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者的心路历程-考博的痛苦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13:3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那美好的博士考博生活的向往,最终来到成了一个志愿者对其他剧中人了解性格和坚守阵地的普通劳动者!
美丽的白桦岭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大森林。早年插队下乡来到这里的达兰和段红守着一个小小的卫生所,年复一年地为老乡巡诊治病……两个省城志愿者乔楠、吕芳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乔楠,不同于大城市中的时尚青年,而是一位经历过矛盾与困惑,最终选择扎根山区的志愿者。正是因为这样,饰演者潘雨辰付出了比演一般都市剧多得多的精力。出演现代情感戏中的角色,可以说只需“本色表演”就够了,但演《静》剧,她要更加下功夫,因为在这个角色身上汇集了许多现实问题,例如考博、行医、当志愿者……她自己首先要了解这些“问题”才能演得“像”,才能征服观众,可以说这是一次“掏心掏肺”的创作。
    志愿者的初始动机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潘雨辰阅读了大量资料,其中一个男青年的真实经历给了她启迪和震动。那个小伙子因失恋,一气之下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新疆边远地区当起了教师。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和孩子们、乡亲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服务期满,回城前夕恰巧是他的生日,一个学生把他叫到操场,他惊讶地看见,那里用蜡烛拼起了十几个大字“亲爱的老师,祝你生日快乐,我们永远爱你。”这位男青年回城处理好家务后,再次回到新疆,他告诉家人,想一直将志愿者当下去。应该说,这个男青年的故事与剧中的乔楠有相似之处,乔楠当初担任志愿者的动机也不纯粹(一为考博加分,二为寻找一名患者补救医疗事故),可是通过在白桦岭的艰苦工作、服务乡亲,最终令乔楠改变初衷,决心扎根这里为大伙儿谋福利。
    《静》剧中有类似这样的情节:当乡亲们听说建卫生院的钱被人卷跑了,纷纷带着钱和东西到卫生所捐献,一个老人将“卖”凤凰坡的100万元也送上了。潘雨辰在处理这个细节时,果能感同身受,表演十分到位。
    演绎好角色来自于对角色的尊重。潘雨辰在谈及创作体会时说,她对于担任志愿者有着理性的考虑:“当志愿者绝不能心血来潮,如果我有机会成为志愿者,我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因为志愿者不仅是在做一些事情,更是在传递一种信念、一种爱心,必须要对‘志愿者’这三个字,以及自己所服务的群体负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8 06: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