景可期,早期赴大陸投資的「小企業」,如康師傅、卜蜂等都成就一片天後,台商赴大陸投資不斷加溫,大型指標企業(如台塑、遠東、統一、裕隆…)、及新興的科技大廠,都有意赴大陸投資。最近逼得政府以戒急用忍政策急踩剎車。

     接下去的十年,即使政府政策一直對大陸投資採限制、管理作法,但,大陸從世界工廠逐漸變為一個前景可期的市場,全球的企業仍爭相進入投資,每年大陸吸收的外人直接投資就可達五、六百億美元。國內上市企業,九成多在大陸有投資;許多科技業者由大陸出貨的比重提升到五成以上。而在「以投資帶動出口」效應下,大陸與香港占台灣出口比重,也終而超越美國,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地區。

     在這整個變化過程中,政府一直扮演阻擋、拖延的角色,但市場的力量,終究讓台灣在經貿關係上,與大陸更形密切。可以說:兩岸目前密切的經貿關係,是市場推動主導完成。

     而面對一個已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且是我國最主要的出口國,政府早有責任讓雙方經貿關係更制度化、為企業與台灣經濟爭取更多利益與籌碼。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想做、但被意識形態綁住而無法做到,總不成國民黨執政能完成,就變成「賣台」了。

     反對者認為簽訂此協議,有「看不到的代價」,但,其論調主體竟然是期望「鎖國」,避免競爭的觀點。事實上,在全球競爭時代,台灣的人力早已與大陸人力競爭多年。更何況,換個角度看,不簽CECA、台灣被阻絕在東亞自由貿易區外,是否有更大的「看不到的代價」呢?
文章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31 23:00:07 | 只看该作者
听说中国政府要帮助台湾入WTO,不知道是真是假,希望千万不要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把台湾养肥了,说不定哪天台湾就宣称自己是个台湾国了,那时候就不得不用武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31 23:00:11 | 只看该作者
合作个鸟啊,台湾富得流油或者一贫如洗,与大陆何干?国台办的家伙真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31 23:00: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是看台湾行动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31 23:00:18 | 只看该作者
与岛民谈经济协议不如深化粤港澳的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20:5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