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尔街投行恢复贪婪 全球粮荒有幕后黑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9 09:2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商报今日载文报道,上周(4月21日至27日)美国股市仍然暖融融,道指逗留于13000点的心理关口下方不远处,标普500指数也在靠近1400点的位置游离,既无法上冲也不愿下探。

    如果忽略美国经济的其他数据,道指和标普500指数目前这样的位置,离去年的历史高点并不太远,让全世界惶惶不安的次按危机似乎尾声临近了,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顾虑也变成杞人忧天。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报国际特别报道今天将有专题专门文章《次按危机:尾声临近还是中场休息》探讨此话题。约瑟龙在此就不多著笔墨了。

    上周初,美欧仍然有多家大金融机构公布首季度亏损情况,并通过出售股票从市场筹集资本的新闻。这种通过不同方式转让或者出售股权和其他证券化资产以筹集资本的事件,已经是次按危机以来美欧金融行业见惯不怪的现象了。

    这个现象的持续,说明次按危机所导致的信贷紧缩状况并没有解决。虽然FED的连续降息部分缓解这一信贷紧缩状况,但30年期的按揭利率比30年期的国债收益仍然比高出1厘多的事实说明,市场对楼市的忧虑和信贷紧缩状况仍然在持续。实际公布的数据,也确实证明美国楼市仍然是一把下跌中的利刃,继续切割著那些与此相关的投资者。美国商务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新屋销售中间价创下近40年来最大跌幅,同时,销量也降至近17年来最低点。

    同样在24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耐用品需求意外出现连续第三个月下滑,表明制造业乃至整体经济还没有出现即将摆脱低迷状态的迹象。疲弱的经济数据,虽然无法进一步打压美国股市指数,但是美元对欧元却在上周创下了历史最低的1欧元对1.6美元的价格。与美元走弱相对应,石油价格却在上周创下了接近120美元的历史新高。尽管美元的弱势和油价的高涨在上周后期都显著逆转,但这一逆转会持续多久呢?短期看,这似乎要看本周FED是继续降息还是暂停降息了。

    随著美国股市的回暖,市场已经在猜测伯南克可能在本周三的议息会议上暂停降息。约瑟龙也以为,伯南克停止降息的机会十分大。一方面因为美国股市已经回暖,华尔街的恐慌正在减弱而贪婪正在恢复。另一方面,因为美元的走弱已经令全球粮价和能源价格高涨,多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如果FED继续降息,无异放任美元继续贬值和向全球通胀火上浇油。近期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呼吁美国不要放任美元走弱,估计伯南克也不会对国际社会的声音充耳不闻。如果FED在本周三决定维持目前利率不变,那么已经在上周再次暴跌的黄金,估计本周会继续向下,每盎司回到800美元下方亦大有可能。

    黄金在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被视为抵抗通胀的避风港,如今看来,这场由投机者鼓噪起来的游戏正在谢幕。而眼下还在沸沸扬扬的全球粮荒,未来两个月是否也将步黄金的后尘走向谢幕呢?约瑟龙以为可能性很大。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Amartya Sen的研究,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是气候的原因,而是因为人为的原因。而这个人为的原因,在Amartya Sen看来,就是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可是今次的全球粮荒,似乎没有听说哪个国家的政府对市场进行过干预,最多只是因为担心国内供应不足而限制出口而已。

    既然这样,粮荒的原因在哪里呢?在排除了气候和政府对市场的严重干预之外,就剩下投机资金这只“看不见的手”了。联想到黄金市场的暴涨暴跌和美欧投资大鳄对全球粮荒问题的煽风点火,约瑟龙以为,美国和欧洲的投机资金,如果不是全球粮荒问题的全部原因,也至少是其幕后的重要黑手。在美国股市和楼市已经玩无可玩的情况下,在黄金、能源和粮食等市场兴风作浪并浑水摸鱼,显然是全球化背景下美欧投机资金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29:24 | 只看该作者

粮价:国际"无声海啸" 中国稳

据新华社北京4月26日专电 面对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严峻环境,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把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加之近年来增加粮食生产投入、提高最低收购价格等多项措施的实施,使得一季度国内粮价明显稳于国际市场。

    一季度,国际粮价上涨16.5%。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称,世界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无声海啸”将令全球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与之对应,国内食品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北京、上海的多家超市内面粉、食用油价格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主要粮食期货价格一季度走势看,玉米期货价格从年初一路上扬,到3月底国际价格上涨22.7%,国内上涨幅度只有7.2%;大豆期价国际上涨4.4%,国内上涨2.5%。

    农业部的数据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10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95%以上,粮食储备达1.5亿吨到2亿吨,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1倍。国务院确定将努力增加生产,控制粮食出口,限制玉米深加工作为进一步稳定粮价的重要措施。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庄健分析说,中国政府在今年预算中安排了5625亿元的支农投入,近期又追加了252.5亿元,加大对农业的扶持,这一举措抓住了稳定粮价的要害,政府对农业基础地位更加重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年2月8日和3月27日,国家两次上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消息一出,国内最低收购价小麦日成交量剧增,3月28日当天成交量由原来的日均几万吨一跃超过了百万吨。中粮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琳认为,此举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也使国家对小麦市场能够自如地进行调控。如果今年最低收购价不变,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收购数量势必大幅减少,也就削弱了国家对国内小麦市场的调控能力。

    统计显示,过去两年国家共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6988万吨。截至3月末,国家组织临时存储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66次,累计成交4400万吨,有效地稳定了国内小麦市场。

    对于今后的国际粮价走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机构、美国农业部及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专家预测,随着价格刺激下的供应增加以及需求趋稳。从中期来看,价格一边与市场联动,一边会逐步趋于稳定。目前的供求紧张局面可能持续到2010年左右,2015年国际粮食名义价格将逐步下降至2007年年初的水平。

    对于国内的粮价走势,王琳认为目前国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要保持长期平衡,需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只要国内粮食调运顺畅,粮食主产区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2008年粮价有望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30:08 | 只看该作者

国际粮食“飞涨吃紧” 国内粮价“温和可控”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2007年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12%,大豆价格上涨75%,玉米价格上涨47%。今年一季度,国际粮价继续上扬。截至2月底,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几年来已上涨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83%。

    世界粮食计划署负责人日前表示,粮价上涨是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引发二战以来首次全球粮食危机,已威胁到全球2000万贫困儿童,使一亿多人陷入贫困中。这场危机使粮食计划署“面临成立45年来最大的挑战”。

    目前,全球粮食库存已达到30年来最低点。高粮价和高油价相互作用,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穷国面临双重打击。许多穷国的人民面临饥饿威胁,一些国家多年的脱贫成果正毁于一旦,社会动荡不安。目前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已开始限制粮油出口,鼓励进口,增加储备。

    与国际粮食“吃紧”形成对比,粮食自给率十年保持在95%的中国显得“从容”许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粮价同比上涨5.7%,2月份上涨6%。国内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结构性和可控性等特点。这显示,迄今国际粮价飞涨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冲击。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盛来运对记者说,一季度我国物价总水平上涨创近10年来新高,达到8%,首先是2007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和春节价格高峰期影响。另一方面,南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也对一季度价格上涨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近期的监测数据,自3月份以来,我国肉、蛋、菜、粮食等价格已有不同程度的盘整和回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显示,3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环比下降11.3,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4.1。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物价有一定“传导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和经济基本面仍然健康,在市场调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随着食品价格上涨接近顶点,二季度我国物价上涨将趋缓,全年物价将呈“先涨后降”的温和走势。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31:13 | 只看该作者

农业弱质地位没改变 “两个防止”不容懈怠

尽管一季度我国农业形势稳定,但潜在问题仍然不少。盛来运分析认为,当前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但关键在于抓住农业和粮食生产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农业部的分析显示,今后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十分不易。同时,农资价格在去年上涨基础上,今年一季度仍持续上涨,导致种粮收益减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是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保持结构性上涨的农产品价格稳定,对于预防通胀意义重大。因此,保障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已成为缓解通胀压力的当务之急。

    记者在调研时发现,由于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倾向。同时,在目前的农产品产销链条中,农民投入多、耗时长、风险大,但获得的利润相对较少,影响了种粮积极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预计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562万公顷,比去年有所减少。实现今年粮食增产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做出极大的努力,做好应对困难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有关专家强调,由于造成粮油紧张的因素具有长期性、全球性,世界粮油价格上涨的形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世行预测,今明两年国际粮价将继续攀升。国际粮价上涨会通过进出口贸易从两方面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一是进口的部分粮食品种价格高,对国内市场产生拉抬作用;二是国际粮价走高会吸引国内粮食出口增长,对国内粮价本该因增产导致的自然回落产生抑制作用。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日前表示,对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展望全年,只要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实,就能保证我国城乡居民分享农产品“量足价稳”之惠,确保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33:54 | 只看该作者

联合国超级峰会求解粮食危机 将宣布多项措施

联合国27个重要机构于当地时间28日和29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召开粮食峰会,讨论日益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为期两天会议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主持。联合国将宣布多项应急措施,并探讨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长远之计。

    联合国方面表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世界粮食危机以及联合国可能提供的解决办法”。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等机构官员出席此次峰会。

    潘基文日前也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危机。他指出,从长远来看,各国应该大力加强对农业投资,特别是通过贸易和投资推动“绿色革命”,提高非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并降低农产品关税。

    会议结束当天,潘基文将连同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多位主管一起召开记者会。

    他说:“眼下,我们必须着手处理的是,冲击全世界穷人的人道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警告,谷物价格暴涨,已造成37个国家陷入紧急状态,粮食暴乱一触即发。上星期五,潘基文在维也纳发出呼吁,促请各国加强协作,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增加7.55亿美元的捐款,填补今年的救援行动所需资金的差额。

    但潘基文也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国际社会,特别是各方面的领导人,应齐聚一堂采取紧急手段,共同商讨改善经济体制、分配系统的首要措施,以及如何促进农产品的生产。

    他指出,粮食价格飙涨已演变成真正的全球性危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所有成员一样,非常担心粮食问题。各方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粮价持续居高不下,塞内加尔和俄罗斯上周末都出现群众示*。尼加拉瓜总统奥蒂加说,中美洲的粮食短缺问题,已达到危机的水平,可能引发社会动乱。此前,海地总理已成为全球首位因为粮食危机而下台的国家领导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34:40 | 只看该作者

米价再创新高 全球博弈粮食危机

4月24日,由于供应紧张,全球最主要大米输出国泰国米价涨至每吨1000美元(100%B级白米),创历史新高。

    受此刺激,在24日晚间的电子交易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糙米期货成交最活跃的7月合约创下25.07美元/英担(约合493.5美元/吨)的历史新高。

    当日,美国第二大仓储式会员制销售商山姆会员店规定,每名顾客每次最多只能选购4袋大米。今年年初以来,美国米价已上涨近70%,一些美国居民已开始大量储存大米。一直否认供货不足的大型连锁超市,也开始采取各种限量销售措施。

    "食品价格上涨将引发无声的海啸,令全球超过一亿人陷入饥荒。"时至今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如果主要大米出口国限制对外大米销售,这将与沙特阿拉伯削减石油出口的意义完全一样。"世界银行东亚事务高管、东亚银行副主席詹姆士?亚当斯21日表示,泰国可能也将对粮食限制对外出口。

    此前,中国、越南、印度、埃及等国均已相继采取措施控制粮食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米价上涨已超过一倍。一旦占全球大米出口量1/3的泰国也限制出口,这对于全球米市的紧张无异于雪上加霜。

    "世界进入高粮价时代,已是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识,而近期CBOT糙米期价暴涨就是这一预期的自我实现。"中财期货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续剑锋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可耕种面积减少、因气候变化导致农产品欠收,是世界粮食短缺的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则认为,1973-1974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以来,全球粮价呈明显周期性。以真实价格衡量,目前大米、小麦价格正在接近但还没有到达上一个周期高点1995年的水平。

    卢锋认为,此次全球粮价上涨是周期性叠加了石油价格狂涨、美元弱势、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生物燃料对玉米的消耗等其他诸多因素。

    "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短期内缓解国内市场压力,同时也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给全球粮价带来更大波动。"续剑锋指出,高企的粮价将减缓全球经济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会造成消极影响,这一现象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伴随着国际组织和多国政要的纷纷呼吁,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23日宣布,已取消小麦、大麦和黑麦的出口配额制度,全面放开粮食出口。俄罗斯主流媒体发表文章称,俄有潜力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7#
发表于 2008-4-29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 利益的诱惑是巨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0:2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