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中国经受大国崛起“不被理解”的考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22:4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中国是世界议论的中心。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新闻发布厅出现了爆满的一幕:一个原本只能容纳50人的房间里,竟然挤进150多人,来晚的记者只能在门外伸长耳朵去听。

    用网络流行语“被”来描述2009年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再恰当不过:中国被突然推向前台的聚光灯下,被戴上了很多绚丽的高帽和光环,也被寄予了很多期望。

    “中国力量”这个词从金融危机中蹦跳而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暴风雨,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与协调。在强大的全球力量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

    无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还是20国集团一年来的两次峰会;无论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还是金砖四国的首次峰会;无论是中国庞大采购团顶着金融危机的严寒赴欧采购,还是中国年底前全部落实和兑现支持非洲发展的八项举措……中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内,通过积极参与,勇于承担,加强合作,推动改革,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给世界留下了一个新兴大国的独特印象。

    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推动应对危机的国际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努力为“全球复苏增加了希望”(英国《卫报》)。

    中国之所以能够及时果断的出台救市措施,就因为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哪里。

    中国之所以能够提出一系列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是因为她十分明确自己应当担负起一种什么样的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2:47:50 | 只看该作者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这样动人的一幕:中国总理温Jiabao与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有关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会晤,听取他们的意见。

    中国不会忘记自己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将始终关切发展中国家的感受,一如既往,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共同担负起全球和平发展的重任。中国不会把自己划入“富人俱乐部”,更不会去和美国搞什么G2。

    中国人最知道自己的分量有多重。《环球时报》最近所做调查表明,只有15%的人认为中国是“全球领导者”。 “当世界认为中国应该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时候,我们国内还没有解决贫困问题。”一位中国学者的坦率之言,再清晰不过地点明了面对世界期待的中国的真实地位。中国在成长,但可能并没有别人想像得那么快,那么结实,也不会在短短的几年中就一下子变得那么高大、那么强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2:48:08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交锋与碰撞,世界的期待与中国实力之间的反差是造成这些交锋、碰撞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世界缺少理论与经验的钥匙来打开中国发展之谜的大门,由于西方国家并没有适应一个东方国家的迅速崛起,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未来不放心。它们或是提出过分的要求,或是想方设法要让中国的发展入“套”。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激烈摩擦的一幕就表明,要让西方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意图,把中国视为现有国际秩序中的合作者,还会有艰难的磨合。

    怎样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是下一个十年的世界性重大话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注定要承受大国崛起“不被理解”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9: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